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紫砂红泥系列中的精品——朱泥

2014-02-1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红泥收缩率泥料

李 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享誉全球,其泡茶之特点,被人津津乐道。光润优雅的色泽,让人摩挲掌中,意蕴深远。紫砂泥料,为宜兴丁蜀镇特产。朱泥,是紫砂红泥类泥料中性能较为特殊的一类红泥。

明清时期,朱泥属于红泥范畴,没有单独的名称。民国时期,《阳羡砂壶图考》始有“朱泥”的称法,但与红泥无明显的区别。有时称朱泥或朱砂,有时称红泥。自建国以来,随着陶土开采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紫砂泥开采的数量和规模日趋扩大,为了将其区别,玩壶者们把红泥中品质优秀,色泽鲜艳的叫做朱泥壶,其余称为红泥壶。

朱泥和红泥根本区别在于其矿源和泥性,并非表现为色泽的深浅。朱泥矿料,主要产于嫩泥矿中,原矿一般位于山表黏土层或架士和嫩泥矿层之间。它是由青白色的嫩泥风化而成的一种嫩泥矿料,矿料呈泥块状,收缩率远高于一般的红泥。朱泥,夹杂在嫩泥中,由于嫩泥矿表面黏土层或架士,质地疏松,雨水经过地表渗入泥层,与嫩泥直接接触,加上嫩泥层多呈层状、断块状分布,地表水常易沿断块裂缝处渗入泥层深处,经久风化成朱泥,所以朱泥通常呈土黄色或铁锈红色夹带青白色的泥块状,这是朱泥原矿最为显著的特征。

朱泥依据风化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嫩泥矿层表面,经风吹雨淋日曝,直接风化而成的,呈豆瓣状的小片块朱泥,此类朱泥风化时间虽不长,但风化较为充分,氧化铁含量较高,泥质细腻,色泽较为鲜艳;二、嫩泥矿层中,风化程度不一,风化充分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黄,风化不够充分的,大多呈土黄色或红锈色夹带青白色的泥块状;三、同样是嫩泥矿层中,因风化时间过长而形成的”泥岩状“或”泥核状“的朱泥。

朱泥为泥质粉砂质结构,疏松而沉实,遇水则化。朱泥的矿物组成为石英、水云母、赤铁矿、铁质,少量的长石、方解石、胶结黏土。其氧化铁、氧化钙略高于一般红泥,提高了朱泥壶的外观色泽。氧化硅、氧化铝含量略低,因烧成温度低,氧化钙等氧化物在烧成过程中助氧化铁增色,故红色越发鲜艳。

朱泥与其他紫砂泥料相比,其干燥和烧成的收缩率都较大,普通红泥收缩率为13%,朱泥的整体收缩率高于17%,甚至高达25%。由于朱泥的收缩率大,旧时窑温又难以控制,故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常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褶皱,所以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现代工艺水平提高后,烧制的窑温已易于掌控,不大会出现此种情况。朱泥烧成时,应有较长的预热烘干时间,因为朱泥收缩率大、密度高、气孔小,水分不易散发,所以只能用时间来克服这个问题。即使在高温带,也只能缓慢升温,冷却过程也需十分缓慢,否则极易炸裂。

朱泥作品成陶后,烧结程度高,外观光洁明亮,敲之有铿锵之金属声,打碎后的断面接近瓷器,仍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朱泥壶冷热急变的色泽效果尤为明显,壶身经沸水冲淋,壶色会瞬间加深,越发显得红润,倒尽热水,很快返回原色。精品朱泥壶,胎质细腻柔和,色泽鲜艳红润,表面光洁度好,且越用越漂亮,深受嗜茗者喜爱。

朱泥种种,品质不一,由于风化程度不同,朱泥的含铁量有高低,色泽自有差别。朱泥未烧制前,泥料通常为土黄色,若是红色,则大多添加了铁红粉,成陶后呈大红色。经久使用后,肌理温润,如少女之肌肤,红色会越来越漂亮。为了追求好的朱泥效果,故有的炼泥者,以次充好,用普通红泥加铁红粉和玻璃水配制朱泥,用铁红粉加强其红色,用玻璃水增加亮度和透明度。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足见紫砂矿土之珍贵。宜兴紫砂土注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色香味皆蕴”,“暑月越宿不馊”。铜腥铁涩,瓷不透气,“世间茶具砂为首”。开发和运用好朱泥原料,将

有力促进紫砂艺术的繁荣和进步。

[1]《阳羡茗砂土》江苏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红泥收缩率泥料
问刘十九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聚丙烯材料收缩率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钦州坭兴陶泥料工艺性能研究
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