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

2014-02-05李光衿

职教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英美文化背景英语教学

李光衿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

李光衿

阐述了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背景的关系,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英美文化,而在高职英语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与英美文化衔接不紧密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无法学以致用。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的具体策略。

高职;英语教学;英美文化;文化渗透

一、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背景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何为语言?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说话能力,通过后天的社会环境感染而形成的一套知识系统。何为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和交流方式。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是反应文化生活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使用都与其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文化是语言的航母,文化反应语言的背景,帮助理解语言的含义,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反应文化,也受文化影响。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和彼此渗透的。[1]

(二)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的关系

英语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有三个制约要素,分别是词汇、语法和语言文化。文化差异属于第三层次障碍。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重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的讲解,但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而且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并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认知

(一)价值观念差异

高职英语第二册 Unit One,Text B—Polite and Rude,涉及了价值观念的学习。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在英美文化中,个人隐私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在人际交往中,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等通常不会询问;而中国人则比较喜欢了解彼此的个人生活情况。

再如Individualism一词,中文意思是个人主义,在英美文化中这是个体价值至上的文化核心理念,它强调个人利益,崇尚个人意志。和众多以self和ego为前缀的单词,如self-advantage,self-image,ego ideal等一样,这表现出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存在是合法、合理的。

(二)语境得体差异

高职英语第二册Unit Two,Text B—Being a Good Friend,涉及了语境的学习。所谓语境,是指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应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课文中举了一个最简单的关于问候的例子,当问“How do you do!”时,回答也必须是“How do you do!”可当问“How are you!”时,回答通常是“Fine,thank you!”可见,同样是问候,回答却完全不同。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这些句型都是讲解过的,可学生虽然死记下来,却未必理解其中的语境差异。很多时候,学生还会出现Chinese English的表达,比如在欢迎别人的时候,通常用“You are welcome.”表达,可这是当对方说“Thank you.”的时候需要回答的,在表达欢迎的时候应该说“Welcome to Nanjing.”

(三)社会习俗差异

高职英语第二册 Unit Four,Text A—Unlocking the Future with Useful Keys,涉及了社会习俗的学习。诚然,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如: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dragon在英美文化中是一种会吐火、有翅膀的怪兽;中国人认为“凤”是百鸟之王,有吉祥之意,中国民航也用凤凰作为其标志,而在英美文化中,phoenix是一种每隔五百年就会在火中重生的鸟,并无其他意义。

(四)禁忌与礼仪差异

高职英语第二册Unit Nine,Text B—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涉及了禁忌与礼仪的学习。课文中提到,在英美文化中,拜访某人需要事先预约,一旦约定了时间,就要准时赴约,不能无故爽约,从而表现英美人对时间和效率的重视。

此外,上下班、开会等都需要预约并按时进行,在车站、银行、地铁等公共场合,也要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有序排队。在送礼方面,也有一些固定的礼仪,比如,在生日、结婚、送别及重大节日时,彼此会馈赠礼物,不过多是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太贵重的礼物会让收礼人不安,感到有受贿之嫌。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融入策略

(一)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

1.教师转变观念,增强英美文化底蕴。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摆脱“英语学习单纯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片面看法。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习,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信息途径阅读英语原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英美文化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地让高职英语教师有机会分批次进行境外研修,使其亲临其境感受风土人情。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应尽可能脱离中式化,要善于运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感觉到本土的英语教师和外教无差异,通过感染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积极主动,有意识引申英美文化。高职英语教学仍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开展英美文化导入式个性化教学。学生也要转变思想,以往“单纯追求词汇量的积累就能学好英语”的标准,已经不适应新时期下英语必须学以致用的目标需要。

有些女同学对时尚感兴趣,可以多看美剧,如《生活大爆炸》,在生活琐事中学习英语,了解英语的地道表达;有些男同学对时事、政治感兴趣,可以阅读名人传记,如希拉里的《我的一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背景,增进文化感受。此外,学生要每天坚持大声朗读英语文章,勇敢地开口说英语,与同学、老师、外国友人用英语交流,学会改变汉语式的思维方式。

(二)课堂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

1.在听力中融入英美文化。英语听力是对学生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能力的综合检查。很多时候,学生只注重对单词或词组意思的单纯把握,当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内容或者涉及英美文化背景多的内容时,则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意思,甚至闹一些笑话。

例如,英美人经常讲的笑话:

(1)A:Where are you from?

B:I’ll ask her(A laska)

A:Why do you ask her?

(2)A:Where are you from?

B:How are you(HAWAII).

这两个笑话中,对于A的问题,B是答非所问了。可是,如果了解了美国地理,知道阿拉斯加(Alaska)和夏威夷(Hawaii)是美国两个远离大陆的洲,就不会产生把 Alaska听成 I’ll ask her,把Hawaii听成How are you的误会了。

2.在表达中融入英美文化。“说”是语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熟练运用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高职英语第一册Uint One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表达。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西方人对于个人性格、兴趣爱好更感兴趣,而对于个人隐私最好回避不谈。

教学中,可以举例:

Hello,every one!My name is…(姓名)I live in the beautiful city of…(城市)I’m…(性格)In the college,my favorite subject is…(学科).I believe that if you try your best,everything can be done well.I also like…(爱好)I hope we can be good friends!OK,This isme.

让学生先从模仿开始学习。

3.在阅读中融入英美文化。阅读,是推测和纠正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逻辑推理的过程。由于对文化不理解,学生也无法理解课文。

在高职英语第一册Unit Four Text A课文中有一句话:“Ddin’t know you were in the state,M itty,”grumbled Remington“Coal to Newcastle,bringing M itford and me up here for a tertiary.”“You are very kind”Said M itty.不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同学,在理解这句话时就会有两个困难:一是coals to Newcastle在英语中是成语“多此一举”的意思,学生多理解为“Newcastle”(英国的产煤中心);二是M itty的回答,字面意思是你很仁慈,实际是你太客气了!在教学中,教师要补充讲解一些反映英美文化的典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在写作中融入英美文化。除了口头表达,书写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人们书写的不仅仅是语言结构,更是一种文化翻译。

例如,fish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单词,中文意思是鱼,但由于文化差异,运用不当就可能会出差错。英语中的fish有贬义色彩,a poor fish(可怜虫),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这些都和中文的意思大相径庭。Magpie在中国是报喜的鹊,被视为“吉祥鸟”,人们把它和喜事、吉利、运气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magpie则用来比喻爱唠叨、喋喋不休的人。

这类例子还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解其中的不同用法,学生在书写运用时要多考虑、多斟酌,反复推敲。[2]

(三)课外英语学习中融入英美文化

1.在课外阅读中融入英美文化。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处理好课堂教学,而且也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工作。通过对英美文化的深入、细致了解,能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升全面素质。

因此,英语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和导向工作,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近现代原版小说精品,学生可以了解各个文化领域的类别、流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利用阅读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运用能力。

2.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英美文化。除了课堂学习,课外的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观看英美电影,收听英文歌曲,能使学生直接接触英美文化。例如,通过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使学生了解了罗马等众多国家的风俗,以及世袭制的背景等。电影中优美的画面、精彩的对话,能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同时,利用社团举办的英文歌曲卡拉OK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这些歌曲从源远流长的民歌到最新的艾薇儿的流行音乐,许多俗语、俚语、习语都包含在歌词中,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陶冶了情操,也提高了其听说和分析语言的能力。

3.在重大节日时融入英美文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跨国域、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与日俱增。世界各国除新年以外,都各自还有独特的节日,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M id-Autumn Day等。

英美国家的传统节日有:Valentine’s Day,Easter,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 等,这些节日大多和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有关,如Easter(复活节),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这是基督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蛋和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蛋孕育着新的生命,兔子因繁殖力强,也被视为新生命的象征。在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里,教师如果注重加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将更有益于高职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4.在人际交往中融入英美文化。语言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进行相互交际使用。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融入英美文化,准确使用英语交流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些文化禁忌,在实际人际交往中,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例如:购物前询问价格时可以说“How much,please”,而不说“How much do you change me”。餐后结帐付钱时说“Waiter,bill please”,而不说“Excuseme,Sir.We’ve finished eating”,“How much is it please”。这些简单的人际对话,要指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结合文化背景,合理正确地使用,从而使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G712

A

1674-7747(2014)06-0031-03

李光衿,女,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高职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英美文化背景英语教学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