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治

2014-03-06李亚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调治亚健康中医药

李亚平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治

李亚平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对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调治方面进行了整理、分析,探讨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优势。

亚健康;表现形式;中医调治

WHO给健康的定义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据此,专家学者[1]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它虽然不是病,但却是多种疾病的病前状态,是机体的一种警报信号,具有向健康或疾病转变的双向性[2]。有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3]。所以,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不容忽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对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形式、调治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优势,以供同道参考。

1 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人们对亚健康的认识,主要取决于患者所表现的乏力疲劳、困倦、记忆力减退、易感冒、反应迟钝、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头昏头痛、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情绪低落以及烦躁焦虑等临床症状[4]。

2 西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2.1 西医认识

西医认为,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常与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本质大多是可逆的心身失调[5]。

2.2 西医干预

由于亚健康作为人体的一种状态,是相对于健康和疾病而言的,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存在,故对其诊断尚缺乏统一的公认的评估标准,多采用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检测方法来诊断亚健康[6]。西医对其干预主要以日常调理为主。通过查阅文献,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保持心情乐观;②适当休息、避免疲劳;③保证充足睡眠;④适宜的环境温度[7];⑤均衡营养,多食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糖和脂肪食品,保证饮食科学规律[8];⑥坚持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近年来,也不乏其它新的治疗方法出现。虽说西医对亚健康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

3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3.1 中医认识

中医自古讲究“治未病”,对亚健康有独到的认识。中医认为,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其理论体系中,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为:劳逸失衡、情绪不稳定、年老体衰等致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失疏泄则容易导致情志的异常;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与疲劳的产生密切相关[10]。

3.2 中医调治方法

根据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调治较为系统[11]。不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干预内容,还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及具体不适表现的特征与轻重,应用中药、针灸、拔罐、背部刮痧、推拿按摩及传统健身等特有的传统方法进行辨证调理。

3.2.1 中药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通过调和阴阳,辨证与辨体相结合,进行扶正祛邪[12]。以二至丸、四物汤和复方阿胶浆为基础,伴随心烦失眠、头晕、神疲乏力、手足心热、自汗、盗汗等症状时分别加用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丸、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进行调治。也有本着滋阴血而常碍脾胃,随证加用健脾理气药物调理的诸多临床报道[13]。

3.2.2 针灸 由于亚健康患者多与肝、脾功能的失调有关,故通过对肝脾相对穴位的刺激,起到疏肝健脾、调气调血之功,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恢复机体的正常活动。

3.2.3 拔罐 中医认为,在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脉走罐,不仅可以调治相应脏腑的病变,还能调治与内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四肢百骸等的病变,使安和五脏、调畅阳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发和增强机体的抗疾病能力[14]。

3.2.4 背部刮痧 有研究[15]表明,通过出痧过程可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脏腑功能,激发阳气 。该疗法对亚健康的较好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16]。

3.2.5 按摩调养 按摩具有宣通经脉、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促进身心康复的功效[17]。陈松明[18]通过研究认为,亚健康的病理基础为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以,涉及全身各部位的保健按摩,可运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营卫、养心安神,是调治亚健康的有效手段。张氏[19]在该病的治疗中,根据个体症状的不同,以其中一脏器的足反射区作为重点进行调治效果满意。王氏[20]在按摩过程中重视点、线、面的利用,以手法的立体效应改善亚健康状态。

3.2.6 导引术 导引术中以太极拳的应用人群最多。太极拳可活气血、养脑力,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疏通人体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健康[21],对亚健康状态可起到一定的调治作用。但专家学者[22]已经认识到,目前的运动处方过于单一和整体化,缺乏特异性,从而影响到运动处方的治疗效果,应当配合系统调理与辨证施治 。

4 结语

中医与现代医学对人体不适的认识最大区别在于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中医主要以不同的生理反应类型(体质)与不适的功能反应状态(证型)为重点,而现代医学所着眼的重点却是“病”[23]。说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具有其独特性[24]。而在治疗方面,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克服了许多有症状而无疾病的困惑,使遣方用药有的放矢,收获满意疗效。另外,中药源于自然,安全,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中医治疗还可配合针灸、拔罐、背部刮痧、推拿按摩及传统健身等传统疗法,药疗结合,提升疗效。中医药对预防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有积极作用和一定优势,在亚健康状态的临床防治中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1] 王果,叶亚飞. 亚健康状况研究概况[J].新中医,2013,45(10):113-114.

[2] 陆勤燕,洪燕枝.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58-59.

[3] 赵蓉.针灸治疗女性亚健康状态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3):330-331.

[4] 祝倩.中医治疗亚健康的特色和优势[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258.

[5] 王秀,李中平,赵春妮.亚健康的词源学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8,29(4):38-40.

[6] 蔡菁菁,黄志军,袁洪.亚健康诊断、评估、防治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590-593.

[7] 李学君.女性亚健康的预防保健及中医治疗[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2005:747-750.

[8] 周晓贵.女性更年期亚健康的日常调理和饮食保健[J].消费导刊,2008(1):183.

[9] 唐宏亮,杨杨,庞军.亚健康的中西医干预方法概述[J].双足与保健,2007(6):16-20

[10] 何慧嫦,张少聪.浅议柔肝法与亚健康状态的调治[J].光明中医,2009,24(2):249-250.

[11] 朱嵘.《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5-6.

[12] 陈家旭.体质学说在中医诊疗中的意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3(1):1-2.

[13] 张力生.中年女性亚健康状态机制及中药防治[J].医药导报,2003(S1):82.

[14] 赵蓉.针灸治疗女性亚健康状态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3):330-331.

[15] 李艳红,张国忠,康荣芝,等.背部刮痧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疼痛性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5):555-556.

[16] 杨东芹.针灸配合刮痧治疗亚健康状态[J].四川中医,2006,24(12):100-101.

[17] 郭利军.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浅述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39-40.

[18] 陈松明.浅谈保健按摩与亚健康[J].按摩与导引,1999,15(4):50-51.

[19] 张合林,孙贵伶.足反射区按摩治疗亚健康状态诌议[J].按摩与导引,2000,17(6):61.

[20] 王毅.按摩手法在亚健康中的应用[J].按摩与导引,2005,21(5):43-44.

[21] 王鹏.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亚健康状态的康复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63-1264.

[22] 吴云川,马荣连,顾一煌,等.老年女性亚健康状态的运动处方干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4):309-311.

[23] 杨育同,郭文娟,冯玉华,等.中医调理偏颇体质防治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1071-1073.

[24] 杨育同,冯玉华,郭文娟.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山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815-181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7-01

李亚平(1974-),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

R212

A

1673-2197(2014)21-0025-02

猜你喜欢

调治亚健康中医药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老年人便秘如何用中药调治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