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土生金方治疗小儿哮喘21例

2014-03-0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药哮喘发作

徐 利

(四川省蒲江县中医医院中医科,蒲江611630)

培土生金方治疗小儿哮喘21例

徐 利

(四川省蒲江县中医医院中医科,蒲江611630)

目的分析采用中药进行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小儿哮喘病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主要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主要给予中药辨证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分别针对哮喘急性发作、热性哮喘、寒性哮喘等诱发因素进行辩证施治,临床疗效理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的辨证疗法,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更好。

小儿哮喘;中医药疗法

小儿哮喘是一种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且容易出现反复发作,气候变化、饮食、外感、劳倦或各种过敏源接触均容易诱发[1]。传统疗法使用抗过敏或止咳祛痰剂的疗效欠佳,且容易出现反复发作[2],采取中药治疗方法,疗效较好。现就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40例患儿,总结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40例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全部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中药辨证疗法)和对照组(常规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其中观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7岁,平均(4.5±0.8)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3.1±1.2)年,诊断为哮喘急性发作9例,热性哮喘6例,寒性哮喘6例;对照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5~7岁,平均(4.0±1.1)岁;病程2个月至6.5年,平均(3.8±1.1)年。经对照,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病情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均有气喘、咳嗽、喉间哮鸣等症状,患儿出现气喘痰鸣,且有面色瘀滞、唇舌及爪甲见青紫等主要症状,同时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及双侧肺部均满布哮鸣音。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外感12例,因海鲜发物、棉尘、奶蛋等异常气味或异常食物诱发的为7例,因大哭或吵闹诱发的为3例。

1.3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予以常规氨茶碱静脉滴注、抗生素、激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培土生金方治疗,其基本药物包括:炙麻黄、川贝母、地龙、杏仁各15g,苏子、橘红、莪术、五味子、葶苈子各10g。若属于热性哮喘,则酌情增加黄芩、琥珀各10g;若属于寒性哮喘则酌情增加干姜10g,细辛5g。患儿若咳嗽严重则酌情增加紫菀、陈皮、桔梗、清半夏各10g;若患儿出现呕吐等症状则增加竹茹、姜汁10g;患儿手足心热则酌情增加地骨皮15g,牡丹皮、胡黄连各10g;患儿出现口渴症状则增加天花粉5g。上述药方每日1剂,清水煎服。

1.4疗效判定[3]疗效显著:患儿的精神及食欲恢复正常,呼吸平稳,肺部的哮鸣音完全消失,基本控制哮喘;效果良好:患儿的咳喘有所好转,肺部的哮鸣音可见明显的减少,临床各项症状有所改善;效果不明显: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见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5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3.0的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数据用t检验,以P<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57.89%,两组总体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小儿哮喘多为外源性的哮喘,对于各种过敏源具有变态反应史,季节性较为明显,患儿发病迅速,反复发作,忽发忽止,通常表现为发作前出现鼻塞鼻痒现象,发作时见气喘痰鸣。中医通常认为,该病症同饮食、六淫、情志劳倦及先天素质等有关,基本上与现代医学认识是一致的[4]。

3.1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哮喘的急性发作期主要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小儿哮喘发作期哮吼痰鸣,气急喘息,以邪实为主。证候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对4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仙巴合剂口服,共治疗三个月。3个月内,观察组患儿的急性发作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这显示,联合西药糖皮质激素吸入与中药仙巴合剂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率,其作用机制推测与患儿血浆内的皮质醇含量高低密切相关[5]。

3.2哮喘的慢性持续期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是指在最近三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或者不同频度的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哮喘症状。李珉景在其研究中提出利用参萸饮加减汤治疗慢性持续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药物为炙苏子、太子参、麦冬各10g,山萸肉、炙紫菀6g,五味子3g。通过对30例患儿持续两个月的观察,根据其治疗前后的症候变化,并结合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治疗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而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达100%。这表明,利用参萸在治疗慢性持续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较显著[6]。任勤在其研究中,把120例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中西药组,各40例。其中中药组给予热哮方治疗,其方药为:白果、麻黄、苏子、杏仁、黄芩、桑白皮等各10g。西药组单纯给予辅舒酮治疗,中西药组给予热哮方与辅舒酮联合治疗。疗程各为4周。通过观察和统计,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65%、82%,单纯中药组及单纯西药组的有效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两组与中西药组的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联合热哮方和激素吸入的治疗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有较显著效果。

3.3哮喘临床缓解期临床缓解期是指通过治疗或者未经治疗,其症状体征消失,患儿的肺功能已经恢复至急性发作之前的状态,且能够保持该状态超过3个月[7]。这一阶段主要为正气虚,其表现在于肺、肾、脾三脏器的功能不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脾肾阳虚、肺脾气虚。

3.4肺脾气虚型哮喘由于容易出现反复发作,患儿肺气耗散,因此在缓解期内患儿久而不复,肺气虚弱。由于肺脾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波及,若肺虚,脾气则虚,脾若失健运,则易聚湿生痰,痰浊上贮于肺,不利呼吸,因此此类病症忽发忽止,反复发作。是婴幼儿哮喘在缓解期最为多见的一种类型,因此针对该症应注重肺脾的补益,临床药方可采用六君子汤、玉屏风散、龙骨牡蛎汤加桂枝的组方进行随症加减。根据本次入选病例的总结,在使用上述组方的患儿经3个月治疗观察后,较使用酮替芬的对照患儿疗效显著,一年内哮喘的发作次数也较对照组少,由此可见,通过健脾补肺,可以显著减少处于哮喘缓解期的小儿哮喘发作。

对研究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口服加必可酮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观察组则采用中药培土生金方治疗小儿哮喘,其方药为:茯苓、毛冬青、太子参和黄芪各15g,白术、人参叶、法半夏以及各10g,防风和陈皮各6g,生甘草3g。以三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3%、92.3%。表明培土生金方能够有效缓解小儿哮喘的病情。

3.5脾肾阳虚型主要由肺脾长时间虚弱导致,在缓解期,脾肾阳虚型哮喘表现出轻度持续性的哮喘症状。唐慧娟研究中,对其中一组给予补脾益肾定喘汤及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治疗,其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单纯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一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西药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小儿肾阳虚型哮喘效果较好。

本组40例患儿大多存在着体虚及肺脾肾不足的情况,其病理为痰瘀伏肺。其发病条件为气候变化、风邪、劳倦、饮食不当、异物接触、生冷咸酸食用过量等。由于患儿气道出现壅阻挛急,其发病基础在于肺管不利。因此其病症无论属于寒热虚实哪类情况,其治疗均应贯穿“宣、清、肃、通、化、活”的六字原则。炙麻黄辛散苦降,能够通气宣肺气,且定喘通调水道,对于平喘发汗利尿功效显著。采用五味子,其药性酸温,入肺肾经,能够敛肺气、定喘滋肾,有利于改善因肺肾两亏而导致的小儿久咳虚喘。二者配合,一散一敛,散而不耗气。使用杏仁,其药性温,味苦,入肺经气分,疏散且苦降润泄,起到疏理开通、破壅降逆的作用,是为主药。方中采用麻黄杏仁并用,取麻黄升而杏仁降,能够令肺气宣降趋于正常,气喘平息。使用地龙,取其性寒,降泄走窜,适于通络,与莪术相配合,能够起到清热解痉、破血祛瘀、平喘的功效,对于久病入络及气病入血类型的慢性喘憋疗效显著。使用苏子与葶苈子合用,意在取其药性寒,易于降泄。而川贝化橘能够理气健脾,燥湿痰,起到清热散结的功效。本组研究对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以及常规结合中药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57.89%,通过比对,观察组在止喘及病程缩短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总归而言,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的辨证疗法,能更有针对性地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更好。

[1]胡代平.自拟麻辛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志,2011,33(9):30-30.

[2]何雯,李家凤,张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9,5(5):23-24.

[3]谢彬.定喘汤加减方配合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47-248.

[4]李一民.定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36):98-99.

[5]蒋屏,欧正武,谢静,等.玉屏风散治疗肺气虚型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5):43-45.

[6]唐慧娟.自拟补脾益肾定喘汤在小儿哮喘缓解期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9):87-88.

[7]刘嘉君.补肾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80-381.

[8]刘剑平,张亚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5):462-464.

Ast h ma Tr ea tme n t b y Tr a dition al Chine s e Me dicine f o r 21 Cas e s

Xu Li
(TCM department Puji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Sichuan Province,Pujiang,61163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sing Chinese medicine to pediatric asthma.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1 treated 40 cases of pediatric asthma cases as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and all children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21 cases)and control group(19 cases).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PiTang hormone mainly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mainly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for asthma acute attack of asthma,hot,cold asthma triggers such as dialectical,providing ideal clinical effect,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0.05).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rapy,can be more targete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sthma,effect is better.

Pediatric Asthm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07

:1672-2779(2014)-07-0013-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赵 平

2013-12-10)

猜你喜欢

西药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