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G时代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2014-03-07刘宇阳

出版参考 2014年2期
关键词:传者受者受众

刘宇阳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消费者对社交媒体链接的痴迷以及对随时随地娱乐的需求正在推动20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产业融合。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了TD-LTE牌照,它是比我们现在用的3G网络有着更大带宽、更高速率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由此,中国的4G时代正式拉开序幕。4G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观念,而且冲击并改变着传媒与传播的面貌。相比于3G网络,新一代4G网络的优势可以用多快好省四个方面来概括:业务种类多,上网速度快,用户感知好,频谱资源省。那么,4G时代将给新闻传播与出版带来哪些趋势呢?

1.传播内容的亲民化、娱乐化增强

4G时代,传播方式从文字与图像为主的传播发展为视频为主的传播。技术上的竞争已经成为过去,内容创新、以质取胜成为了这个时代传媒的主题词,4G技术的普及运用,加之二维码这种便捷的推广方式,能让传播变得更有效率,流媒体业务更加迅猛发展。而在传播的文本载体上,由于手机媒体屏幕小的天然限制,以及受众快速阅读习惯的客观制约,视频、音频、图像等媒体符号占据了4G生活的绝对主导,因为4G于新闻出版而言,是真正而彻底的视觉和听觉的延伸,是真正突破时空限制的耳闻目睹。突破符号性,正是活动声像超越于任何传播媒介的革命性价值所在。

2.内容创新取代技术创新成为竞争的主题

未来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毕竟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数字出版方面,移动阅读客户端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在内容制作上的标准,来提升用户黏性。要重视内容创新,用质量对话市场。因为4G的创新不仅在于技术,更重要的是应用,引导需求的应用才是技术得以普及的根本。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而移动互联网在新时期则承载着新的传播责任,有着更广阔的传播空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取代着传统媒体的作用。在4G时代,谁能开发出新的受欢迎产品,谁就能抢得市场的先机。

3.新闻传播的发起者与接受者边界日趋模糊

如果说3G时代人们有机会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那么4G时代的开启则完全融合了以往的传播者与受众者。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传输效率的井喷式提升使得人人都成为了传播者,这一方面让新闻传播越来越个性化,因为传播受众作为整齐划一的老百姓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传者所面临的是需求个性化的受者。传者和受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关系是平等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已经模糊。新闻成为所有参与者共同的作品、共同的产物。但是也应看到,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由普通民众收集的草根新闻毕竟不是新闻的主流,组织化、专业化的采编人员仍是采写大军的主体。当然,普通人制作新闻从没有机会到拥有机会,已经是传播的开放与进步了,同时,这既是对传播资源和权利的一种普及,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同时,受众的话语权在传播中得到加强,这得益于4G为传播中反馈环节的畅通、多元和便捷的技术支持。传者更加重视受者所反馈的信息与要求,传者理解受者的感受,受者支持传者的表达,传受双方在逐渐成为朋友和伙伴,共同参与并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解释。

4.云平台加速发展,新闻传播在变革中逐渐走向优化

媒体的发展史本质上是技术的发展史,每一次技术进步,对新闻传媒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就是在传播者追求传播效果、收受者追求新闻满足的互动中进行的。从产业本身来看,网络速度的提高,使内容的存储和获得变得更加容易,这无疑为云出版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利好。一方面,4G技术深化了云出版平台的内涵,另一方面,云出版平台的发展也为4G带来的数据内容提供了用武之地,丰富了4G技术的外延。随着云出版平台的日趋成熟,今后的数字出版云平台会更加完善,包括存储、计算加工、投送传输等不同层面。3G为4G培养了市场。3G用户更容易接受云平台带来的稳定、快捷的体验。随着4G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活动将朝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演进。

展望未来的新闻出版业,毋庸质疑,科学技术是产业变革的最关键因素。当然,传媒自身队伍的建设也更需要全媒体型的专业人才,全媒体并不意味着摄影、文字、摄像能力统统具备,而是要求我们形成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在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能很快地作出判断和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内容为王,传播效果更受重视的4G年代,新闻出版从业者应为实现真实自由、全面及时的报道而做出最大努力;要更加重视倾听受众的声音,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在4G时代,传媒行业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我们要敢于突破对传统出版范畴的认知,借“4G高速路”的东风更好地发展新闻出版产业。

猜你喜欢

传者受者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