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载机电控制CVT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变速策略*

2014-02-27谢佳佳

汽车工程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速比转矩电动汽车

叶 明,谢佳佳,叶 心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54)

前言

电动汽车以其超低的排放和可再生电能成为理想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在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和支持,特别是2012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电动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表明了国内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由于成本和使用特性等原因,搭载到电动汽车的变速器大多为减速器或少挡变速器[1-3],在复杂的车辆运行工况中,难以全面满足转速、转矩和效率的要求。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VT)的连续调速功能,具有很好的系统工作区域调节能力。但在电动汽车中,持续保证传统电液控制CVT的系统油压比较困难,使CVT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受到约束。机电控制CVT(electric-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MCVT)采用电机驱动调速,完全脱离了对液压系统的依赖,对其制造水平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与传统电液控制CVT相比,EMCVT的成本下降30%以上,整机传动效率提高10%。EMCVT不需要液压油源,将其搭载到车辆上,传动系统结构和控制都大大简化,特别适合于具有纯电动工况的新能源车辆。因此,EMCVT是一种电动车理想的无级变速器。

文献[4]中对装备不同传动系统(减速器、有级变速器和CVT)的纯电动汽车进行了能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装备CVT的能耗比装备减速器的能耗降低5%~12%,但没有给出CVT与电动汽车的匹配控制方法。文献[5]中发明了一种用于纯电动工况下使用的CVT速比调节系统,该系统将CVT的液压油泵替换为电动油泵,但仍然采用电液控制。文献[6]中研究了传统电液控制CVT与电动汽车的匹配调速策略。另外,国内外还对装备CVT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匹配做了大量研究,但关于搭载CVT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还比较少。EMCVT是一项全新技术,国内外尚未开展搭载EMCVT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研究。

本文中将以搭载EMCVT的电动汽车为对象,综合考虑电机、电池、EMCVT和整车特性,对再生制动调速策略进行研究,为研制装备EMCVT的电动汽车提供相关理论和试验依据。

1 系统结构

EMCVT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调速机构、夹紧机构和金属带传动装置构成。调速机构采用直流电机提供动力,通过齿轮减速机构降低转速,增加转矩;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夹紧机构采用碟簧,通过其弹性变形实现对带轮的夹紧。金属带传动装置和传统的电液控制CVT相同,由钢带和金属块组成,通过夹紧带轮,传递动力。通过控制调速电机,调节CVT主动带轮的夹紧力,改变主动带轮动盘的轴向位移,从而实现CVT速比的调节。

由于没有液压系统,EMCVT的控制性能不受液压油温度、压力以及电磁阀响应速度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电机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由于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控制的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同时丝杆螺母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因此EMCVT具有令人满意的速比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全速比响应时间可控制在3.6s以内,调速误差可控制在4%以内。由于EMCVT采用碟簧夹紧,无须等待液压系统建立压力,可以瞬间进入调速状态。

对于搭载EMCVT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EMCVT输入轴刚性连接,动力通过EMCVT传递到差速器,驱动车轮旋转。

2 系统建模

2.1 电机电池联合工作建模

交流异步电机可靠性好、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较好的选择之一。图2为本研究采用的20kW交流异步电机效率特性图。通过效率特性图,采用插值的方式,可得电机转矩Tm与电机发电功率Pmg和电机转速nm的关系:

Tm=Pmg/(ηmnm)

(1)

式中ηm为电机效率。

车辆制动过程中,在不考虑导线损失的情况下,电机的发电功率等于电池的充电功率。电池的充电功率随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改变而变化。因此,要得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特性,必须了解电池充电功率与荷电状态的关系。

本文中以336V、60A·h磷酸铁锂电池为对象进行研究,其充电特性如图3所示。根据电池放电功率与电动势、电流关系的推导[7-8],可以类似得到电池充电功率与电动势、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Pbc=(Es+IbcRs)Ibc

(2)

式中:Pbc为电池充电功率,W;Ibc为电池充电电流,A;Es为随SOC变化的电池电动势,V;Rs为随SOC变化的电池内阻,Ω。

可以看出,电池的充电功率随SOC变化而改变。同时电池的充电电流不能大于电池最大开路电压所对应的充电电流:

Ibc≤(Ubmax-Es)/Rs

(3)

式中Ubmax为电池最大开路电压,V。

由式(2)和式(3),并考虑电池充电特性,可得电池最大充电功率Pbcmax与SOC的关系,如图4所示。

而电池的充电功率限制着电机的发电功率。由电机效率图,可以得到不同SOC下,电机电池联合工作所能提供的制动转矩Tbg。考虑速比和传动效率,可以获得整车的再生制动力Fbg。

Fbg=Tbgici0ηt/(rwδic)

(4)

式中:Fbg为当EMCVT速比为ic时,系统再生制动力,N;Tbg为电机电池联合工作的制动转矩,N·m;ic为EMCVT速比;i0为主减速比;rw为车轮半径,m;δic为EMCVT速比为ic时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ηt为传动系统机械效率。

2.2 EMCVT模型

在制动过程中,要尽量使系统工作在效率最高的区域,才能最大程度地回收制动能量。而EMCVT作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总成,其效率对整个系统有较大影响。因此,须建立EMCVT在电动车制动工况下的效率模型。根据EMCVT效率试验,可得在不同输入转矩条件下,EMCVT效率随速比和输入转速变化的关系,从而建立其效率模型,如图5所示。

在制动过程中,EMCVT应快速精确地响应目标速比,使系统工作在最佳效率区域。因此,须建立EMCVT的调速模型,研究速比控制策略。由图1可知,EMCVT调速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调速电机模型和速比变化模型。调速电机采用永磁直流电机,通过PWM信号进行控制。直流电机的建模与控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不再详述。CVT速比变化模型由夹紧机构模型和速比变化率模型构成。夹紧机构主要部件为碟簧,其非线性的弹性特性如图6所示。

根据系统传递的最大转矩以及主从动带轮夹紧力比关系,可计算得到EMCVT主从动带轮的目标夹紧力。根据目标夹紧力,选取碟簧弹性特性的线性部分(图6中OB段)作为从动带轮碟簧工作区域。选取碟簧弹性特性的非线性部分(图6中BC段)作为主动带轮碟簧工作区域。最终得到主从动带轮实际夹紧力Fc和碟簧弹力Fd,如图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动带轮的夹紧力和碟簧弹力大小一样,主动带轮夹紧力和碟簧弹力随速比变化存在差异。速比稳定时,主动带轮夹紧力和碟簧弹力的差由丝杆螺母机构补偿;调速时,调速电机克服主动带轮夹紧力和碟簧弹力的差,改变主从动带轮夹紧力比,从而实现调速。由带轮实际夹紧力,可最终获得EMCVT转矩传递能力随速比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速比变化率模型与普通电液控制CVT模型一致。EMCVT的速比变化机理和控制参阅文献[9]~文献[11]。

3 再生制动速比控制策略

3.1 制动力控制策略

由前面所分析的电机电池联合工作制动力特性,同时考虑制动的安全性,可制定出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时的制动力控制策略如下:

(1) 整车需求制动力Fbr小于行驶阻力Fw时,电机不参与制动工作,便能满足整车制动需求;

(2) 当Fbr大于Fw而小于Fbg与Fw之和时,电机参与制动工作,提供部分制动力;

(3) 当Fbr大于Fbg与Fw之和时,再生制动不能完全满足整车制动需要,剩余制动力由摩擦制动力提供;

(4) 当制动力需求很大(制动强度大于0.7)时,考虑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再生制动不参与工作,制动力全部由摩擦制动提供。

3.2 调速规律

通过前面的分析,当车速、整车需求制动力、电池SOC和EMCVT速比已知时,可以确定再生制动力。从而计算出再生制动时电池充电功率。在车速、整车需求制动力、电池SOC确定的情况下,EMCVT速比的变化将改变EMCVT和电机的工作点,导致系统效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池充电功率[12]。装备EMCVT的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速比,最大限度地回收车辆动能。

在不同车速和制动力条件下,找到回收制动能量最大时所对应的EMCVT速比,从而得到再生制动时EMCVT最佳调速曲面。考虑SOC对电池充电功率的影响,最终获取EMCVT速比ic与车速vc、需求制动力Fbr以及SOC的关系,如图9所示。

由图可见,当需求制动力很小时,EMCVT速比较小,这是由于电机在小转矩工作时效率很低。为了提高电机效率,采用较小的目标速比,提高电机制动转矩;随着需求制动转矩的增加,在低车速区,EMCVT速比较大,这是由于电机在低转速时的效率较低。采用较大的速比,可提高电机的工作转速;随着车速和转矩进一步增大,电池充电功率受SOC影响,使得EMCVT的速比在不同SOC时,出现差异。当SOC较小时,充电功率不受电池限制,目标速比主要系统效率确定;当SOC较大时,充电功率受电池限制,即使系统工作在最佳效率区,也不能回收更多的能量。

4 仿真分析

采用查表和微分方程相结合的方法,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的EMCVT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性能仿真模型。主要仿真参数见表1。

表1 仿真参数

图10为两挡调速再生制动仿真结果。需求制动力2kN,制动初始车速为80km/h,终止车速为10km/h。整个过程耗时9.6s。在此过程中,EMCVT速比从0.8阶跃上升至2.0(图10(b)),以保证电机处于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由于变速器只有两个速比,电机工作转速不稳定(图10(c)),电池充电电流下降较快(图10(e)),不能保证系统始终工作在高效区域内。整个过程回收能量167.38kJ,能量回收率为45%。

图11为连续调速策略再生制动仿真结果。初始条件与图10相同,此时EMCVT速比根据控制策略从0.8上升至2.0(图11(b))。由于是连续调速,电机在相当长的范围内,转速维持在3 300r/min左右(图11(c)),电池充电电流下降较慢(图11(e)),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以最大限度回收能量。整个过程回收能量190.80kJ,能量回收率为53%。与两挡调速策略相比,能量回收率增加16.9%。

5 试验分析

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D2P快速原型系统,开发了测试和控制软件,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并验证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搭载EMCVT的电动汽车试验台架原理如图12所示。各部件名称及参数见表2(序号同图12)。

编号名称型号及参数1驱动电机20kW2转速转矩传感器转速0~6000r/min,最大转矩500N·m3EMCVT输入转矩250N·m4快速控制原型D2P5转速转矩传感器转速0~3000r/min,最大转矩3000N·m6惯性飞轮组345kg·m27加载电机额定转速1480r/min,额定转矩581N·m8动力电池20kW·h,336V9电池能量管理系统(BCM)与电池配套10驱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配套11CVT驱动电路12V与CVT配套12加载电机控制器与加载电机配套13工业控制计算机CPU:i3,内存:2GB14笔记本电脑CPU:i3,内存:2GB

试验系统由驱动电机、EMCVT、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组成。驱动电机为交流异步电机,由动力电池组提供电能;EMCVT自主设计开发;加载装置为电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由传感器和多个控制器组成。驱动电机控制器将电机转速、转矩、电压和电流等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送给快速控制原型,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将动力电池组的电压、电流、SOC和温度等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送给快速控制原型。快速控制原型还采集EMCVT带轮位置,输入/输出轴转速等信号,根据控制策略计算EMCVT目标速比、电机目标转矩等参数,并通过CAN总线将电机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电机控制器,同时发出PWM信号,控制CVT调速电机,实现CVT速比控制。快速控制原型的所有参数通过笔记本电脑监视和标定。工控机采集转速、转矩信号,并根据要求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加载电机控制器,控制加载电机转矩,实现载荷调节。

图13为两挡调速策略再生制动试验结果。再生制动需求制动力为1kN,初速度为60km/h。由图可见,随着车速的下降,EMCVT速比由0.8跃变至2.0,电机转速随之发生较大的波动。电机转矩也随速比变化出现跃变,总制动力维持在1kN左右。当电机转速下降至1 000r/min,停止再生制动。60~10km/h制动共耗时13.4s,回收能量80.5kJ,能量回收率为39%。

图14为连续调速再生制动试验结果。初始条件与图13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EMCVT速比实时调节,使电机转速维持在较高水平。当车速进一步下降,EMCVT速比达到最大值,无法再调节电机转速,电机转速随着车速的减小迅速下降,当电机转速下降至1 000r/min,停止再生制动。电机制动转矩随EMCVT速比变化,使总制动力维持在1kN左右。60~10km/h制动共耗时13.5s,回收能量90kJ,能量回收率为44%。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6 结论

(1) 由于工况范围和效率等原因,电动汽车应当安装变速器。EMCVT取消了液压系统,并具有连续调速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电动汽车变速系统。

(2) 搭载EMCVT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性能与电机、电池和EMCVT调速规律密切相关。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EMCVT速比提高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

(3) 综合考虑电机效率、电池SOC、EMCVT效率和整车性能,制定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的制动力控制策略和EMCVT调速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连续调速策略与传统的两挡调速策略相比,前者能更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

[1] Huang Wei, Wang Yaonan, Feng Kun. Development of a Two-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J]. Journal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2011,2(1):72-76.

[2] 姬芬竹,高峰,吴志新.电动车传动系和整车质量对续驶里程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25(7):840-843.

[3] 曾虎,黄菊花.纯电动汽车的电机与变速器匹配[J].装备制造技术,2010(2):40-42.

[4] Ren Q, Crolla D A, Morris A. Effect of Transmission Design on Electric Vehicle (EV) Performance[C].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7-10 Sept. 2009, Dearborn, MI: VPPC ’09. IEEE,2009:1260-1265.

[5] 胡明辉,秦大同,谢红军,等.用于纯电动汽车的CVT传动调节系统[P].中国.201110021764.5,2011-6-15[2011-9-23].

[6] 文明.CVT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优化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43-56.

[7] 叶明.基于机械自动变速的轻度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综合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41-43.

[8] Szumanowski A. Simulation Testing of Travel Range of Vehicle Powered from Battery Under Pulse Load Condition[C]. The 13th Inter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Osaka: Japan Electric Vehicle Association,1996:432-436.

[9] 贺林,吴光强,孟宪皆,等.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变化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0):1383-1387,1397.

[10] Carbone G, Mangialard L, Bonsenb B, et al. CVT Dynam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s[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2007,42(4):409.

[11] 叶明,程越.电驱动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动态控制研究[J].机械传动,2011,35(2):9-12.

[12] 秦大同,谭强俊,杨阳,等.CVT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J].汽车工程,2007,29(3):220-225.

猜你喜欢

速比转矩电动汽车
基于Ansys Maxwell 2D模型的感应电动机转矩仿真分析
一种无级变速器速比变化率的特性分析与仿真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某型低速大转矩驱动电机设计与研究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9E机组“气体燃料压力变送器偏差大”分析
某10挡自动变速器速比及行星机构齿比计算的研究
电动汽车
基于霍尔位置信号的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