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学习,为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一扇窗

2014-03-11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范启明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诗歌文章

◆ 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范启明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忽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最大亮点是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专题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一、专题学习的丰富性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专题,按照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讨论、探究、实践,师生双边互动是这些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起到了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的作用。

《叶》专题选取了古诗四首、现代诗三首和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界中的树叶,同时又能与生物学科交叉渗透。另一方面,可以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欣赏文章,从中悟出情感。在欣赏四首古诗时,学生自然能赏读出诗歌中不同的情感。东山魁夷的作品格调超脱、意境悠远,更是一幅风景画。编者在文后设计了一个思考讨论题:“《一片树叶(节选)》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述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你也能从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或者领悟某种哲理吗?”由此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结合多种文学作品的阅读,比如《紫藤萝瀑布》《幽径悲剧》等,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是多样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荷》专题,选取了五首咏荷诗歌,这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和立意,刻画了荷花的风姿,同时也蕴涵了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表达。“写荷”环节第三题:“写一篇文章,或对荷自由发表议论,或介绍荷的价值;出一期以‘荷’为主题的手抄报,自己编辑,自加插图。”第四题:“收集关于荷的美术作品,也可以自己描画荷花、莲蓬、莲藕或荷塘,配上诗文。举办一个小型展览。”这些都体现了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理念,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学生的素养。

教育的终极指向是人的幸福,而关爱学生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鸟》专题中,教材选取了屠格涅夫《鸽子》、郭枫《空山鸟语》两篇文章。“谈鸟”环节第二题:“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空山鸟语》的作者虽然认为山上的花、树、石、风、云都令人‘神迷’,他最喜欢的事却是听鸟声。产生这种‘偏爱’的原因是什么?你同作者一样看鸟飞、听鸟语,会感到鸟是有灵性的动物。”《空山鸟语》一文,表现的正是作者的心灵感悟和生命体验。为了寻求一个安静的所在,让自己贴紧山的心灵,作者来到了山间,倾听世间最美的生命——鸟——的鸣叫,最后表达出“我想做一只鸟”的强烈情感。无论是抒情意境的营造,还是自由情感的流露,都体现了自己生命的体验,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这样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同时也滋养学生心灵,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专题学习的灵活性

专题学习的实施,侧重在实践层面,在学习过程中以课文为范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思维品质,按照不同的专题学习要求,可以设计专题调查、主题探讨、小组辩论等形式。

《狼》专题,选取了两篇观点相反的文章,蒲松龄的《狼》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一篇是揭露狼的狡猾和残忍,一篇是歌颂狼的智慧和爱子之心。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狡猾残忍的象征,而作家毕淑敏却另辟蹊径,表现狼的智慧和母爱,或许会引起争议,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可以让专题学习更灵活。当然这样的讨论和争辩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体现了专题学习的灵活性。

专题学习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灵活性。《气象物候》专题,在“思索质疑”栏目中,设计了从文学角度和物候学角度的思考题,文学作品与科学作品之间的差异,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接受思维的训练,最终明理、思辨、笃行。《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专题,选取华罗庚《统筹方法》一文,采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从文章阅读的方法来看,是语文学科的基本阅读体验。而从文章内容来看,则体现了自然学科的知识,品味文章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

专题学习的灵活还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运用上,在专题学习中可以使用更多的教学资源。《广告多棱镜》专题,学生收集广告的方式很多,既可以从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中获得,也可以从商店、街头等场所获取,课堂上通过各种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广告的作用。《长城》专题,体现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但仅仅通过《万里长城的构造》《万里长城的断想》两篇文章,无法让学生深刻体验情感。借助中央电视台《世界遗产在中国·长城》,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长城的建筑过程和艺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长城亲身体验则更为直接。

三、专题学习的语文味

专题学习在走向社会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不意味着远离了语文学习。语文专题学习最终还是落脚在语文学科的特点上,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专题学习更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文体美、情感美,更能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

(一)诗词诵读体味美。在专题学习中,有很多教材都选择了诗歌,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积极开展诗歌的诵读赏析。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和品读,能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让学生搜集诗歌材料,课堂上交流展示,小组间互为补充。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课后把成果展示在班级的宣传栏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诗歌的诵读不仅包括书本中的诗歌,还可以拓展到课外。学生推荐与专题学习相关的诗歌,一方面在推荐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有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学生推荐比教师推荐更有说服力。在适当的时候,班级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专题学习可以贯穿到整个学期中来。

(二)品读美文感悟美。涵泳品味一篇美文带给学生的心理感受是无法衡量的,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文章的力量。《空山鸟语》《一片树叶》都是这样的文章,这样意蕴深远的文章不适合学生去大声朗读,但一定离不开学生的涵泳品味。《一片树叶》是东山魁夷摹写大自然的美文,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东山魁夷既是画家,又是散文家,他的散文蕴含高雅的情趣、深远的意蕴,直白的朗诵会破坏文章的美感。让学生细细地品味,默默地感受会让他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三)真情写作描绘美。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专题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广告多棱镜》中的广告词讲求艺术效果,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要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又可以结合七年级《对联六副》进行语言训练。《我心目中的语文》专题,“回味语文”栏目中,书写自己三年来对语文的感受,编印语文小册子。专题写作的文体选择更自由,感受更真实。例如《美在语文中》,美的界定很自由,既可以是品读到的美文,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灵感受。语文的概念界定更是广泛,既可以是语文课,也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三年的专题学习,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培养,知识面更加宽阔,书写的情感会更真实,文字也会更优美。

语文专题学习既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又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借助专题学习的方式,拓宽师生语文学习的思路,这显然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专题学习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更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诗歌文章
诗歌不除外
省妇联召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腰痛专题学习的必要性
物理专题学习的“分类+变式”设计——以直流电路动态分析专题学习为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放屁文章
陕西代表团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