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内科的应用探析

2014-03-07江运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胸痹舌质瘀血

江运超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云梦432500)

活血化瘀法内科的应用探析

江运超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云梦432500)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中活血化瘀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患病类型将中医内科收治的148例有不同程度瘀血症状的患者分为心悸组22例、胸痹组17例、胃痛组25例、噎膈组21例、腹痛组30例和头痛组33例,6组患者均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组有不同程度瘀血症状的患者采取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95%,疗效满意。结论活血化瘀是中医内科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疗效确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中医内科学;活血化瘀;中医药疗法

瘀血是机体发病后病情进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主要是由离经之血、血行不畅在脏腑和血脉中停滞的血液等淤积形成。瘀血也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脏腑和血脉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传统中医学认为,通过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瘀血能够改善患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1]。现对我院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内科收治的有不同程度瘀血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常规检查确诊,心悸者主要表现为心悸不安、心痛时有发作、胸闷、唇甲发青、舌质发暗、脉结代;胸痹者主要表现为不定时心胸疼痛伴随胸闷、舌质发暗、有较薄舌苔、脉弦涩;胃痛者主要表现为胃部不定时剧痛,饭后加剧、舌质发暗、脉弦涩;噎膈者主要表现为饮食困难、进食后呕吐、舌质发暗、脉细涩;腹痛者主要表现为腹部有针刺样疼痛、痛处局限于腹部、舌质发暗、脉细涩;头痛者主要表现为头部有锥刺样疼痛、经久不愈、舌质发暗、舌苔薄且白、有瘀斑,脉细涩。按照患病类型分为心悸组22例、胸痹组17例、胃痛组25例、噎膈组21例、腹痛组30例和头痛组33例。6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1.2方法心悸者给予丹参24g,桃仁12g,生地黄12g,赤芍12g,当归24g,川芎12g和红花6g治疗,用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胸痹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和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用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胃痛者给予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用以通络化瘀,理气和胃;噎膈者给予通幽汤加减治疗,用以破血行瘀,滋阴养血;腹痛者给予少腹逐瘀汤治疗,用以活血化瘀,活络止痛;头痛者给予通窍活血汤治疗,用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2]。

1.3疗效标准根据1983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满分28分,积分增加≤4分为无效;积分增加4~10分为有效;积分增加10~14分为显效;积分增加l4分以上者为基本痊愈。

2 结果

6组有不同程度瘀血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方给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95%,疗效满意,见表2。

表2 6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传统中医学认为瘀血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或血离经脉后瘀积而形成。瘀血形成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血出致瘀、气滞血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等。患者瘀血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为局部疼痛、出现肿块、出血、青甲、舌质发暗以及脉象异常等。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症状患者,主要使用具有祛瘀、止血、活血、通脉、消肿和止痛效果的中药配伍治疗[3]。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瘀血部位及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治疗,用药要灵活。如有出血的患者宜给予行气止血和活血化瘀治疗;身体虚弱的患者宜给予益气养血和活血化瘀治疗;热毒挟瘀的患者宜给予解毒和活血化瘀治疗;痰瘀交阻的患者宜给予化痰和活血化瘀治疗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强心脏收缩等效果,也具有一定抗血栓和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6组有不同程度瘀血症状的患者采取不同活血化瘀中药方给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均超过95%,疗效满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血化瘀法具有两面性,其既可祛邪,也可伤阴。因此,辨证用药过程中必须确诊患者有瘀血证方可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当然,也需要考虑患者发生瘀血的原因,不可随意用药。同时,活血化瘀治疗在达到泻其有余、损其大半的效果后宜采取攻补兼施的方法治疗,不能够滥用活血化瘀峻剂[5]。对于出血患者要避免使用破血逐瘀峻剂,配伍诸药时坚持上部出血不用有升提效果的药,下部出血不用有沉降效果的药。对于表证未解的患者应先解表证再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切忌孕妇不可急于活血化瘀治疗,避免发生坠胎下血。

总之,活血化瘀是中医内科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疗效确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曾德祥.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5):109-111.

[2]李安琼.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8):168-169.

[3]游同源.活血化瘀法在内科临床应用概述[Z].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2010:132-135.

[4]苏保江.活血化瘀治则在中医内科临床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2,27(5):629-630.

[5]张须学,王书梅.《金匮要略》中活血化瘀方剂作用探析[Z].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2012:275-276.

中药煎制方法有讲究

汤剂是中药使用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汤药组方灵活,即可内服,也可外洗。汤药煎制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甚至于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必须强调科学的煎制。

中药最好用沙锅,瓦罐或搪瓷罐也可,忌用铝、铁、铜等金属容器,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可能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煎药前首先应将药物加水浸泡1小时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药一般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后再小火(文火)煮。一些需特殊煎制的药物,如贝壳类、矿物类及某些果实等因不易煎出,需先煎30分钟,然后与其余药同煎;而薄荷、砂仁、豆蔻、藿香等不易久煎,应在收药前10分钟才能放入,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赤石脂、青黛、车前子等带有毛状物或形状为小粒状药物,常使汤液浑浊而难服,煎前应先用纱布包好再和其他药一起煎。对于西洋参、人参、羚羊角粉等贵重药品,应单纯煎,以免浪费。附子、雷公藤需要久煎,因为这些药随煎煮时间延长副作用随之减少,而山豆根则随煎煮时间加长毒副作用增强。

煎药时应有专人看管,以免水多溢出使药物有效成分流失,或因水少把药熬焦。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没有时间和耐心自己煎药的,可以在医院代煎。

——中国中医药报

Ap plic a tio n Anal ysis o f In t e r n al Me dicin e in t h e Bloo d Cir c ula tio n

Jiang Yunchao
(Internalmedicine departerment,Yunme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Hubei province,Yunmeng,4325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typeof the148 cases of illness have varied degrees of congestion symptom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ternal medicine group is divided into 22 cases of heart palpitations,chest stuffiness group 17 cases,25 cases of stomach pain group,21 cases of dysphagia group,30 cases of abdominal pain and headache 33 patients,6 patients were taking blood circulation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Six groups have varied degrees of congestion symptoms in patients taking prescription blood circulatio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various therapeutic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ver 95%satisfactory.ConclusionBlood circu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and effective,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value.

Internal medicine;Blood circu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08

:1672-2779(2014)-07-0015-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宋菊萍

2013-12-09)

猜你喜欢

胸痹舌质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辨证施护胸痹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