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文化促进中缅边境和谐稳定的作用及困境

2014-03-08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张 娜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2011年5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确定了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5大发展定位,其中一项就是要将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在中缅边境地区长期以来有体育文化交往活动的传统,这些活动强化和加深了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因此,应积极利用体育文化手段加强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有效促进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安全。

1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概览

中缅边境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这些民族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热情好动,爱好体育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见表1)。

表1 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概览

2 体育文化促进中缅边境和谐稳定的作用

2.1 体育文化对促进中缅边境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要继续贯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在我国的边境建设方面,应妥善处理好边境地区面临的各种国际关系与社会问题。充分利用跨境民族天然的语言、文化与心理较为相近的族源关系,以及两国边民频繁的体育文化交往活动,以文化促进友谊,以体育推进交流,以民间带动政府,增进邻国人民的相互认同与好感,逐步消除因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隔障,对我们构建睦邻、稳定、富强的和谐边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体育文化对抵制 “黄、赌、毒”的侵袭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渴望也日渐增长。边境地区接近缅甸金三角,“黄、赌、毒”常常侵袭当地边民的日常生活秩序。由于社会提供给当地边民休闲娱乐的文体活动太少,造成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对此,生活在当地的广大边民深有感触。他们认为:“在村寨多建一个篮球场,就如同捣毁一个赌窝;多进行一场球赛,就等于减少一伙赌徒。”边民渴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借助体育文化,吸引广大边民自觉地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以此增强当地边民的体质健康,逐渐摆脱不良生活习性的侵蚀。

2.3 体育文化对促进边境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多元特征。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向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使加大发展边境体育文化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可能。边境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因此,应通过发展边境体育文化丰富当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内地游客到边境民族地区旅游。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

3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面临的困境

由于中缅边境位置居于泛亚国际经济圈的前沿,也是境外毒源入境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 “黄、赌、毒”违法活动,而且境外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在这一地区也时有渗透。边境居民的生产生活深受多重社会危害的侵袭,日常的生活秩序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扰。

3.1 体育文化受境外敌对势力、邪教渗透活动影响

边境地区接近缅甸金三角复杂地带。境外一些不法传教士时常在边境线一带,借开展藤球、足球、篮球、游戏等体育文化活动之机,试机拉拢边民信教、入教,开展传教渗透活动,动摇边民的价值取向,使得边境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严重地影响了当地边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安定,对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3.2 体育文化的开展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中缅边境属边疆偏远、落后、贫困、经济欠发达地区。边境线上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特点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受经费短缺、体育场地设施简陋以及开展规模的约束。边民心中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因经济的制约而无法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所应发挥的功能远没有得到实现,边境少数民族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和强烈的参与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得不到保障。

3.3 体育文化受节庆日时间短暂的制约

边境线上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节庆日。如傣族的 “泼水节”、景颇族的万人 “目瑙纵歌节”、阿昌族的 “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 “阔时节”等等。按照惯例,无论哪个民族时逢自己的节庆日都会举行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拳术、棍术、刀术展演比赛,各类骑马、摔跤比赛以及跨境边民之间的足球、藤球友谊比赛等等。这些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喜爱。但是每个民族节庆日时间大多只有三四天,一旦节庆日结束,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也随之闭幕。也就是节庆日结束,广大边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机会也就很少了。开展的时间、规模远不能满足边民的需求。同时一些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传承上也因没有展示的平台而面临传承危机。

4 建议

4.1 利用边境体育文化强化对周边邻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体育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在中缅边境许多民族跨境而居,他们同宗同源,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但又分属不同的国家,其意识形态有别。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与西南边疆接壤的邻国局势也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作为一个大国应充分发挥国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同时也是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把我国 “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和平思想弘扬到周边国家,通过体育文化把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向外传播,扩大我国西南边陲外围的和平缓冲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4.2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关乎国家的整体和谐发展。针对当前边境地区复杂时局的变幻,政府部门应主动承担保障边境体育文化开展的平台,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让广大边民开展、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丰富边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当地边民的民族认同感,进而加强文化的影响力并使其辐射到境外,维护中缅边境纵深区域的和谐、稳定与环境。

4.3 发展旅游促进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发展

边境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地理资源。许多体育文化活动体现于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中,节庆中各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理想的体验式和参与式旅游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游客的参与需求。应通过发展边境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当地人文旅游资源,将边境体育文化活动与旅游和商业活动紧密结合,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体育文化为载体,大力发旅游经济,共同维护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边境社会。

[1]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饶远.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18-27.

[3]李若青.以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稳定示范区的建设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6):42-45.

[4]饶远.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特点与任务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14-17.

[5]马大正.关于当代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几个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4):32-35.

猜你喜欢

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严阵以待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