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2014-02-09关斌辉向开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扳法火针贵阳

关斌辉向开维

(1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1级,贵阳550002;2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

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关斌辉1向开维2*

(1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1级,贵阳550002;2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

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率80%,总有效率97.5%。结论 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火针;节段定位斜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其原因主要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突出物压迫脊髓、脊神经根以及局部刺激引起免疫化学性炎症所致的一系列腰腿痛综合征,临床以L4~L5、L5~S1突出最为常见。笔者随导师通过运用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门诊近三年来收治的120个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门诊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35~50岁,平均41岁;病史最短2周,最长2.5年,平均0.5年;影像诊断情况见表1。

表1 CT诊断结果统计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

1.2.1 诊断标准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⑥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背伸肌力减弱;⑦X光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⑧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和程度。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②年龄在30~50周岁之间;③排除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排除强直行脊柱炎,椎管内肿瘤,结核等其它骨性疾病患者;④两月内未使用激素类及抗风湿类药物者;⑤自愿接受并配合针灸推拿治疗。

1.3 治疗方法 选取患椎处夹脊穴,用28号2寸毫针,左手持自制酒精火把,点燃后距进针点2cm处,将针倾斜45°,用火焰中外层烧红针体1/3,中间不能断线,迅速直刺入穴内,其深度为0.5~1寸,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也不用其他辅助方法。取针后先采用点、压、揉等手法放松腰腿部肌肉,然后患者侧卧,医者立于面侧,令患者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弯曲,同时弯曲腰背部,一手肘部固定患者臀部,一手肘部固定患者肩部。扳下腰段(L4~5,L5~S1):背部伸直,尽量屈曲髋关节,使腰骶部尽量后弓,固定臀部,一手向外推肩部使上腰段脊柱向外旋转至下腰段,臀部肘向内用力行旋转扳法。扳上腰段(L2以上):背部尽量向后弓,固定肩部,髋关节伸直,一手向内推臀部使下腰段脊柱向内旋转至上腰段,肩部肘向外用力行旋转扳法。扳中腰段(L2~3,L3~4):背及髋关节放松,适度屈曲,固定肩、臀的两肘相反方向同时用力施术。对侧同上操作,治疗完成,治疗过程中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以上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再行下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标准。痊愈: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腰背部功能正常;好转:腰腿部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腰背部痛,但不影响日常起居,腰背部功能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腰背部症状、体征、腰背部功能无明显改善,需要手术治疗。

2.2 临床疗效 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总例数120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7.5%(P<0.05),见表2。

表2 疗效统计(n,%)

3 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三种学说[2],即机械性受压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症学说、自身免疫学说。

而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3]为:火针可导致肌纤维断裂引发超急性局部组织反应,从而起到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有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总补体、溶菌酶、血液谷胱甘肽、血清皮质醇等均有改变,并有利于抗炎。手法治疗其机制大致有:①解除神经根压迫和粘连:推拿手法与牵引等其他非手术方法的拉伸与扭转复合应力则可使椎间盘突出物与受累神经根发生相对的位移,或使髓核突出物发生形变,从而通过减压与松解粘连的途径最终达到改善或解除疼痛症状的目的。②松弛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推拿手法通过强力推动使肌肉痉挛得到松弛,提高椎间盘周围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炎症,改善和修复椎旁肌的功能,协调脊柱两侧的肌肉使之恢复力的平稳,达到脊柱内外平衡的协调,有利于创伤椎间盘的修复,在良好的状态下,脊柱劳损、损伤机会明显减少,延缓退变过程。③镇痛及提高痛阈:推拿能降低或抑制活化分子的表达,减少了组织的损伤和机体的疼痛。

故我们认为运用火针配合节段定位斜扳法,针对作用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的三个方面,其具有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疗效好的优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14.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137.

[3]刘恩明.刘氏毫火针特色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6.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34

1672-2779(2014)-03-0052-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范宏元

2013-10-2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扳法火针贵阳
颈部扳法所致关节弹响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腰椎扳法的研究进展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