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思考

2014-02-13孙晓庆于新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监管体系安全管理食品

孙晓庆 于新匣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安全的食品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保障。但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各级政府食品监管体系,对于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安全绿色的食品至关重要。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6日

在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管制的公众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在得到的有效问卷中:(1)有关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其中“关心”占23.6%,“非常关心”占61.7%,表示“不关心”或“无所谓”的人分别占2.9%和11.8%。从这些数据可看出,大多数公众对食品安全都有比较高的关注度;(2)有关食品安全满意度,其中不满意占52.3%、非常不满意占12.3%、满意占11.7%、不予关注占14.7%。从调查结果看,公众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不甚满意。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据卫生部发布《中国卫生年鉴》2007~2008卷卫生监督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8年我国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7.49%、90.8%、88.28%、91.11%,总体合格率在上升。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取得了进步,但一些深层问题仍存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很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仍不稳定。食源性发病率是衡量食品安全状况的直接指标,根据卫生部关于重大食品中毒情况的统计数据,见表1。(表1)

从表1可看出从2000~2012年中毒例数、人数、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在我国,由于监测网络不健全。我国尚无确切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

(二)食品生产供应的不安全因素

1、食品源头安全存在问题。(1)农药、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造成农药、化肥等物质在农产品中的过量残留;(2)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造成激素、抗生素及其他物质在禽、畜的体内及乳产品,水产品中残留。

2、食品加工、生产存在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为了牟利,进行违法生产加工经营,导致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出现假冒伪劣食品。主要表现在:(1)食品加工过程使用劣质原料,如用病死、被毒死的畜禽食品;(2)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过量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酸”、防腐剂“苯甲酸”及甜味剂等。

(三)重大食品事件经常发生。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蒙牛特仑苏OMP奶事件和浙江晨园乳业水解蛋白粉事件、2010年毒豇豆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修正药业等被曝工业明胶胶囊金属铬超标达90倍、2013年老鼠肉加明胶冒充羊肉出售等等。

(四)加工食品企业安全缺失信用。很多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违背职业道德,非法使用过量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为了使馒头、包子色泽好使用二氧化硫;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让加工过的食品外观更加好看,口感更好,对消费者形成了一种误导。

二、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规模企业少、作坊多。《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说,中国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6万家;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大多数是2~3人的家庭式小作坊,由于规模小,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导致其没有长远的目标,甚至偷工减料,质量难以保证。

(二)小作坊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家庭式的小作坊,大多数是前店后产,即做即售。使用添加剂食品剂没有计量器具,容易使用过量;产品无包装,容易造成二度污染;食品加工人员很少穿有消过毒的工作服,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多;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

(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食品卫生法》对某些食品检测指标并没有做出很严格的规定,对检测的范围限定也不够详细,很多物质没有列入食品检测范围,如三鹿事件中的三聚氰胺也未列入国家标准的常规监测。

三、提高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标准,提高入门门槛。食品加工企业具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的,方可准入。对于那些不具备三证的企业,要求重新注册,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

(二)建立符合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食品企业在建立和选择商业模式应该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制定好企业发展战略。现在大多数加工食品企业在战略制定普遍存在贪大求快的问题。企业做大,在市场中占有大的市场份额,固然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等优势。但在市场多元化、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并不是只有做大才能生存,才能盈利。

第二,协调好企业内外资源整合。食品企业组织、整合各种生产资源要素的基本出发点是完善产业链、从源头抓起。采取企业自建、规范的合同外包等形式控制原材料供应环节,通过控制源头来保证食品安全供应环节。

第三,建立竞争和协作关系。加工企业中,同行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惜通过采取低价高质的战略,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其自身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将竞争对手从此行业中挤兑出去。食品产业链中,同行业应树立良性竞争的理念。上下游企业要加强协同协作。

(三)发展诚信经营、质量至上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诚信经营,质量至上,才能在市场立足,才能被消费者所认可,才能取得发展,打造百年老店。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对空,是扎实做事,是企业家以自身为表率,带领员工自律,诚信经营。

四、结束语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人们追求的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相矛盾。当下,迫切的需要政府针对我国加工食品企业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切实地保障人民吃到放心食品,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庆娟,何应龙.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2011.7.

[2]汤金宝.食品安全制度中公众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1.4.

[3]王艳林.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法体系的若干构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马晨青.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突出特点及其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4.

[5]张煜,汪寿阳.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10.10.

猜你喜欢

监管体系安全管理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