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高校大学生教材复印状况调查

2014-03-07李哲琼等

出版参考 2014年2期
关键词:出版社问卷教材

李哲琼等

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渐兴起了一股“教材复印”之风。根据调查,仅武汉高校教材平均复印率已达16.80%。虽然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但已经对高校教材出版市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了深入了解教材复印的现状,本科研组于2013年5月在武汉展开了大规模田野调查,共涉及六所高校,总计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2份。

一、概述

1.调查对象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统计,2013年武汉全市大学生人数已达118.33万,大学生群体基数庞大,位居全国之首。此外,武汉市高校数量多,涵盖类型丰富,层次分布全面,代表性强,能够较好地反映全国大学生教材的使用、复印情况。

本次调查共选取了武汉六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涵盖了“985”高校、“211”高校,普通一类、二类本科,独立院校、专科院校等多种类型,以求全面了解高校教材复印情况。

2.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与针对性采访的方式。其中,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方面基础内容:大学生教材复印现状、大学生教材复印的行为及其原因分析、大学生对教材复印行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取武汉大学作为重点调查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针对性采访。采访所得与问卷结果相配合,使得本调查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大学生教材复印现状。

二、大学生教材复印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反映,目前武汉高校大学教材总体平均复印率(本文复印率是指在所有已使用纸质教材中复印教材所占的比重)为16.80%,中文教材平均复印率为16.46%,英文教材平均复印率为18.18%。虽然复印总量不大,但已影响到教材市场的健康运行。以下为教材复印详细状况:

1.不同学校的教材复印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总复印率均在总体平均复印率之上,武汉理工大学更是高达28.70%。值得注意的还有武汉大学的英文教材复印率高达21.33%,远远超过各校英文教材平均水平。

总体而言,“985”“211”院校及其附属学校管理灵活,学生选择自由度高,其教材复印率远超过其他类学校,是当前教材复印现象最为严重的几类学校。

2.不同年级的教材复印情况

从年级上看,随着年级增长,每年的教材使用量在逐渐减少,而教材复印率却逐渐上升。

通过对上表综合计算可发现:学生教材复印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大二学生每人每学期平均教材复印量约为1.3本,大三学生则约为2本。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学生专业课程多,需要自主购买的教材数量大;另一方面其对校内情况熟悉度上升,选择自由度高,因此复印量较大。此外,大四学生教材复印量也较大,约为2.5本。但由于样本数量偏少,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

3.不同专业的教材复印情况

本调查按照一级学科划分,涉及的专业有十二大类,而在所得样本中部分专业由于样本量太少,因此未列入表中,“其他”(专业)指的是十二大类以外的受访者。

从专业来看,教材合计使用最多的是经济学、理学和管理学专业,均达到了9本以上。整体而言,教材复印量最高的是工学和理学专业,平均每人教材复印量为1.5本。

另外,中文教材复印比率最高的学科是工学,文学和理学紧随其后;英文教材复印比率最高的理学,文学和工学次之。

4.其他现象

此外,应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英文教材复印率(18.18%)略高于中文教材复印率(16.46%),即英文教材复印的可能性更大;二是通识必修以及大学英语教材的复印率都很低,这反映了在通识课教材上,教材复印现象并不严重。

三、大学生教材复印原因分析

1.教材特殊性

对复印率依据专业与教材类型进行对比后我们发现,“教材特殊性”往往会导致高复印率,即学生是否选择复印与教材本身情况直接挂钩。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价格过高。与中文教材相比,英文教材价格往往更贵,一旦某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因承受不了过高价格则会考虑选择复印或购买影印版。而高校内部由于专业课程需要,往往大量采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因此,英文教材虽然复印总量低于中文教材,但其被复印的可能性却更高。

(2)教材断货或国内没有出版,学生买不到书。有效问卷中有30.30%的学生表示“教材购买困难”是其选择复印教材的原因。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出版过程上下游信息沟通不畅所致。一方面,教材“断货”,学生因买不到教材被迫去复印;另一方面,出版社又出现存货积压,一年难得销售几本。

这类情况更多地出现在一些非热门专业上,由于学生较少,每年教材的销售量都不多,因此印刷量会偏少;而书商由于担心库存积压,通常进货又不多,在销售完之后,物流上的补充不及时,造成学生反映教材“绝版或断货”。此外,还有一些专业因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内相关教材稀缺,所用英文原版基本由老师从外国带回,学生则直接复印。

(3)非专业课程教材,使用频率低。有些教材属于课程阅读教材或非专业课教材,使用频率低,也造成了较高的复印率。有31.31%的学生表示“教材的使用率低”是其选择复印的原因。对于使用率低的教材,除非教材科统一订购,班上一般都会让学生自行解决,此时部分学生就会选择复印。

2.复印件价格低廉

复印件价格低廉,其与原书之间的价格差也是导致复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调查中,有53.25%的学生表示“价格低”是其选择复印的原因之一。据了解,除了特殊的英文原版教材之外,普通教材当书价超过30元时,就会有近半的学生考虑复印;而当书价达40元以上时,这个比例则会超过70%。

表4 书价对教材复印的影响

由此可见,书价对学生是否选择复印有着直接影响。而实际上复印一本书可以节约多少钱呢?在复印店了解到,由于教材复印并非主营业务(校内复印店最主要收入仍然是论文打印),且主要以散客居多,大多数复印店对单本教材复印是没有太大优惠的。总体而言,价格在30-40元的教科书,复印可以便宜10-15元。

3.复印件使用灵活便利

虽然学生普遍认同“原书观感更好”,但是有35.06%的学生表示“比起原件,复印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甚至有47.95%的学生认为“留白多”是复印件较原书的一大优势。虽然因此而直接选择复印的学生不一定很多,但是“教材使用不便”这一点确实应当引起重视。

4.其他原因

其他诸如“从众心理”和“习惯性因素”等,也对学生复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即存在部分学生因此类心理因素而选择复印,但总体而言数量较少。

客观来看,目前16.80%的总复印率并不是很高。而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材科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抑制教材复印”的角色。通识必修课及大学英语教材复印率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归功于教材科。

过去,高校教材科几乎完全垄断校内教材的销售,学生只能够在教材科购买教材。而“强制购书”没有任何折扣优惠,这种强制性的消费引发学生强烈不满,因此近年来这种情况总体上有所缓和。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的教材科在渠道上仍占有绝对优势,对教科书的控制仍然比较强。在被问到“本学期教材是如何获取的”时,很多学生都首先选择了教材科。在随机采访中,甚至有学生表示其教材是被强制在教材科购买的。

教材科对教材控制的强度与复印率成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经计算高达-0.8,也即教材科的渠道控制直接抑制了高校内的教材复印。但从长远来看,应当注意到教材科逐渐放弃“垄断”是大势所趋。如果教材复印得不到遏制,一旦教材科放开控制,教材复印率将可能大幅上涨。

四、未来建议

毋庸置疑,大学教材复印的逐渐兴起不利于高等教育出版的健康发展,所牵涉到的各方——政府、出版社/书商、大学生与复印店都需有所行动。

1.政府

(1)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对整本复印教材加以规范

在涉及教材复印方式的问题中,有近32%的受访者表示主要采用“整本复印”的方式。但实际上,即使是“合理使用”也绝不允许整本复印,其实质就是盗版。

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法仍不够完善,对合理使用的行为并没有进行明确界定,只是列举了属于合理使用的部分具体情况。其中,与教材复印联系密切的一项是这样叙述的:“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虽然明确了整本复印是不被允许的,但此处的“少量”却是个很模糊的规定。

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限制教材复印行为,可以考虑推行“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即依照法律规定,复印者向版权所有者(或原作者)交纳一定的补偿费用。

(2)严厉打击盗版教材,缓解盗版教科书的盛行

如今盗版书盛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政府的处罚力度不够,政府应当坚决严厉地打击盗版教材(收取高额罚金等),规范教育出版市场秩序。

2.出版商/书商

(1)出版社积极维权

本次调查反映的武汉高校大学生教材总复印率为16.80%,粗略估计便可发现复印行为已对教材出版造成了巨大损失。武汉高校大学生人数达118.33万,若以每个学生每学期60元教材费进行计算,直接损失已达1192.77万元。

出版社作为直接的利益受损者,理应坚决抵制此类行为。但由于侵权行为分散、维权困难,出版社一般都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正是出版社的退让与漠视,导致了教材复印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想要扭转当前状况,出版社应当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权,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

(2)提高教材的质量与合理性

当问及复印教材相对原书的阅读优势时,有47.95%的受访者表示留白多是复印教材的阅读优势。出版社在出版教材时,应当多关注图书装帧设计,除提高本社教材的质量之外,更要注重用户体验性,从而更进一步助力学生的学习。

(3)积极回收旧教材,拓展二手教材市场

问卷中有题目涉及到教材获取方式的选择,选择购买或借阅二手书的人数比例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教材科购买与自行购买),反映了二手教材市场的可开拓性。但目前我国的二手教科书市场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因此,二手教材市场的开发需要书商积极参与,以求逐步形成“自产自销”的产业链。

(4)出版发行纸质教材的同时,发行教材的电子版本

虽然目前学生中使用电子教材的人数并不多,但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流行,电子书会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有长远眼光的出版社应当着手研发教材的电子版本。因电子教材携带方便且价格低廉,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将会成为未来教育出版市场(尤其是高等教育出版市场)的新增长点。

(5)灵活调配库存,加快物流配送

前文已提到,“缺货”是导致复印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版社应对此加以改进,对目标市场保持精细、持续、动态的观察,灵活调配库存,加快物流配送,尽量避免出现教材缺货、断货的情况。

3.大学生与复印店

根据调查反映,只有近36%的受访者认为整本复印教材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近39%的人在被告知“复印教材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后表示不会再复印教材。而在采访复印店店长时,多数店长也表示他们仅是迎合学生的需求,并不考虑复印教材行为的合法性。

无论是复印教材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其对相关法律的认识都很薄弱。部分受访者明知侵权却表示将继续复印教材,更是反映了高校内对于教材复印侵权本质的“集体漠视”。一方面政府应当对这些群体加强普法教育,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也应当注重增强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权利。惟有如此,高等教育出版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社问卷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等待……
教材精读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问卷网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