APP下载

保持四“性”,让准备活动为体育课堂奠基

2014-03-11董广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授变化动作

董广宇

体育课教学伊始,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必备步骤,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放松身心,舒展肌肉,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准备活动中为即将进行的新授要领打基础。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新授前的准备活动,常常以枯燥而乏味的跑步贯穿整个教学,使得学生怨声载道,从而降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应该以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为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一、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准备活动的新颖性

任何一个生命个体对于反复进行、毫无变化的机械运动都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欲望,一旦恒久不变的准备活动被学生的抵触情绪覆盖时,学生就自然产生厌倦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热情。所以,对于准备活动的设计勤于变化,是保持学生内心情绪高涨的首要原则。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谈及变化便心生恐惧,怎么才能确保足够的准备活动呢?笔者以为,这种变化并不局限对准备活动的全盘否定,教师可以依据视觉因素对运动方向、频率以及形态的绝对敏感性,通过变化准备活动的实施部位、实施顺序以及动作的强度或顺序等诸多因素,在不变化准备活动原本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微观层面的调整,从而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新鲜的刺激感受。

二、在精心思考中保持准备活动的娱乐性

在准备活动的变化中,仅仅考量节奏等的变化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提升准备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还必须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做足文章。可以在原本的准备活动中帮助学生提炼游戏本质,在不更改活动本质的基础上介入相应的趣味化内容,帮助学生将游戏的元素加入其中,达到寓戏于动中。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借助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对抗意识,通过竞赛和对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在游戏活动中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教师将这一动作必须要用到的海绵垫放置成两个圆形,在教师的一声哨响后,学生立即按照两路纵队的方式围在两个圆形海绵垫外围。然后教师发出口令,学生迅速反应,看谁能够抢到海绵垫的座位坐下,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每次淘汰一人,最后剩下的人为获胜者。

这样的游戏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对于即将教学的前滚翻动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一举两得。

三、在彼此联系中凸显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很多教师误认为,课前的准备活动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只要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放开手脚,达到活动身心的目的即可。其实并不尽然,准备活动与正式的课堂教学是有机交融的整体,或者说准备活动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准备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要将课堂教学中的动作要领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分解,在准备活动中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辅助练习。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准备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其与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为新授的动作要领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有关武术的动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做好相应的热身练习,在扩胸、压腿、拉韧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针对性练习,比如大跃步、劈掌手型等相关的武术动作活动,从而为本节课教学的武术动作奠定基础,保证武术课堂新授内容的顺利进行。

四、在体察调整中提高准备活动的对应性

无论体育活动如何变化,如何设置与选择,教师都不可忘却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任何一种准备活动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更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奠基的。所以,准备活动设计得巧妙与否,得当与否,都应该从学生这一参与的主体入手,以学生在准备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入手。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活动的一开始就悉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状态,并在相应的指导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准备活动中来。对于这种体察,教师还应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并能相应的做好调节工作。一旦发现学生不够兴奋,参与热情不足,可以安排节奏较快、运动量稍大的活动;而学生过于兴奋,教师则可以进行舒缓的活动,以调整学生的状态。

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准备活动,在体察中发现学生由于上节课与科任教师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而显得情绪低落,无法真正投入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言语教训,而是适时调整了准备活动的内容,带领学生以越野跑的方式在校园中的各个角落进行了一次探寻旅程,学生兴趣盎然,成功地通过准备活动调整了参与兴趣。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新授内容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准备环节。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对此不想作为的陋习,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内容的本质出发,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最终打造高效的课堂。

(责任编辑黄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授变化动作
从9到3的变化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学设计及意图
这五年的变化
动作描写要具体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画动作
刍议初中英语常态高效课堂之门径
高中新授课堂“史学争鸣”的尝试
鸟的变化系列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