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危害对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影响及其伦理对策

2014-02-06刘雄涛赵丽燕钞海莲薛鹏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锐器手术室危害

刘雄涛,赵丽燕,钞海莲,赵 莉,薛鹏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陕西西安710004,liuxiongtao2003@163.com)

职业危害对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影响及其伦理对策

刘雄涛,赵丽燕*,钞海莲,赵 莉,薛鹏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陕西西安710004,liuxiongtao2003@163.com)

职业危害会损害妊娠期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职业幸福感,甚至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职业、个人及医院管理等。为预防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医院需要加强职业防护的伦理化管理,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手术室需要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合理排班和完善休假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和预防措施;妊娠期护士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预防职业危害的能力,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期;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应对措施;健康伦理

职业危害(Occupational Injury)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到的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主要由工作事故引起或由致病的危险因素引起。[1]手术室是一个开放性治疗的特殊救治场所,其中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因其特殊的职业环境,使其经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国内外有关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机械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的发生率,特别是手术室护士仍处在较高的水平,流行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2]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妊娠期手术室护士作为手术室护士中的特殊人群,从伦理学角度更应得到医院的特殊职业防护。因此,减少妊娠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促进其身心健康已成为目前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职业危害对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影响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直接影响手术室护士,特别是妊娠期护士的身心健康。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以及社会人员的偏见和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其不仅要承担身体上的压力,更要承担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在职业危害中仅锐器刺伤一项就可以传染二十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研究显示,美国有专门管理职业危害的机构,管理和预防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但是每年仍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死于血源性传播疾病,主要原因为锐器刺伤。[3]手术室护理人员因其特殊的职业环境,职业危害的发生率为74.0%,主要为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锐器刺伤。[4]若妊娠期手术室护士因锐器刺伤感染这些疾病,通过垂直传播给胎儿,将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若其接触放射线容易造成胎儿致死、致畸、致严重智力低下等。

2 妊娠期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影响因素

2.1 物理性因素

2.1.1 锐器损伤。

较为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主要包括手术刀、手术剪、缝针、注射器和输液器针头,经常发生在妊娠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传递器械、注射器用完回套针帽、静脉输液和采血等过程中。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大约有26.9%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被锐器损伤。在锐器损伤中,主要为针刺伤,大约占43%,特别是手术缝针的损伤;其次为手术刀剪伤,占30%;其它锐器损伤占27%。[5]因妊娠手术室护士几乎每天都必须从事损伤性操作,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锐器,故而直接暴露于传染源下的几率就会很高。研究显示,84.1%被调查手术室护士在1年内发生过手术用锐器刺伤,87.9%的发生过普通锐器刺伤,另外仅有36.4%护士在术中可以规范化使用锐器。[6]可见,妊娠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较高,而锐器规范化使用率较低,标准预防教育有待加强。

2.1.2 电离辐射和紫外线。

手术中可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主要有高频电刀、C型臂X线机、激光和监视系统等等。电离辐射可通过损伤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引起病理学反应。放射损害程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射线照射部位、时间、剂量、面积及个体的敏感性等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痛、皮肤损伤、造血功能低下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引起辐射性白内障、血液病和诱发肿瘤。研究显示,妊娠手术室护士接触电离辐射容易造成胎儿流产、畸形、严重智力低下等。[7]紫外线可引起光照性皮炎,头痛、头晕、体温升高,光照性眼炎,长时间甚至可诱发皮肤癌。

2.1.3 废气和噪音污染。

手术室内的废气主要有麻醉机排放的废气、高频电刀和电凝产生的烟雾、腔镜手术中CO2气体泄露等,长时间吸入均可以产生不良反应,如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烦躁等。另外,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各种监护仪、吸引器、高频电刀等仪器发出的声音,而手术室平均噪音应为60~65分贝,但实际中往往高达90分贝,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对妊娠手术室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均产生不良影响,如听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8]

2.2 化学性因素

2.2.1 化学消毒剂。

手术室常用挥发性化学消毒剂主要有甲醛、煤酚皂、戊二醛等,主要用于空气消毒、浸泡器械和标本、物体表面消毒等,因手术室密闭性好、空气流动性差,室内往往存在低浓度的挥发性消毒剂,均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时间接触均对皮肤、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尤其是戊二醛可引起妊娠手术室护士头痛、胸闷、慢性咳嗽、过敏性皮炎等症状。[9]另外,手术室经常使用的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对妊娠手术室护士皮肤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可导致过敏性皮炎。

2.2.2 挥发性麻醉药物。

手术室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异氟醚、乙醚、氨氟醚、氧化亚氮等,均会污染手术室环境和损害手术医护人员的健康。长期处于此环境中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可能导致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甚至生育能力下降的危险。另外长期吸入还可引起肝脏损坏,甚至骨髓抑制影响其造血功能。这些挥发性麻醉药物不仅引起生理损害,还会造成妊娠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行为、记忆力、理解力等的损害。[10]

2.2.3 抗肿瘤药物。

手术室人员接触的主要抗肿瘤药物包括氨甲喋呤、环磷酰胺、顺铂、5-氟尿嘧啶等,若长期接触这些药物往往引起头晕、恶心、皮疹、月经紊乱,甚至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研究显示,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可增加不良妊娠和妊娠并发症危险的发生,其中不良妊娠的发生与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剂量显著相关,即随着接触药物水平的增高而增加。[11]

2.3 生物性因素

手术室存在的生物性危害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病原微生物等,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手术室护理人员每日不可避免地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和体液,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中,因其特殊的职业因素,被感染的几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主要是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锐器刺伤。通过了解某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期间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情况可知,共有48例HBV接触者,其中护士占87.50%。国外研究显示,截止2000年底,美国在二十年时间里大约57名医务人员因为职业因素感染了HIV,其中包括24名护理人员。[12]通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其他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30%、3%~10%、0.2%~0.5%。[13]可见手术室护士接触病毒感染的几率较高,应引起妊娠手术室护士在内的所有护士足够的重视。

2.4 心理社会性因素

手术室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易发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无规律性,手术中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等情况。另外,女性护士不仅要工作,还有承担照顾家庭的任务,工作上还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心理社会压力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往往导致心理压力较大,若自我调节不当,容易引起神经衰弱、职业倦怠、精神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妊娠手术室护士有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14]

2.5 职业性因素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处于弯腰或被迫体位等不良姿势,给病人翻身或各种体位转换或搬运等体力劳动,工作连续站立时间每天大于4小时,特别是妊娠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这样环境中可影响其身体健康,如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高血压等发病率均高于全国普通人群发病率。[15]研究显示,通过探讨30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其患病率高达81.3%,其中背部、腰部、肩部损伤患病率最高。原因除了年龄、工龄、身体质量指数,还与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管理因素相关。[16]

2.6 自身因素

手术室护士存在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和个人防护行为欠缺。研究显示,仅有53.3%手术室护士了解职业防护相关因素,而46.7%不全知道;另外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及恐惧。[17]通过对广东省37家医院手术室X线安全防护状况的调查可知,严格使用X线防护装置的医护人员仅占56%,不使用防护装置的人员高达22%。[18]医务人员感染传染病大约50%是由工作中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在手术过程中可能由于违反手术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回收清洗锐器的相关规定,导致锐器损伤。由此可知,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不足、意识薄弱以及操作不规范。

2.7 医院管理性因素

医院往往存在职业防护管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健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培训学习不到位等薄弱环节。通过对广东省37家医院的调查可知,将近20家医院未组织过X线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和学习,18家医院有防护设备但数量不足,而4家无防护设备。在相关制度管理方面,有18家医院没有相关手术室防护指引,12家医院没有X线监管负责人。[18]目前我国医院普遍缺乏关于妊娠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的规章制度。

3 解决妊娠期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策略

3.1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手术室护士长应定期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防护知识以及重要性进行讲解;通过板报、专栏、图片等方式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宣教。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防护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职业防护技能,如职业危害安全处置方法和暴露后处理方式、医疗废物的正确分类和处理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妊娠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

3.2 规范操作行为,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出了“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疾病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主要包括隔离对象、双向防护和隔离措施。其中规范操作是预防锐器损伤较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应制定规范的锐器使用、传递、放置和回收程序,确保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因传染病和感染手术的特殊性,应确保妊娠护士尽量避免配合这样的手术。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应禁止接触电离辐射、紫外线、挥发性麻醉药物和抗肿瘤药物。

手术室护士每日不可避免地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和体液,会通过锐器损伤传播;又因妊娠期护士免疫力低下,故而妊娠期护士应熟练掌握手术室操作规范,洗手和带手套是最为有效和最简单的预防措施。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若手被刺伤时应立即脱掉手套,立即挤压伤口排出血液,用流水冲洗伤口,用2.5%碘伏消毒,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另外,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或生理原因,可能会发生精神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问题,特别是在妊娠初期和后期应该特别注意其心理变化,一旦出现问题,及早疏导,恢复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

手术室护士长应普遍缺乏避免妊娠期护士配合时间长、工作量大、较为复杂的手术。同时,应购买专门的防滑鞋,在地面湿滑的地方如刷手处、卫生间等铺防滑垫,同时给予明显的警示标识,保证妊娠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3.3 加强职业防护的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职业防护上报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职业保险制度等。医院应通过建立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感染办负责监督管理,科室严格贯彻执行,同时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各种防护用具,加强自身防护。职业保险制度可以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时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针对妊娠护理人员的特殊性,医院应该建立更为具体的有关妊娠期护理人员,特别是手术室妊娠护士的规章制度,以人性化的手段进行高效管理。

3.4 合理排班和完善休假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合理排班和休假制度对妊娠期手术室护士的健康较为重要,科学安排工作班次、轮流上台和中午班替换等。特别是妊娠期前三个月不安排使用X线和全麻的手术;妊娠3~6个月主要安排较为轻松、时间较短的手术,如耳鼻喉科、眼科的手术;妊娠7个月后一般不安排值夜班。同时,制订优先满足妊娠期护士的休假制度,满足其生理上的需求。

[1] 马长永,郭照江,黄建.论职业伤害与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的维护[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62-64.

[2] 管乐敏,孙刚毅.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6-117.

[3] Hauri A M,Armstrong G L,Hutin Y J F.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contaminated injections given in health care sett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AIDS,2004,15(1):7-16.

[4] 童丽娟,陈坚.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308-3309.

[5] Alamgir H,Cvitkovich Y,Astrakianakis G,et al. Needlestick and other potential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British Columbia,Canada[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08,36(1):12-21.

[6] 周阳,李映兰,郑悦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7-739.

[7] 王雅丽,刘素芳.手术室使用C臂机的X线安全防护的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58-1360.

[8] 夏瑾,秦淑玉.手术室噪音污染与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5):11-13.

[9] 涂勤.戊二醛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502-502.

[10]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6-627.

[11] 陈朝英,郭蓉.化疗药物对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776-1776.

[12] Do A N,Ciesielski C A,Metler R P,et al.Occupationally acquir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national case surveillance data during 20 years of the HIV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3,24(2):86-96.

[13] Mikulich V J,Schriger D 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bridged version of the updated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of occupationalexposures to hepatitis B virus,hepatitis C virus,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J].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2,39(3):321-328.

[14] 黄贤.手术室护士压力源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4(24):197.

[15] 刘雄涛,赵丽燕,吴和媛,等.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状况与应对措施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3):178-180.

[16] 陈蕾,曾娜芬,陈华英.手术室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2):6-10.

[17] 李先锋,秦超,魏先,等.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8):591-591.

[18] 邢春风,侯利环,刘新莲,等.广东省37家医院手术室X线安全防护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10,17(1B):20-21.

〔修回日期2014-11-15〕

〔编 辑 李恩昌〕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Eth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Pregnancy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

LIU Xiongtao,ZHAO Liyan,CHAO Hailian,ZHAO Li,XUE Pengjun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China,E-mail:liuxiongtao2003@163.com)

Occupational injury will damage the health,reduce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pregnancy nurses of operating room,and also affect the fetal health.The reasons for the occupational injury aremainly physical,chemical,biological,psychosocial,occupational,personal,hospitalmanagement factors.To preventoccupational injury of pregnancy nurses,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ethics management and develop sound regulations.The operating room needs to strengthen knowledge education,reasonably set schedules and improve vacation systems,regulate operations and preventivemeasures.Pregnancy nurses of operating room should raise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occupational injur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y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mselves and the fetal.

Gestation Period;Operating Room Nurses;Occupational Injury;Countermeasures;Health Ethics

R-052

A

1001-8565(2014)06-0743-04

2014-07-13〕

*通讯作者,E-mail:zhaoliyan1995@163.com

猜你喜欢

锐器手术室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药+酒 危害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