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基于中国景区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2014-02-17洪建利武邦涛

关键词:门票价格盈利模式盈利

洪建利, 武邦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基于中国景区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洪建利, 武邦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基础服务盈利能力、增值业务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对旅游景区盈利模式做出了分析, 研究考察了我国旅游景区上市企业的盈利模式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 盈利模式与景区经营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对于提高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提高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更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提高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增值业务盈利能力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因此, 对我国旅游景区经营者来说, 提高门票价格并不是最优选择, 应加强景区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使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进行产品创新、寻求多元化发展, 建立起一种以基础服务盈利为主, 核心业务盈利和增值业务盈利为辅的全产业价值链整合性发展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经营绩效; 商业模式; 门票经济

1 引言

关于盈利模式理论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的一个核心内容, 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仅仅从企业如何盈利的角度来看的话, 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所表达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很多学者也没有将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

不管是盈利模式还是商业模式, 它们的本质都在于价值创造已经得到许多学者(如Amit、Zott, 2001; Chesbrough, 2002; Johnson等, 2008)的认同[1-3]. Linder和Cantrell(2001)提出盈利模式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商业系统[4]. Rappa(2004)指出企业盈利模式是一种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能够为其带来收益的模式,指导公司如何赚钱, 也决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臵[5].

因此,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方法和途径, 它指出了企业是通过怎样的渠道或模式来赚钱, 包括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特征. 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可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 面对景区门票价格的不断上涨, 我国景区盈利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认为我国目前这种以门票收益为主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 且存在很大的问题. 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业的不断蓬勃发展, 巨大的旅游需求市场不断推高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 特别是一些国家知名景区, 每逢门票价格调整的“解禁年”, 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 而且涨幅基本上超过20%. 过高的门票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百元门票的心理价位,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从门票价格占收入水平的比例来看, 相较于国外许多著名旅游景点的低门票甚至零门票, 我国老百姓的旅游成本远远大于国外. 事实上, 这种“门票收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业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它是一个大产业, 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方面, 行业辐射范围很广, 而景区虽然在旅游产业链中属于关键环节, 但在老百姓目前的收入水平下, 过高的门票价格无疑会抑制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需求,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将从盈利模式对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怎样的盈利模式将更加有利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提高经营绩效, 分析为什么“门票收益模式”不是旅游景区的最佳选择, 以及旅游景区应如何进行盈利模式调整.

2 研究设计

2.1 盈利模式(自变量)分析

旅游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赋予了景区对游客的独特吸引力, 以“游”为核心的景区经营收益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甚至于很多景区是完全依靠门票收入来实现景区生存、发展的. 面对如此的景区盈利模式, 陈雪钧(2006)提出了全方位拓展景区产业价值链的盈利模式, 包括三层内容:

(1)景区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是门票、游乐项目等景区经营收益;

(2)旅游景区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利(价值链的横向延伸);

(3)拓展旅游景区相关联业务来获利, 如节庆、会展、影视、广告、房地产等(价值链的纵向延伸)[12].

这一盈利模式的内涵与程愚、孙建国和宋文文(2012)提出的企业商业模式思想是一致的, 他们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应该是将各种策略、资源等要素及其联系机制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的价值创造方案, 能够帮助企业在全产业价值链上取得积极的整合性效应[14]. 这种“整合性效应”同时也得到Black and Boal(1994), Inkpen and Choudhury(1995)的认同[15-16].

借鉴这一盈利模式思想, 本研究将从全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三个方面来考量旅游景区盈利模式:

第一、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主要是指旅游景区通过门票、游乐项目等景区经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第二、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 是指景区经营企业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交通、购物以及旅行社服务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利的能力;

第三、旅游增值业务盈利能力, 是指景区经营企业通过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品创新, 拓展旅游景区相关联业务, 如节庆、会展、影视、广告、房地产, 以及各种特色文娱活动等, 并以此提高景区盈利能力.

对于这三方面盈利能力的界定, 本研究将分别对各景区经营企业主营业务按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并以三个方面业务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三个方面业务的毛利率的乘积来分别表示其盈利能力, 即: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X1)=景区核心业务收入占比(CSIP)×景区核心业务毛利率(CSGM);

基础服务盈利能力(X2)=旅游基础服务收入占比(BSIP)×旅游基础服务毛利率(BSGM);

增值业务盈利能力(X3)=旅游增值业务收入占比(VSIP)×旅游增值业务毛利率(VSGM);

这比以往仅从各业务收入比例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盈利模式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盈利的状况, 毕竟并不是说企业某一业务收入占比越高, 企业就一定主要是靠这一业务来盈利. 因为一家企业靠哪项业务来盈利, 主要还是看这项业务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 而非收入.

2.2 企业经营绩效(应变量)分析

在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财务类指标, 另一种是采用Tobin’s Q值等企业价值类指标.

国外文献中经常使用的就是Tobin’s Q值、市场回报等企业市场价值类指标, 但是使用Tobin’s Q值、市场回报等指标的前提条件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无偏估计(Lang and Stulz, 1994)[17], 但我国股票市场有效程度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使用这类指标的前提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徐莉萍, 2006)[18]. 而虽然某些财务盈利指标(如: 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存在人为操作等问题, 但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来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考察,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问题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陈小悦、徐晓东, 2001)[19]. 相对来说, 采用财务类指标体系可能是比较好的经营绩效衡量方法.

李农军(2004)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构建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包括: 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展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度等6个方面[20].

基于李农军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 再结合旅游景区经营企业本身的特点, 本研究选择从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股本扩展能力等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经营绩效指标体系来分析企业经营绩效.

表1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nterprise opera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通过主成分分析技术, 我们将多个绩效指标所揭示的信息综合为一个单一指标.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 需要先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消除量纲的影响.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 用特征值作为权重计算每个样本主成分得分的加权平均从而得出每个样本经营绩效指数的观测值, 记为BPI.

2.3 控制变量分析

(1)企业规模(SIZE): 以企业年初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规模. 因为一般企业的规模大小会影响经营绩效, 主要在于规模大的企业会存在规模经济效益(林有志、张雅芬, 2007)[21].

(2)资本结构(CS): 用年初总负债除以年初总资产来表示资本结构. 之所以要控制资本结构因素, 是因为目前许多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Margaritis和Psillaki(2010)研究认为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并不是简单线性关系, 而是呈现倒U型[22]. Titman和Wessels(1988)、冯根福等(2000)认为企业获利能力与负债比率负相关[23-24], 而王凤(2007)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资本化率与公司绩效呈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25].

(3)景区资源等级(LEVEL):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为依据, 从5A级到省级旅游景区依次从高到低赋值来反映. 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越高平均接待人数越多, 游客的口碑也会越好(赖胜强, 2011)[26].

(4)景区所在地(LOCATION): 以景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GDP)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 其旅游基础设施也会更好, 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旅游景区产生更好的绩效.

2.4 模型构建与假设说明

我们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 构建模型如下:

BPI=b0+b1(X1) +b2(X2)+b3(X3) +b4(SIZE)+b5(CS)+b6(LEVEL) +b7(LOCATION)

商业模式导致明显的企业间绩效差异, 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影响(王翔, 2010), 而盈利模式作为商业模式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必然也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同时由于旅游业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方面, 其健康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协同作用, 而目前旅游者也越来越注重旅游全过程的体验, 这就不仅包括对“游”本身的体验, 还包括对旅游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服务, 以及各种旅游产品的体验. 正是基于这些情况,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基础服务盈利能力、增值业务盈利能力与经营绩效都成正比;

假设(2): 提升基础服务盈利能力比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更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假设(3): 提升增值业务盈利能力比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更有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择

考虑数据信息的可获取性, 本研究选取2007-2011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旅游酒店类上市公司目前有33家, 其中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有13家, 剔除ST股(张家界), 数据不全或刚上市的企业(宋城股份), 以及主营业务收入无法按照盈利模式进行分析的企业(北京旅游和华侨城2009-2011年数据), 共选取10家上市公司, 47条样本数据.

表2 研究样本筛选Table 2 The sample selection

3.2 盈利模式数据统计

利用前文中对X1、X2、X3的定义, 根据10家景区类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 进行统计整理, 得出每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现状如下:

表3 各企业盈利模式状况Table 3 Companies profit model

数据来源: 各公司年报整理计算得出

3.3 BPI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对10家上市企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的5个方面19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如下:

表4主成分统计信息Table 4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主成分, 它们累计可以解释方差变化的87.08%, 这说明这7个主成分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绩效. 这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 5.869、2.579、2.459、1.813、1.430、1.253和1.143, 用其特征值作为权重计算每个样本主成分得分的加权平均,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每个样本经营绩效指数的观测值(BPI).

表5 各企业经营绩效状况Table 5 Enterprises business performance

3.4 组间比较分析

首先, 对经营绩效(BPI)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进行单样本K-S检验, 结果如下:

表6 单样本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Table 6 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

从结果可以看出, K-S检验中,Z值为0.490, ρ值(sig 2-tailed)=0.970>0.05, 因此经营绩效(BPI)呈近似正态分布.

然后, 对经营绩效(BPI)进行组间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 以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X1)、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X2)、旅游增值业务盈利能力(X3)为分组变量, 分别以X1、X2、X3的均值为分界点, 实证结果如下:

表7 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 组间比较分析Table 7 Profit mode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从X1、X2、X3的样本均值来看, 我们能够发现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均值明显大于基础服务盈利能力和增值业务盈利能力的均值, 这也说明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确实是以门票性收益为主的.

另外, 由表7还可发现, 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 组1和组2的经营绩效(BPI)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总的来说, 组间比较的结果为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提供了初步的证据.

3.5 回归分析

表8 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 回归分析Table 8 Profit mode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regression analysis

由表8中的回归模型(1)的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 回归模型的F值为13.554, ρ值=0.000, 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盈利模式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且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X1)、基础服务盈利能力(X2)、增值业务盈利能力(X3)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水平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X1)、基础服务盈利能力(X2)、增值业务盈利能力(X3)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也证明了假设(1)是成立的.

另外,从相关系数的大小上来看, 基础服务盈利能力(X2)的提升明显优于其他两项, 这就证明了假设(2)的成立; 由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X1)的系数略大于增值业务盈利能力(X3)的系数, 虽然假设(3)不能成立, 但是两者的系数非常接近, 我们可以认为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与提升增值业务盈利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这就说明我国旅游景区应该以基础服务盈利为主, 以核心业务和增值业务盈利为辅建立全产业价值链的盈利模式, 这也正论证了Black and Boal(1994)、Inkpen and Choudhury(1995)、以及陈雪钧(2006)的观点.

回归模型(2)的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回归模型(1)的结论. 除此之外, 通过回归模型(2)我们还发现:

(1)对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来说, 资产规模、资本结构以及景区所在地因素也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资产规模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这一结论与王凤(2007)的结论是一致的, 说明旅游景区存在规模效应.

(2)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负相关, 与王凤(2007)的结论是相反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近年来景区经营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

(3)景区所在地与经营绩效之间正相关, 正说明旅游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景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然而, 这些因素虽然对景区经营绩效有所影响, 但是相对来说影响都比较小(相关系数都很小), 且从显著水平来看, 其相关程度也很低, 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结构和景区所在地对其经

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另外, 景区资源等级对其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系数为2.258), 虽然影响不是很大, 但是相关程度还是比较高的(ρ=0.1%), 说明影响是很显著的, 这正验证了景区旅游资源对旅游景区的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取得良好绩效的一个有效前提, 也证明了旅游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总的来讲, 我们能够发现盈利模式对旅游景区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从分析结果上来看, 提高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明显优于提高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增值业务盈利能力, 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提升增值业务盈利能力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4 研究结论和研究限制

4.1 研究结论

在对旅游景区盈利模式做出规范分析的基础上,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旅游景区上市企业的盈利模式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 首先, 盈利模式与旅游景区经营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提高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基础服务盈利能力、增值业务盈利能力都有利于景区经营企业提高经营绩效. 正是由于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提高会促进景区经营企业业绩的提高, 所以现在许多旅游景区经营企业以不断提高景区门票价格来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毕竟相对于提高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和增值业务盈利能力, 提高景区门票价格显然是一种更加直接而简单的方法, 并不需要许多投资与创新, 而且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但是这种以提高门票价格或游乐项目价格(如: 索道价格)来提升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从分析结果上来看提高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显然更加有效.

其次, 相对于提高景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提高旅游基础服务盈利能力显然要更加有效. 目前, 我国许多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已近相当高了, 提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再提高门票价格的社会舆论压力也会很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 显然提高景区旅游基础服务能力将会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虽然提高基础服务盈利能力需要更多的投资、创新以及更加有效的经营管理, 但对于我国许多旅游景区经营者来说, 转变发展思路, 将关注点从门票价格转移到提升旅游基础服务能力上来, 改善游客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相关服务经营水平才是他们更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以同为5A级景区的西湖旅游景区为例, 自从2003年西湖推行免票模式后, 游客大量增加, 游人逗留时间延长, 带动了周边餐饮、旅馆、零售等多个行业的效益提升, 这也正佐证了本研究的这一结论.

第三, 提高旅游景区增值业务盈利能力也是一种提高景区经营绩效非常有效的方法, 且这种方法从数据分析上来看并不比提高门票价格差多少. 如果从社会效益和游客价值的角度来看, 这种方法甚至比提高门票价格要好. 而要提高旅游景区增值业务盈利能力, 就必须要加强产业融合, 促进其他产业与旅游结合,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进行多元化经营, 提高景区吸引力和经营绩效. 例如, 宋城景区的“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盈利模式、华侨城的“景区+旅游地产”盈利模式都取得了可观的经营效益, 这些都说明提高旅游景区增值业务盈利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因此, 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企业来说, 现在首要的不是考虑进一步提升门票价格, 而是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服务能力, 使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也应该寻求多元化的发展, 建立起一种以基础服务盈利为主,核心业务盈利和增值业务盈利为辅的全产业价值链整合性发展盈利模式.

4.2 研究限制

由于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 本文仅研究了部分旅游景区上市公司的2007-2011年的数据, 样本数据略显不足,且所涉及的旅游景区也多是5A以及4A级的景区, 样本的代表性也有待查考, 故后续研究可以收集更多旅游景区的相关资料, 从而使得研究更有说明性.

[1] AMIT R, ZOTT 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493-520.

[2] CHESBROUGH H W. Why companies should have open business models [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7, 48(2): 22-28.

[3] JOHNSON M W, CHRISTENSEN C M, KAGERMANN H.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

86(12): 57-68.

[4] LINDER JC, CANTRELL S.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 Working Paper,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 2001.

[5] RAPPA M. The utility of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 [J]. IBM Systems Journal, 2004(3): 15-18.

[6] AMIT R, ZOTT 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493-520.

[7] ZOTT C, AMIT 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business model design: evidence from emerging growth public firms [R]. Fontainebleau, France: INSEAD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2.

[8] WEILL P, MALONE T W, D URSO V T, et al. Do some business models perform better than others? A study of the 1000 largest US firms [R]. MIT Center for coordination science working paper, 2005.

[9] 王翔, 李东, 张晓玲. 商业模式是企业间绩效差异的驱动因素吗?—基于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ANOVA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5): 119-121.

[10] 张晓玲, 李东, 赵毅.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匹配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以创业板及中小板企业为例[J]. 中大管理研究, 2012(2): 147-170.

[11] 朱江琼. 主题公园盈利模式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12] 陈雪钧. 新时期旅游景区盈利模式选择[N]. 中国旅游报, 2006-12-25(007).

[13] 刘静霞. 云南省旅游景区盈利模式探究[N]. 中国旅游报, 2010-12-27(007).

[14] 程愚, 孙建国, 宋文文, 等. 商业模式、营运效应与企业绩效——对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方法创新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7): 85-97.

[15] BLACK J A, K BOAL. Strategic Resources: Traits, Configurations and Paths to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 201-207.

[16] INKPEN A, N CHOUDHURY. The Seeking of Strategy Where It Is Not: Towards a Theory of Strategy Abse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16(4): 119-125.

[17] LARRY LANG HP, RENE STULZ.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4(102):1248-1280.

[18] 徐莉萍, 辛宇, 陈工孟.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06(1):92-102.

[19] 陈小悦, 徐晓东. 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 经济研究, 2001(11):3-11.

[20] 李军农.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4.

[21] 林有志, 张雅芬. 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 会计研究, 2007(9): 26-34.

[22] MARGARITIS D, PSILLAKI M.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0, 34(3): 621-632.

[23] TITMAN S, WESSELS 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3(1): 1-19.

[24] 冯根福, 吴林江, 刘世彦.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学家, 2000(5): 59-66.

[25] 王凤.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经济管理, 2007(8): 18-23.

[26]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 2011(6): 70-77.

[27] 何耀琴. 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 研究现状与发展[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4): 32-36.

An empirical study on profit model affect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scenic spots li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HONG Jian-li, WU Bang-tao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R.C.)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fit model of scenic spots from the core business profitability, basic services profitability, value-added business profi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rofit model of tourist sit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its effect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profit model show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with scenic spots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increasing the core business profitability of scenic spots, increasing its basic services profitability is more efficient; there is not particularly evident difference between increasing core business profitability and improving value-added business profitability. Therefore, scenic area managers should not firstly consider raising ticket prices, but should strengthen the scenic spots’ service ability, improve people’s travel experiences, and implement product innov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whole industry value chain profit model, which is a basic service-based profit model, integrating core business and value-added business.

profit model; business performance; business model; ticket economics

F592.6

: A

: 1003-4271(2014)03-0465-09

10.3969/j.issn.1003-4271.2014.03.26

2013-12-15

洪建利(1986-), 男, 河南信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研究, Email: 402884837@qq.com; 武邦涛(1954-), 男, 上海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旅游管理.

我国旅游业创新能力培育与发展研究项目(10BJY089).

猜你喜欢

门票价格盈利模式盈利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十一”黄金周314个景区降价或免票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腾讯公司的发展之路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开放存取盈利模式之思考
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过高问题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视频网站盈利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