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健脾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2014-03-06张超洪覃方明杨松涛李承睿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股骨头病因健脾

张超洪,覃方明,杨松涛,王 波,李承睿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补肾健脾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张超洪,覃方明,杨松涛*,王 波,李承睿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科常见性及难治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该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而对于其治疗仍然是摆在广大临床骨科医生眼前较为棘手的难题。西医学治疗该病主要采取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脉冲电流治疗和体外磁场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髓芯减压、髓芯减压伴结构和细胞的支持、截骨术、髋关节表面置换、全髋关节置换等。而中医在治疗该病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学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探讨补肾健脾法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股骨头坏死;补肾健脾法;病因病机;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发病原因暂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较多而且复杂,可以是一种原因也可以是多种原因合并造成的股骨头血运受阻及中断,继而引起股骨头骨中活力成分的相继凋亡,同时伴随着坏死与修复的进行,在外力及股骨头自身的影响下,出现骨坏死区域力学强度的不断减低,结果导致股骨头塌陷[1],最后发展为骨性关节炎[2],患病关节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及活动障碍,甚至出现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头坏死致残率较高,是一种世界性难治疾患,目前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生长、分化因子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脉冲电流治疗和体外磁场治疗等。其中可用降血脂药物、抗凝血药物、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有髓芯减压、髓芯减压伴结构和细胞的支持、截骨术、髋关节表面置换、全髋关节置换等。本病相当于中医髋部“骨痹”“骨蚀”范畴,中医在其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文献报道较多,但是,对于补肾健脾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试图通过近几年的文献讨论补肾健脾法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1 理论依据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十分复杂,尽管开展了大量有关工作,但对其病因病机仍不是十分清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骨坏死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激素、酒精等。在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面提出了许多假设,如血栓形成、脂肪栓塞、血管壁损伤、动脉血压增高、血管内凝血及骨内压增加等,这些理论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反而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已知包括可能在内的因素有六十余种。其中大剂量的激素使用、髋关节的创伤和酒精中毒是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三大病因[4]。ONFH的中医病因病机也较复杂,可以辨证归纳为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风寒湿痹、痰湿、劳损创伤等。肾虚、脾虚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内经》中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先天匮乏、卫外不固,外邪极易侵犯人体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肝气旺、肾精充盈,则筋骨强壮,相反,肝肾虚弱则筋骨痿软。脾的正常运化须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方能实现,同时肾精的充盈须借助于脾运化所产生的水谷津微素的滋养,肝、肾二脏才能相互促进,彼此充盈而越发成熟。脾、肾二脏不仅在生理上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在病理上也受到彼此的影响。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肾二脏亏虚,则出现先天与后天之精不足。全身脏器失养,骨髓化源乏力,以致骨骼脆弱甚至发育不良,加之多种因素的作用,继而形成股骨头坏死。脾气虚弱,脾失运化,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湿聚成痰,痰湿阻于经络,则出现血行不畅,瘀血由此而生。痰湿、瘀血阻于脉络则股骨头失去营养而发生坏死。因此痰湿是最初的病理产物,肾脾两虚是股骨头坏死的根本[5]。针对此病因病机,在临证施治时,补肾健脾之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研究现状

2.1 实验研究

李峻辉等[6]将33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一组为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而形成股骨头坏死的模型组,一组为在造模成功后灌胃由鹿茸、熟地、透骨草等补肾药物为主组成的“补肾活骨方”治疗组,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8周后测定各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指标。发现“补肾活骨方”能较显著地改善因注射激素而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家兔的各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万蓉[7]为了观察健脾与补肾两种治疗方法对由于激素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将64只相同性别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组及补肾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通过注射激素使其形成股骨头坏死。测定灌胃前、灌胃8周、灌胃16周的鸡的一般情况、组织病理学形态等,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健脾和补肾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于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且健脾组比补肾组更早发挥药物疗效。王荣田等[8]为了观察健脾与补肾两种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脂、血黏度、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把80只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健脾组和补肾组,除对照组外,另外4组均肌肉注射激素使之形成股骨头坏死。灌胃后8周、16周分别测定血脂、血黏度、凝血及纤溶功能等,并对其股骨头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发现健脾及补肾两种治法在改善血脂、血黏度、凝血等方面均有效果,而健脾法表现得更加明显。从上述的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补脾法较补肾法显效快,但二者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把补脾和补肾相结合,能否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 临床研究

陈卫衡等[9]为了观察以白术、茯苓、党参、熟地等健脾药物为主要成分的“健脾活骨方”在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将240例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脾活骨方”口服,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并且在6个月、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摄X片、对Harris 髋关节评分和SF-36 评分进行评价。发现健脾活骨方在治疗前后的对比中疗效肯定,而且健脾法在早期比中期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甚至优于手术治疗。周丕琪等[10]为了观察补肾活血治法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选取3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口服以骨碎补、鹿角霜、血竭等补肾活血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股骨头骨密度的变化,发现治疗后患者活动功能好转,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均降低,股骨头骨密度显著增加。说明补肾活血类中药能够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增加骨密度及帮助坏死的股骨头进行自我修复。

3 常用中药研究

补肾健脾类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改善骨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减轻骨坏死的程度、降低骨内压、促进坏死骨组织的自身修复等,有些中药还能保护股骨头的血液循环[11]。

3.1 补肾类中药

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补肾类中药包括熟地、川断、怀牛膝、狗脊、仙灵脾、菟丝子、桑寄生、杜仲、补骨脂、龟板胶、鹿角胶、肉桂、淫羊藿、巴戟天、首乌、阿胶、山萸肉[11]等。“肝主筋,肾主骨”,肾主骨生髓,假如肾气充盈,骨就有生机和活力,筋骨强壮,全身机能良好;相反,如果肾气亏虚,相应地引起髓海空虚,骨骼也会枯槁,病情进展可发为骨痿。因此,肾气不足、骨不生髓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机,而补肾壮骨则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法则。补肾生精填髓中药的治本固本效应,使股骨头得之气血精髓的濡养而病愈。如熟地,其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治疗肝肾阴虚等引起的诸如腰痛、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临床运用中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本草纲目》上记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本品能够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临床上可辨证与狗脊、龟板胶等加减运用,治疗由肾虚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等。牛膝,其味苦、甘、酸,性平,归肾、肝经,其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并且能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痛,可配伍杜仲、续断、补骨脂、桑寄生等。《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药物研究显示其具有镇痛效果。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能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本品具有补肝肾、强腰膝之功,又能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临床上可配伍杜仲、牛膝、熟地、鹿角胶等。《本草正义》记载“能温养肝肾,通调百脉,强腰膝,坚脊骨,利关节,而驱痹着,起痿废”。

3.2 健脾类中药

临床上常用的健脾类中药包括黄芪、党参、西洋参、人参、炙甘草、白术[11]等。脾为“后天之本”,《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由于全身组织脏器生理活动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脾所运化的津微物质的充养,脾主运化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脏腑乃至四肢、皮毛正常的生理功能。脾胃运化正常,则四肢百骸得以濡养而不易犯病,假如脾失健运,则四肢缺少营养,出现四肢无力,甚至痿废失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道:“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健脾类中药如黄芪,其味甘,微温,归脾、肺经,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等,临床上常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白术,味甘、苦,温,归脾、胃经,能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等,古人称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在临床上常与人参等同用。

4 结语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性、难治性骨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对其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于该病西医的病因病机仍未完全明确,而治疗方面仍然以手术为主。相比而言,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前提,传统医学对于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诊治体系,对于其治疗,中医强调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如补肾健脾法就是被大量实践证实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研究有相应的文献报道,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对于该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验性研究较少,对于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②研究的病例数量还较少,而且缺乏长期的临床疗效跟踪,远期的临床效果不肯定;③治疗时对于可能引起该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等缺乏充分的评估,以及对于个体差异化缺乏相应的重视。因此,在以后的临床活动中,更应该加强药物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注重实验研究,增加病例数量,进行长期临床疗效跟踪,对于可能引起该病的危险因素及个体差异等进行充分评估,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指导,尽可能阻止疾病的发展,促进坏死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MOTOMURA G,YAMAMOTO T,YAMAGUCHI R,et a1.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collapsed regions in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J Bone Joint Surg Br,2011,93(2):184-187.

[2] SIMON J P,BERGER P,BELLEMANS J.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less than 40 years old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 5 to 19-year follow-up study[J].Acta Orthop Belg,2011,77(1):53-60.

[3] MARUOTTI N,CORRADO A,NEVE A.Bisphosphonates:effects on osteoblast[J].Eur J Clin Pharmacol,2012,68(7):1013-1018.

[4]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21-1832.

[5] 时水治.补肾健脾化瘀通络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7,26(9):572-573.

[6] 李峻辉,栾晓文,宁亚功,等.补肾活骨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兔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500-502.

[7] 万蓉,林诗富,林娜,等.不同治法方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骨组织形态学影响[J].中国骨伤,2010,23(12):915-919.

[8] 王荣田,林诗富,万蓉,等.不同治法方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鸡血脂、血黏度、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3,25(3):23-32.

[9] 陈卫衡,周宇,何海军,等.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3):12-18.

[10] 周丕琪,沈霖,杨艳萍,等.补肾活血中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6):29-31.

[11] 伊智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6-167.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7-21

张超洪(1988-),男,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骨伤科。

杨松涛(1957-),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脊柱损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R274

A

1673-2197(2014)21-0022-03

猜你喜欢

股骨头病因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电视的病因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