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项目教学模式*

2014-03-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护理学内科

涂 惠 喻 琴 范 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

病人是医院利润的来源,也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医院管理的核心是科室,科室的核心是医疗人才。笔者以医学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为例运用了项目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1]。讲授内科护理学过程中通过有效实施医疗护理操作技能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教授和加拿大教育家查理教授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技能水平,结合实际工作设置的模拟情境或具体项目任务,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完成信息的收集发、方案的设计[2]。

1 项目教学法是医学生获得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项目教学方法首先由任课教师设置教学项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参照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方法,最终完成这个项目任务,学习的重点在寻找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而非项目的结果,学生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各种能力的锻炼。笔者以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为例,项目教学法有如下特征:

1.1 基于临床真实情景的问题 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它与传统教材上对某种定义的阐述不一样,它更接近医药市场营销实践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十分有效。使学生设身处地去处理或解决市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医药营销实践客户管理工作技巧与能力。

1.2 帮助医学生自学 医学护理人才应是融知识、素质、技能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人才,这种医学人才既要掌握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悉相关医学知识,更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的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了解护理学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护理操作技能是如何获得的,更使医学生主动获取更新的前沿护理学知识。

1.3 获取观察分析能力经验 项目教学模式可以使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耐心的探究、认真的比较,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医学问题,并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经验,这样在以后的护理操作实践工作中,面对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而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对于外貌体征相似的患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排列起来逐一进行鉴别,能对于诊断要素及临床表现不同变化迅速作出准确的疾病判断,同时提高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小组的自评、他评法营造平等、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问题场景的设置,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专业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1.4 获取与患者沟通经验 时下医患冲突常有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项目教学模式中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操作练习,这样医学生在以后的临床操作过程中,更加熟练地与同行及前辈有效沟通。通过项目教学方法学习,医务人员不仅要让患者了解医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技术性,也要了解其风险性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并让患者了解个人可能存在的特异性体质和现有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另外在疾病的护理操作方法与临床功效关系问题上会有一定的经验,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5 获取医疗护理职业技能实践操作经验 《内科护理学》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内科护理职业操作技能标准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而操作技能大多数要通过教师用手实施或通过操作高精密的医疗仪器来完成的,如果不会应用或操作不当,就会影响临床护理的质量,甚至发生临床事故。因此,在注重学习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实践动手操作的环节,强化实践训练,使学生有过硬实践操作经验[4]。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宜选择在完成理论教学课时时采用,这样以便在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巩固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内科护理学内容和操纵技能后,便开始实施项目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强调结合临床的操作步骤与特点,分析时把握准切入点、要点和注意点。

2.1 教学任务中的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法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只有选择恰当的、高质量的、常见的实践案例为教学题材,才能起到既引入教材内容概念,让学生牢固掌握,又锻炼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5]。教学中笔者选择“心脏骤停”的处理方法,设计中详细地从“基本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脑复苏”、“复苏后处理”等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包括保持气道畅通、人工呼吸、恢复循环、除颤和复律、建立上肢静脉通道、低温疗法、脱水疗法、防止抽搐、高压氧治疗等。列举发生过的事实,向学生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2.2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法是以临床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围绕护理技能操作的实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讨论式教学。通常的做法是以学生寝室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4~6人为1个小组),紧密围绕临床发生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能构建广博医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3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型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它重点通过寻找对于临床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来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

2.4 课前充分准备 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内科临床实践的现状,结合项目教学模式的特点,全面展开项目教学。《内科护理学》教程与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病理学与生理学等课程部分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有些内容是相互交叉渗透,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并对整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把项目内容一周前向学生进行布置,学生以寝室为小组进行商讨,寝室长为讨论主持人。寝室内同学要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利用时间,这样既密切同学之间的联系,又加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教材、多媒体、图书馆、阅览室、Internet等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小结[6]。

2.5 教师引导和小结 讨论时由教师首先回顾布置的教学项目,学生代表按照寝室先后次序发言并进行模拟操作。教师针对学生代表的发言分析中及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疑点,提出新的问题,同时搜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便在总结时进行讲解。在整个发言和短评过程中,教师对发言操作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对正确的分析给予肯定,以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能深化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项目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分析是内科护理教学中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对教师来说选择合适的问题案例是教学关键。对学生来说,问题案例的讨论需要应用相关的医学理论,要重温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教学案例来演绎临床护理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技巧,帮助学生领悟临床护理的真谛,以适应培养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不断努力寻找和总结,探索一条理想的教学途径。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周庆华,孙晓艳.试析项目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49-50.

[3]王扣英,张星,刘兴勇.项目化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4):20-21.

[4]范晖,涂惠.浅谈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分析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138.

[5]范晖,涂惠,钟凌云,等.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PBL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164-166.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护理学内科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