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开发与建设

2014-02-25陈剑程庆华龚发根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

陈剑+程庆华+龚发根

摘要:针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从课程设计和内容选取两方面讲解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最后给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共享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建设;共享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67-03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在第三学期开设,是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各方向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开展服务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含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服务器管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各个管理层面的内容,具备配置与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和解决操作中疑难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以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专家一起,开展以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如图1所示。

(二)课程设计思路

宏观上,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模拟了企业中网络从无到有的构建和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做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子项目),每个模块(子项目)的学习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过程分为接受任务(分析企业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

具体而言,每一模块都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子项目),讲解具体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每个模块教学过程分为: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通过教、学、做的结合,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内容选取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的过程是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教学的内容必须针对工作的过程,同时学习的内容也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图2所示。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的要求,总结出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推出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知识—能力要求”对应表,如表1所示。

本课程从工作过程中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序化,结合课程教学安排的需要,设计了三大教学情境: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网络与应用程序基础架构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并将这三大教学情境按教学单元设计成21个子教学情境。课程内容组织总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共享资源建设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规划,我们于2012年开始启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工作。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案例、教学视频、习题试题、参考资料等。主要建设内容和内涵要求如表2所示。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整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最新教改成果、实践研究课题,为全国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先进教学经验学习、专业教学资讯交流、优质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改革实践的窗口,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虚拟工作中成长,激发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在线学习的动力。

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完善,才能建成一个学生和教师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力,朱葛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12(12):218-219.

[2]李凌,周岚.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4):155-158.

[3]许琦.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12-14.

[4]杨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1):145-146.

[5]程琳,廖思维.浅谈网络管理走标准化道路[J].价值工程,2013(14).

[6]孙传明,路红,廖龙龙.基于云操作系统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开发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6).

[7]高建良.基于云计算的跨平台系统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3).

[8]武晶晶.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9]侯俐.成人教育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开发[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10]王峻.分布式文件系统在局域网中的应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1]陈铭,梁超香.基于OBLOG技术的网络教研平台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8).

(责任编辑:谢良才)endprint

摘要:针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从课程设计和内容选取两方面讲解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最后给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共享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建设;共享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67-03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在第三学期开设,是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各方向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开展服务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含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服务器管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各个管理层面的内容,具备配置与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和解决操作中疑难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以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专家一起,开展以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如图1所示。

(二)课程设计思路

宏观上,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模拟了企业中网络从无到有的构建和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做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子项目),每个模块(子项目)的学习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过程分为接受任务(分析企业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

具体而言,每一模块都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子项目),讲解具体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每个模块教学过程分为: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通过教、学、做的结合,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内容选取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的过程是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教学的内容必须针对工作的过程,同时学习的内容也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图2所示。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的要求,总结出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推出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知识—能力要求”对应表,如表1所示。

本课程从工作过程中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序化,结合课程教学安排的需要,设计了三大教学情境: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网络与应用程序基础架构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并将这三大教学情境按教学单元设计成21个子教学情境。课程内容组织总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共享资源建设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规划,我们于2012年开始启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工作。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案例、教学视频、习题试题、参考资料等。主要建设内容和内涵要求如表2所示。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整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最新教改成果、实践研究课题,为全国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先进教学经验学习、专业教学资讯交流、优质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改革实践的窗口,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虚拟工作中成长,激发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在线学习的动力。

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完善,才能建成一个学生和教师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力,朱葛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12(12):218-219.

[2]李凌,周岚.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4):155-158.

[3]许琦.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12-14.

[4]杨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1):145-146.

[5]程琳,廖思维.浅谈网络管理走标准化道路[J].价值工程,2013(14).

[6]孙传明,路红,廖龙龙.基于云操作系统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开发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6).

[7]高建良.基于云计算的跨平台系统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3).

[8]武晶晶.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9]侯俐.成人教育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开发[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10]王峻.分布式文件系统在局域网中的应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1]陈铭,梁超香.基于OBLOG技术的网络教研平台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8).

(责任编辑:谢良才)endprint

摘要:针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从课程设计和内容选取两方面讲解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最后给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共享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建设;共享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167-03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在第三学期开设,是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各方向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开展服务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含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服务器管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各个管理层面的内容,具备配置与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和解决操作中疑难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以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专家一起,开展以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如图1所示。

(二)课程设计思路

宏观上,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模拟了企业中网络从无到有的构建和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做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高度一致。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子项目),每个模块(子项目)的学习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过程分为接受任务(分析企业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

具体而言,每一模块都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子项目),讲解具体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每个模块教学过程分为: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通过教、学、做的结合,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内容选取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的过程是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教学的内容必须针对工作的过程,同时学习的内容也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教学内容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图2所示。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的要求,总结出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推出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知识—能力要求”对应表,如表1所示。

本课程从工作过程中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序化,结合课程教学安排的需要,设计了三大教学情境: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网络与应用程序基础架构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并将这三大教学情境按教学单元设计成21个子教学情境。课程内容组织总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

共享资源建设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规划,我们于2012年开始启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工作。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案例、教学视频、习题试题、参考资料等。主要建设内容和内涵要求如表2所示。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课程整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最新教改成果、实践研究课题,为全国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先进教学经验学习、专业教学资讯交流、优质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改革实践的窗口,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虚拟工作中成长,激发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在线学习的动力。

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完善,才能建成一个学生和教师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力,朱葛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2012(12):218-219.

[2]李凌,周岚.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4):155-158.

[3]许琦.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12-14.

[4]杨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1):145-146.

[5]程琳,廖思维.浅谈网络管理走标准化道路[J].价值工程,2013(14).

[6]孙传明,路红,廖龙龙.基于云操作系统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开发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6).

[7]高建良.基于云计算的跨平台系统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3).

[8]武晶晶.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9]侯俐.成人教育网络化学习系统的开发[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10]王峻.分布式文件系统在局域网中的应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1]陈铭,梁超香.基于OBLOG技术的网络教研平台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8).

(责任编辑:谢良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