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苷元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2014-02-09林捷欣张文瑞肖紫红黄德波易美容王淑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滴丸时限成型

杨 浩 林捷欣 张文瑞 肖紫红 黄德波 易美容 王淑美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州510006)

大黄苷元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杨 浩 林捷欣 张文瑞 肖紫红 黄德波 易美容 王淑美*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州510006)

目的 研究大黄苷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头内径、滴距、滴速的工艺条件。结果 在大黄苷元与基质的配比为1∶3,滴制温度为75℃,滴速40滴/min,滴距3cm时,滴丸成型性最好。结论 该工艺可行,评价指标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大黄苷元;正交试验;工艺研究;中药制剂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d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为我国特产,是临床上功效诸多的一味中药,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功效[1]。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化合物,这五个成分又统称为大黄苷元[2]。近年来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发现:大黄具有导泻,保肝利胆,止血,降血脂,改变肾功能,抗感染,抗肿瘤,保护脑缺血后组织损伤等药理作用[3],大黄及大黄苷元已被证实对缺血性脑中风有显著的疗效[4]。滴丸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高速高效、质量稳定等优点。本实验将大黄苷元制成滴丸剂,加快了药物的溶散时限,可更好地发挥药效,提高生物利用度。

1 仪器与材料

大黄苷元(自制),聚乙二醇4000(PEG 4000)、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二甲硅油(镇江市宏扬硅氟材料厂)。DW24型中试滴丸机(江苏泰州市明扬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六管崩解仪(上海黄海制药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大黄苷元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将一定比例的PEG 4000和PEG 6000加热融化后,加入药物样品,不断搅拌使熔融,趁热转移至滴丸机贮液池,选择合适的药液温度、滴距、滴速、滴制高度、温度等,冷却剂为二甲硅油等,收集滴丸,以滤纸吸去滴丸表面的冷却剂,干燥,即得滴丸。

2.1.1 基质的选择 本实验中选用熔点低同时具有良好分散力的PEG4000来溶解药物,用不同质量比例的PEG6000调整药物与基质混合的黏稠性及滴丸的硬度、成型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基质不同比例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PEG4000为基质时,滴丸型一般,丸较软,采用PEG6000为基质时,滴丸有拖尾,采用m(PEG4000)∶m(PEG6000)=1∶2的复合基质时,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所制得的滴丸圆整、光滑,颜色均匀,硬度好,故选择m(PEG4000)∶m (PEG6000)=1∶2作为滴丸的基质。

2.1.2 药物与基质配比的选择 取处方量大黄苷元,分别加入不同的混合基质[m(PEG4000):m (PEG6000)=1∶2],制备滴丸,观察药物与基质融合情况及滴制情况,确立药物与基质的配比[5],见表2。

结果表明,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3时,药物与基质易融合,滴丸成型和硬度较好。

表2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2.2 滴制条件的筛选 在确定基质的组合、药物与基质配比的基础上,选出对滴丸成型有重要影响的4个因素:药液温度、滴头内径、滴距、滴速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6],以滴丸的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指标综合评价滴丸的滴制条件。丸重差异变异系数(Ⅰ)、溶散时限(Ⅱ)分别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质量差异限度、崩解时限项目进行。结果见表3、表4。

表3 因素水平表

表4 正交设计实验表与结果(%)

从表4的直观分析可知,影响滴丸丸重的因素大小为B>D>A>C,因此可得出滴丸的最佳滴制工艺为A2B3C1D1,而对于溶散时限,可得出最佳工艺为A2B2C2D3,由于丸重为第一指标,最终确定大黄苷元滴丸滴制工艺为A2B3C1D1,即药液温度75℃,滴头内径4.0mm,滴距3cm,滴速40滴/min。

2.3 验证实验 按最佳滴制工艺制备3批滴丸,按评价指标进行制剂检查结果见表5。

表5 验证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中发现,药物与基质混匀时,能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减少制备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有利于药物的快速释放[7]。正交试验法优选滴丸制备工艺时,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本实验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3个指标来评价,按加权系数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更合理。实验结果表明,3批滴丸外观良好、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均较理想,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工艺条件可靠。

[1]李建生,刘敬霞,方建,等.大黄苷元抗大鼠脑缺血损伤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5):275-278.

[2]李建生,刘敬霞,梁生旺,等.大黄有效部位保护大鼠脑缺血损伤作用的筛选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32-1034.

[3]刘敬霞,李建生,梁生旺,等.大黄苷元及其单体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6):23-25.

[4]李建生,刘敬霞,孙捷,等.大黄苷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与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2):1628-1633.

[5]王莘,王雷.青叶胆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4,35(9):1002-1003.

[6]谢予朋,闫荟,孙世光.藿香正气滴心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11,20 (3):28-30.

[7]闫荟,靳英华,杨锋,等.六味地黄滴心丸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2):35-39.

Preparation technological study on dropping pill of aglycons from Radix Et Rhizoma Rhei

Yang Hao H in Jiexin Zhang WenruiXiao Zihong Huang Debo Yi Meirong Wang Shume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Radix Et Rhizoma Rhei dropping pill.Methods Orthogonal design was performed to select the temperature of drug internal diameter of burette dripping distance and dripping speed.The weight variation resolving time and grain roundness were used as criteria in the best dripping condition.Results The optimal technical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Radix Et Rhizoma Rhei to matrix was 1:3;the dripping temperature was 75℃;the dripping speed was 40 drops per minute and the dripping distance was 3cm.Conclusion The technology is feasibl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reasonable and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dripping pill specified in China Pharmacopeia(2010Edition).

Radix Et Rhizoma Rhei;Orthogonal design;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Chinese herbs prepr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99

1672-2779(2014)-03-0153-02

苏 玲 本文校对:梁生旺

2013-1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073024,81274060];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滴丸时限成型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穿心莲内酯滴丸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平行时空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论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