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使用的效果分析

2014-02-27陈集志汪启炉解放军94医院药学科江西南昌330002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年4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药师注射液

陈集志,徐 兰,汪启炉(解放军94医院药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2)

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使用的效果分析

陈集志,徐 兰,汪启炉(解放军94医院药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合理使用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对2013年第一、二、三季度所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出院病历进行收集与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临床使用该药的变化情况。结果:持续性干预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消耗金额占总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为0.53%,使用率为5.80%,与干预前及第一次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理使用率为91.48%,在用药适应证、溶媒选择、用药疗程等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使用进行持续性干预,使其临床使用规范合理,表明持续性干预是可行、有效的。

丙氨酰谷氨酰胺;持续性干预;临床药师;效果分析

谷氨酰胺在人体营养和代谢中具有多重作用[1],被认为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必需氨基酸”[2]。谷氨酰胺在应激状态时利用明显增加,体内消耗加快,而其缺乏将导致持续分解代谢状态、肠道毒素和细菌移位、免疫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丙氨酰谷氨酰胺在临床提高免疫、肠道营养、肿瘤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3-4]。但目前国内外对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应用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南。该药在我院使用量大,多次进入药品消耗金额前十位。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该药,2013年4月1日临床药师对该药进行持续性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实例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提取2013年第一、二、三季度所有药品的消耗数据,分别统计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使用量和消耗金额,并提取所有使用该药的病历。利用Excel表填写记录病历号、年龄、性别、临床科室、给药途径、日剂量、疗程、溶媒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并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1 干预措施

在医院主管部门和合理用药小组的支持下,临床药师采取的主要干预措施有:1)根据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说明书、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及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5-6],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制定该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具体见表1),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7];2)临床药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干预,如无适应证用药、溶媒选择不适宜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主动与相关科室医生或主任进行沟通;3)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各科室不合理用药信息,提出改进建议,并追踪检查改进情况,定期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将汇报结果上报医务处;4)定期通过局域网和药学信息通报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建议;5)若药学干预效果不明显,可通过双向干预的模式[8],即临床药师进行技术干预,医务处采取行政干预,停止采购该药或加大对不合理用药医生的处罚力度;6)借鉴抗菌药物的管理模式,将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纳入科室及科主任的绩效考评中。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对2013年第一季度(干预前)、第二季度(第一次干预后)和第三季度(第二次干预后)所有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1460份出院病历进行分析。其中干预前574份,男性378例,女性196例;年龄14 ~ 88岁,平均(46.8 ± 16.7)岁。第一次干预后499份,男性329例,女性170例;年龄18 ~ 83岁,平均(47.6 ±15.5)岁。第二次干预后387份,男性253例,女性134例;年龄20 ~ 89岁,平均(48.3±14.6)岁。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前后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Tab 1 The reasonabl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use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 in clinic

2.2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消耗金额及构成比

第二次干预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消耗金额为21.95万元,占总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为0.53%,与干预前及第一次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消耗金额及构成比Tab 2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2.3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率及合理性比较

第二次干预中6673例病例中有387例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率为5.80%,合理使用率为91.48%,与干预前及第一次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使用率及合理用药率Tab 3 The rates of utilization and the reasonable use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2.4 干预前后各科室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分布情况

第二次干预后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前六位科室是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血液科、重症ICU、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共计329例,总构成比为85.01%,与干预前相比病例数有所下降,但总构成比未有明显降低,可能与上述科室主要收治颅脑疾病、肿瘤、肺炎等疾病有关。耳鼻喉科、骨科、内分泌科及心血管科干预后未再使用本品,结果表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详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各科室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情况Tab 4 The utilization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 in all depart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2.5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情况

第一次干预后90.18%的患者用药适应证符合要求,与干预前(63.0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第二次干预后86.82%的患者采用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作为溶媒,与干预前(34.4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第二次干预后使用疗程未见连续超过21 d,与干预前(6.27%患者使用疗程超过21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第二次干预后未有配伍作用,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具体见表5。干预后该药在适应证、日用量、疗程及配伍等方面使用合理性有明显的改进,尤其是在疗程和配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5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情况Tab 5 The situation of rational use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3 讨论

3.1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用药指征

早期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能减低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临床疗效[9]。而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及时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有害或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正常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正常免疫反应,提高救治率[10-12]。因此,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科、重症ICU和呼吸内科等科室使用该药的患者较多。由表5可知,临床上仍存在无适应证用药的情况,如身体状况良好、活动与饮食未受限制、营养状态良好的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患者就缺少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指征;而儿童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资料不足,一般不推荐使用。因此,临床药师下一步应重点关注该药的使用是否符合适应证,同时也为参与医院制订肠内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评价提供参考。

3.2 干预前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用药合理性的评价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说明书提示本品可与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溶液相混合,然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混合液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最大浓度不应超过3.5%。由表5可知,第二次干预后86.82%的患者溶媒选择合理,较干预前提高了52.33%。其余选择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其安全性与配伍有相关的报道[13-14]。周燕萍等[15]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pH值不稳定,建议最好不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此外,提示临床在关注用药安全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营养补充的合理性。对于单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患者很难准确判断是否缺失氨基酸而必须补充。第二次干预后丙氨酰谷氨酰胺连续使用未超过21 d,符合说明书用药疗程,且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进。目前我院临床还未执行营养评估与营养方案,对于日剂量选用20 g的用药合理性还需准确判断,尤其是在强调个体化给药方面,这将是临床药师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综上,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某些方面有待加强,必要时通过双向干预以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通过该持续改进实例,建议临床药师应主动深入临床,与部分临床科室医生沟通,依据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确保营养治疗有的放矢,避免临床营养药物的滥用。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协助医院相关部门制定药物的使用指南。医院也应重视肠内外营养专业临床药师的培养,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药物。

[1]Deldicque L, Sanchez Canedo C, Horman S, et al.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leucine and glutamine on the mTOR pathway in myogenic C2C12 cells[J]. Amino Acids, 2008, 35(1): 147-155.

[2]Van den Berg A, Van Elburg RM, Westerbeek EA, et al. Glutamine-enriched enteral nutrition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and effects on feeding tolerance and infectious morbid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Clin Nutr, 2005, 81(6): 1397-1404.

[3]王晶,左小霞,张晔.谷氨酰胺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3,56(4):469-470.

[4]李晓云.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J].内科,2011,6(2):165-167.

[5]唐双意,钟小斌,刘滔滔,等.某三级甲等医院谷氨酰胺类药应用评价[J].中国药房,2009,20(29):2263-2265.

[6]胡秀英,许春芳,王超,等.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2):4302-4304,4317.

[7]段磊,曾嵘,田洪亮,等.谷氨酰胺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7):481-486.

[8]陈集志,李刚,徐小燕,等.双向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2):108-111.

[9]李曙平,杜伟华,李娟.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高龄患者重症肺炎[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5):245-247.

[10]李鸣,詹怀义,叶建平.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6):132-134.

[11]韩海燕.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危重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B):1607-1609.

[12]孙鹏,李双成,陈凌志.谷氨酰胺在危重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9):3997-3999.

[13]诸敏,王根宝,沈汶华.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含量及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5):376-379.

[14]陈邦银,孙新国,唐志江,等.丙氨酰谷氨酰胺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09,12(2):245-246.

[15]周燕萍,龚茜芬,王自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在胃肠道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J].中国药房,2005,16(17):1321-1323.

Effect analysis of continuous interventions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lanyl glutamine

CHEN Ji-zhi, XU Lan, WANG Qi-lu(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94th Hospital of PLA, Nanchang 330002,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rational use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s and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Methods:All the discharge medical orders using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s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the second quarter and the third quarter in 2013 were analyzed, and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onsumption sum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s accounted for 0.53% of the total. The usage rate was 5.80% after the continuous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signi fi cant (P < 0.05). The rational usage rate was 91.48%, the differences of indications, the choice of solvents, an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usage of alanyl glutamine injections was basically reasonable after the continuous interventions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thus the continuous interventions were very necessary and feasible.

Alanyl glutamine; Continuous intervention; Clinical pharmacist; Effect analysis

R969.3

A

1672 – 8157(2014)04 – 0231 – 04

2014-01-08

2014-03-21)

陈集志,男,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E-mail:chenjizhi0823@126.com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药师注射液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澳新拟批准一种谷氨酰胺酶作为加工助剂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熊真的活过来了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