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2014-02-27李晓兰刘秋玉冯子芸黄霞霞邓小虎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北京10085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年4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圈员

蒋 楠,李晓兰,刘秋玉,冯子芸,黄霞霞,邓小虎(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北京 100853)

品管圈在降低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蒋 楠,李晓兰,刘秋玉,冯子芸,黄霞霞,邓小虎(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北京 10085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法,以降低“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为主题,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并总结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从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入院评估、身心并护等方面入手,使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7.1%降低至活动后的6.9%。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风湿科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培养了同事间的团队精神,使责任制整体护理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工作中。

品管圈;风湿病;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在解热、镇痛、抗炎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是临床上风湿类疾病预防及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随着NSAIDs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其导致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NSAIDs相关性溃疡以及溃疡合并出血,严重时甚至威胁服药者的生命安全[1]。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2],是指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3]。我科护理人员将品管圈管理原理应用于风湿病患者NSAIDs治疗中,拟减少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品管圈成立

风湿科品管圈成立于2013年3月,由5名护理人员、1名医生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名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圈长,圈员们每周集中在一起活动2次,每次1 h左右,讨论解决一个主题。为了提高风湿科NSAIDs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圈员们讨论确定圈名为“安全用药圈”,并制定出与本圈相关联的圈徽,圈徽以红色十字为底,风湿科常用NSAIDs镶嵌于正中央,通过圈徽警示我们在医疗护理中NSAIDs种类繁多,要时刻注意用药安全。

1.2 主题选定

通过圈员们仔细讨论,挖掘风湿科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SMART[4]原则,根据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6名圈员分别评分,6人平均分为该方面的实际得分,3项实际得分之和为总分,按照总分高低排序,将得分最高的一项即“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确定为活动主题,详见表1。

表1 风湿科品管圈活动主题表Tab 1 The theme table of QCC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1.3 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

为了对风湿科NSAIDs现状进行充分把握,圈员们收集2013年3 – 5月应用NSAIDs的患者资料,共计205例,排除有胃病、胃溃疡史患者,其中发生NSAIDs不良反应患者35例,具体表现为胃部不适或有灼热感,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心悸等,部分患者上腹部有轻度压痛,严重者有消化道出血、慢性溃疡、伴穿孔等。在应用NSAIDs药物期间,可导致不良反应具体原因详见表2,所以风湿科NSAIDs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现况值为:不良反应例数/总患病例数,即35/205 = 17.1%。

表2 风湿科NSAIDs不良反应原因调查表Tab 2 The questionnaire on side effects of NSAIDs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其中发药后病人自己控制吃药时间、根据病情自行调节用药剂量、缺乏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指导是风湿科NSAIDs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共占71.4%,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5],将以上三项做为本圈改善的重点。通过圈员的学历、工作能力将本圈能力定为70分,按照目标值设定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 (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所以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即将风湿科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至17.1% –(17.1%×71.4%×70%) = 8.6%。

1.4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通过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确定了医生、护士、病人、其它四个要因,最后经讨论确定发药后病人自行控制吃药时间、根据病情调节用药剂量、发药时间不明确、发药制度不完善、未做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培训、病史采集不充分为改善方向,详见图1。

图1 NSAIDs缺乏安全使用要素分析Fig 1 The insecurity factors analysis on utilization of NSAIDs

1.5 对策实施

针对发生的原因以及改善方向,我们从根本入手,制定了4个对策,每个对策都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改善。

1.5.1 加强服药时间管理,制定餐中服药制度NSAIDs对胃肠道刺激大,易引起反酸、恶心、呕吐以及腹痛,此外还可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溃疡,所以圈员们根据药物的特性耐心讲解发药到口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充分配合,在餐中将NSAIDs全部服下,令药物与食物充分混合,从而改善NSAIDs对胃肠道的刺激。

1.5.2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风湿科疾病大多是慢性全身性疾病,病程长、康复慢、且易反复[6],所以多数患者都熟悉自己的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剂量,为了能够快速减轻症状,患者经常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自行加药。针对此现象,圈员们在每次发药时,都向患者讲解遵医嘱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请圈内医生参与,结合实际病例以及患者本身的病情,详细讲解私自加药与减药的危害。对遵医嘱行为差者,可由圈内医生协助指导,并请其他遵医嘱行为好的患者做榜样,鉴于医生的大力配合,从而使圈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

1.5.3 制定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培训内容首先设定风湿科安全用药管理规范标准,圈员们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学会正确认识及使用药物,最后由护士长组织统一考核,通过后再由圈员向患者及家属做安全用药口头宣教,同时印发NSAIDs宣传页,利用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方式突出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利用每周四下午科室健康教育时间,圈员们在活动区收集并解答患者在应用NSAIDs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其安全用药的意识和自觉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1.5.4 加强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的正确评估圈员在患者新入院时,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效果、服药后胃肠道的耐受情况以及饮食习惯等各方面需进行详细的评估,并请其管床医生共同参与,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患者制定出完整的护理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以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或院外治疗时能规范使用药物,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活动结束后收集风湿科2013年6月1日– 6月30日应用NSAIDs的患者资料,共172例,其中发生NSAIDs不良反应的患者12例,发生率为6.9%,超过预期目标值1.7%,进步率为59.6%。经过此次活动,住院患者NSAIDs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2.2 无形成果

风湿科通过确立降低NSAIDs不良反应为此次圈活动主题,对沟通与协调、责任心、团队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前后比较,比较方式为:圈员6人以自评方式评分,每人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为30分,以P值来评价活动效果,若P < 0.05说明活动有意义,取得良好效果。具体结果详见表3。

3 讨论

圈员们通过落实安全用药标准,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更加了解NSAIDs的作用与副作用,改正不良的服药习惯,减少ADR的发生。通过总结本次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可为下一次的圈活动做好铺垫,以实现病区安全用药治疗的目标。

表3 NSAIDs不良反应活动前后效果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about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NSAIDs before and after QCC activity

品管圈的优势是让员工自动自发的参与活动,使其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7]。因此该活动令圈员更加深入临床,真正做到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患者在此过程中也更加了解用药、饮食、锻炼等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满意度也得以提高。

通过每周共同学习如何安全使用风湿科常见药物,圈员们系统地归纳出风湿科常见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从而为更好的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减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Wu G, Selvaggi G, Nishida S, et al.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fter intestinal and multivisceral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 2011, 91(2): 219-224.

[2]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468.

[3]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255-256.

[4]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3.

[5]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6]刘兰芝.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9.

[7]张小红,沈晓琴,夏苑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3B):33-35.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 fl ammatory drugs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JIANG Nan, LI Xiao-lan, LIU Qiu-yu, FENG Zi-yun, HUANG Xia-xia, DENG Xiao-hu(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Metho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set up and PDCA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ducing adverse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was set as the primary goal.Results:By improving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dmission assessment, offering physical and mental suppor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non-steroidal anti-in fl ammatory drug decreased from prior 17.1% to now 6.9%.Conclusion: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reduce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nonsteroidal anti-in fl ammatory drugs adverse reactions in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and improved the medical security. Meanwhile, teamwork among colleague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data collecting and explaining, overall nursing care was applied well in clini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Rheumatism; Non-steroidal anti-in fl ammatory drugs; Adverse reaction

R971+.1

A

1672 – 8157(2014)04 – 0250 – 03

2013-12-08

2014-04-20)

邓小虎,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E-mail:dengxh1970@sina.com

蒋楠,女,护师,主要从事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工作。E-mail:tangbotu1226@163.com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圈员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