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国大农业看金融创新

2014-03-09孙晶岩

中国发展观察 2014年8期
关键词:种子公司农场主社会化

◎ 孙晶岩

回首2013年年末的“钱荒”,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一度达到50%,这在全球钱最多的国家一再发生,说明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还难以适应,也说明金融创新以适应市场化的步伐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选择的道路。

市场机制的融资体系倒逼金融创新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2.8%;总负债同比增长12.5%。分别低于2012年的5.6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存款等负债和贷款等资产增速均减缓,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双双下降背后折射的是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潜力正在削弱。与此同时,社会化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等金融工具的兴起正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社会融资渠道形成的市场化较高的资金价格,给银行死守管制下的利率资金低价格带来空前挑战。2002年社会融资规模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1.85万亿,占比92%,其他社会渠道提供的融资占比只有8%。而到2013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为51.4%,下降40.6个百分点,为年度历史最低水平;社会渠道融资规模占比48.6%,上升40.6个百分点。社会化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正在打破银行垄断贷款等金融资产的局面,受融资社会化、市场化挑战最大的是大型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增速最慢,双双降至个位数。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末,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8.2%,总负债比上年同期增长7.9%,双双低于平均增速的4.6个百分点。总资产总负债增速减缓,不但直接威胁到银行的经营利润,而且直击银行的资金来源,导致银行不断闹出“钱荒”。中国整个社会并不缺流动性,在整个2013年,M2的增长始终保持在13.6%-16%之间,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还相对过剩。“钱荒”的本质是体制内的商业银行在闹“钱荒”,背后是市场机制在向非市场的管制体制挑战,是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化融资与严格管制下的体制内金融冲撞。社会化市场化金融、新经济新金融等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已经波及到银行的资产负债等所有主体业务。所有这些不得不促使我们进行金融创新,变更现有的金融方式,增加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共赢的新手段,以获取现有的虚拟经济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

金融创新的实质是去杠杆调结构

金融创新在现阶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化融资,而社会化融资又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而利率市场化又引致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构在资产的配置上进一步追求更高收益的资产,而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导致资金“避实就虚”,体现在:

一是金融与实体部门利润“鸿沟”越拉越大。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只有5.2%左右,但城投债、影子银行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高达8%至15%。

二是“金融错配”推升融资利率水平。2013年,中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近九年来最高水平。上市公司中报也显示,上市公司利息支出占EBIT(息税前收益)的比重约为31%,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与资金成本倒挂情况严重。

三是货币金融产出效率下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经济产出效率由2008年的0.63下降至2012年的0.51,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近20%。

四是M2与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2013年10月末,M2同比增长14.3%,比上年末高0.2%;M1同比增长8.9%,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8%。M1-M2剪刀差为-5.4%,环比扩大0.1个百分点,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减弱。

上述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化融资导致利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导致资金追求高收益资产,有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二是货币产出效率下降,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实质性退出,这从央行在两次“钱荒”中采取的策略也可以得到印证。根据上述结论,我们金融创新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或是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二是降低虚拟经济的杠杆,最终使虚拟经济能够客观反映实体经济。

目前,银行体系中的金融创新更加侧重于微观层面,多为金融工具的创新,即使是大型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也更多的局限于中观层面,即内部流程的调整完善、制度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不能发挥去杠杆的作用,也难以促进实体经济的效率提高或是其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还提升了杠杆效应,在目前货币政策下对资金信贷起到了反向引导作用。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金融创新,笔者认为更应集中在宏观层面,即重点在金融市场、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结构上的创新。

从美国大农业看金融创新

“未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新使命就是充分运用好改革和创新的红利,发挥好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方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工商银行天津开发区第一支行及工银租赁时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经济平稳运行更能创造良好金融市场,金融租赁产业在我国是新的高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国家要培育这个产业发展壮大”。这些方针政策的提出明确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明确了市场化融资是金融改革的前提,金融市场的各种创新必须是在一个高度开放的、风险自负的市场中的创新,其既要规避风险,更要提高利润。金融创新要解决这个问题,单单靠几种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做不到的,必须在金融市场、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结构上进行创新,通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金融改革的目标。

分析国外成熟金融体系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比如美国金融扶持引导农业发展、产业整合的事例。

小麦在播种前,美国期货公司会主动上门向农场主订购六个月后才会成熟的小麦,合同签订后,农场主就会把这份销售合同交给银行,到了播种的时候,农场主只要给种子公司去个电话,种子公司会雇飞机把种子播洒完,农场主不用付钱,签个单就可以了,种子公司会拿这个确认单让农场主的银行开一张“信用证”(L/C)给它,就是银行担保农场主会在麦子收获后向种子公司付款。而种子公司拿到此L/C以后,就可以凭此到它自己的银行贷到现金。施肥的时候,农场主还是只要去个电话就可以了,肥料公司雇几百人到现场把肥施完,还是只要凭签单就可以让银行给它开一张L/C。打药、除草都这样。一直到麦子成熟了,可以收割了,期货公司会雇来几百辆收割机,把所有的麦子割完装袋拉走,在麦子进仓后按照合同价格把麦子的货款汇到农场主开户的银行。银行则会在扣除前面签单的费用后把差价汇给农场主,整个种植过程就完成了。在这个案例中,银行是整个小麦生产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整个产业链的链接者,从整个过程来看,无论是农场主,还是种子公司、肥料公司、期货公司都参与了信贷过程,但是实质发生信贷关系的仅有农场主与银行,而其他参与方仅与农场主发生合同关系。显然,美国种麦子的方法都与我们一样,也是播种、施肥、收割,甚至所使用的种子和机械设备也与我们的大农场没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美国的大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由于金融机构的深入介入,形成了“专业分工社会化生产”的模式。

我国金融体制的创新

在我们的金融体系中,也存在着授信,这种授信是借鉴市场发达体系成熟的金融管理机制,但是在我国现有诚信体系未完成建立的市场显得畏首畏尾,更多的是考虑风险,难以引导产业,将产业中的各个环节攒起来发展。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工商银行天津开发区第一支行及工银租赁时指出的“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经济平稳运行更能创造良好金融市场”也从侧面印证了现有金融体系还不能完全自主地引导产业发展,真正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从美国的大农业我们得到的体会是:一、所有的产业发展都脱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二、只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才可以保障大产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大产业需要讲的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而金融机构是将众多因素、各类优势资源集合起来的载体。

在我国,对企业最了解的是银行,银行通过已有的信贷体系实际已经基本了解了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用体系的健全完备。但是我们缺乏的是将这些优势企业串联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形成大产业,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达到金融创新的更高形式,即“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目前有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如黑龙江地区大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做法是:一、设立担保贷款基金,出台《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暂行办法》,以省鑫正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为平台,选择龙江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承贷银行,注入担保金2000万元,按照放大5-10倍的额度,为工作基础好、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增加农民收入有较强带动能力和示范作用的合作社发放担保贷款,有效缓解了合作社规模经营和扩大生产融资难的问题。二、支持融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融资租赁公司,将合作社需要的农业机械、产品加工设备等先由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买,然后租赁给合作社使用,通过按年收取租赁费的形式收回投资,减轻合作社筹资压力。

为了真正实现这种金融创新,需要由银行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试点,比如农业。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富于创造性地探索实践,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要从我国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各方面解决好“三农”问题,其中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开辟财源,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银行可以加大农村金融的研究和支持力度,将农业生产链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产品为项目主体,从产品播种起,到收割结算止,整个生产流程统筹授信,比照目前商业银行针对国家政策扶持项目的授信、贷款流程处理,授予统一的信贷额度,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循环使用,比如信贷资金先期投入到优势种子公司,种子公司完成播种后,收购企业可按合同约定完成先期资金给付,信贷额度即可从种子公司释放给下游的专业施肥公司,如此流转下去,待产业季结束后,收购企业、种子公司、施肥公司、商业银行等处在链条上的各主体完成最后的资金结算,一个产业项目即宣告完成,各主体按比例共担项目风险,共负项目盈亏。对于现在还不成规模的专业除草、收割等公司,采取扶持的态度,可以以银行为依托,促进其发展,最终形成由金融引导,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种子公司农场主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基于HIROSE模型的种子品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种子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我的青春不迷茫——访90后女农场主谌海露
警察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