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财贸轻纺系统推进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4-02-02秦鲁隼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餐饮行业协商工资

秦鲁隼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北京 100865)

餐饮单位的境遇千差万别,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必须从大局出发,找准工作结合点,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近年来,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立足行业特点,明确工作载体,形成推进合力,加强对餐饮企业协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大力培养专业骨干,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覆盖面,取得了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抓好企业集体协商的同时,突出抓好行业集体协商,把行业集体协商作为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重点形式和主攻方向,积极促进基础扎实、条件成熟的行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进展和成效

目前全国餐饮业营业网点约500万家,职工2200万人。其中,限额以上 (人数40人以上,营业额200万元以上)餐饮法人企业2.3万余家,职工230万人。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武汉会议以来,全国餐饮饭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完善,企业工会组建进一步加快,行业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行业工资协商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餐饮企业工会组建率的提高,促进了行业协商主体的建设。如沈阳市推动15个区 (县)建立了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海南省在前两轮签订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合同中,促进了2920家法人单位组建工会。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商务局与行政职能配套建立了行业工会联合会,其中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近千家企业4千多名职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以党群共建推动建立了农家乐行业工会联合会,并招聘配备了职业化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行业劳动关系的稳定,全国餐饮行业没有发生较大影响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恶意欠薪近年来得到遏制。

(二)协商层级有所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协商机制发挥实效

各地通过探索“上代下”、“上参下”、“协商层级上提”、“签订合同下移”等工作方式,按需确定协商主体,弥补了单个企业工会力量的不足,餐饮行业集体协商机制建设有了新进展。如武汉经过四轮市一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覆盖企业4万余家、职工约50万人。海南省一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已覆盖了全省19个市县的企业6960家,职工29.8万人。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工会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日”活动,发出要约808份,760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签约率达94%。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餐饮行业工会配备82名、陕西省咸阳市财贸工会建立60余人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通过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解决“不愿谈”;加强培训、提升能力,解决“不会谈”;深入调研、明确目标,解决“谈什么”等问题,增强了协商谈判实效。

(三)协商内容逐步深入,协商重点进一步聚焦,针对性指向性增强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从最初单一谈工资收入,逐步发展到涉及劳动待遇的其他方面,如职工福利待遇、休息休假、加班工资、职业培训、劳动卫生安全等,丰富了劳动关系共决机制的内容。石家庄市在协商中抓住各岗位、各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女工产假待遇和加班报酬以及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这三个重点,合同针对性增强。浙江省在协商中着力解决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以及特殊工时制和加班报酬三个焦点问题,职工十分满意。荆州市制定了《餐饮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文本》,并引入了劳动综合工时制,依法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另外,各地还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调整协商的内容和重点。在经济增长趋缓、行业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协商的内容从之前单一的工资福利待遇转变为保岗位、增加培训投入、动员职工献计献策等内容上。武汉市在第三轮集体协商中,增加了市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以及各餐饮企业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开展“降本增效”劳动竞赛,积极倡导“和衷共济、互利互赢”理念,促进企业劳资和谐、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容。石家庄、辽源、广州、大连等地通过行业职代会凝聚人心,民主决定企业分配制度,完善工资分配程序和薪资结构,确保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和职工共赢。

(四)合同落实多策并举,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形成联合工作平台

各地工会主动作为、落实责任,把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奖惩考核指标体系。如海南、武汉、沈阳等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纳入工会和行业协会创先争优活动检查考评范围,作为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实行一票否决。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规定对不响应工会协商要约,拒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企业不予参加全市综合性先进评比,其主要负责人不予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据沈阳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大检查数据显示,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平均履约率98.7%,平均职工知晓率98.8%、满意率96.5%。各地还运用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政府劳动部门执法监察、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工作。鞍山市铁东区人社局、区地税局、区工商局等部门联合规定将签订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年检年审和日常劳动监察等工作挂钩,凡不签订履行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年检不予通过。海南省明确由上级工会对拒绝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并提请劳动行政部门依法查处,为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提供保障。

(五)协商实效逐步显现,企业和职工双赢进一步实现,达成了劳资共识

首先,规范了行业企业用工秩序,稳定了职工就业。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以来,武汉市餐饮行业职工平均流动率从8%降到4%,海南省从8%降到5%以下,石家庄市与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前相比下降20%左右。其次,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内蒙古自治区已开展餐饮工资协商地区职工薪酬年平均增长达15%,已缴纳社保职工人数占50%,而未开展协商地区薪酬增长率只有9%,缴纳社保职工人数只占35%。承德市平泉县经三轮协商,职工最低工资由2010年的800元涨到了2012年的1500元,三年增资比率分别为50%、16.7%、7.1%,社保覆盖面由12%涨到20%。海南省开展工资协商后,2013年职工工资与上年相比,一类地区增长12%,二类和三类地区分别增长了13%、15%。武汉市对2012年合同执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开展工资协商前相比,94%的职工工资达到或高于协商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月收入平均增长超过300元,涨幅约22%;社保缴纳率提高到62%,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6%;职工休息休假权得到有效保障,95%的企业能保证职工每月至少休息4天。第三,改进了企业管理。石家庄市餐饮行业已修改修订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260余个,职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六)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其他行业积极跟进,起到示范作用

在率先开展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后,武汉市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已拓展到物业管理、板材、房地产、汽车修理、建筑安装、花鸟市场、民营医院等数十个行业领域,覆盖企业5.4万家,覆盖职工176万多人,占全市职工人数的66%;海南省建立了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在推进全省商贸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北京市服务工会也开展了集体协商扩面工作;沈阳市后续启动了医药零售、汽车零部件、建筑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集体协商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行业转型发展困难,协商工作推进有一定阻力

餐饮行业是国民经济生活消费的“晴雨表”。当前,经济总体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各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餐饮高端消费市场严重受挫,全行业增速下滑 (2013年增速9%,为20多年来最低)、用工需求疲软、利润摊薄明显,企业如何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全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明显增大。据了解,部分计划在去年启动和推进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市、县 (区)因企业方积极性不足延缓了工作进度。还有的认为,当前企业生存压力大,职工工资增长空间有限,工资协商难搞。

(二)用工形式多样化,覆盖职工有一定盲区

餐饮行业用工中,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用工增长趋势明显,这反映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及传统就业模式的深层变革,体现了餐饮企业应对“用工荒”和运营成本压力,用工形式的随动调整。但这部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劳动权益保障较差,再加上相应的法律规定相对模糊,员工身份属性尚存争议等等,都为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埋下了隐患。如何适应用工形式变化给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把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非全日制用工纳入到集体合同的覆盖范围之中,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成为当前餐饮行业工资协商工作亟需探索的紧迫问题。

(三)组织体制不健全,协商主体代表性尚有不足

协商双方的主体建设相对滞后是普遍问题,造成很多地方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找不到协商对手,特别是代表企业方的行业组织代表性缺失问题突出,协商工作的实际效能打了折扣。代表职工方的餐饮行业工会组织虽然有很大发展,但仍难以满足工作推进的需要,其自身的协商能力建设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亟待加强。

(四)协商标准的确定缺乏依据,分类指导不够深入

行业工资协商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标准,并细化到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分类协商确定薪酬标准。但有关部门对餐饮业岗位设置、劳动定额、劳动薪酬、劳动待遇标准等必要的社会服务尚不完善,得到各方认可的科学合理的行业劳动标准尚未形成,行业协商标准制定和推行工作困难很大。有的地方甚至未能及时发布本区域工资指导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等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致使协商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指导。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参考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来确定协商标准,其协商的科学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深化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对策思考

(一)以贯彻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和两协会《指导意见》为契机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新进展

当前行业发展增速趋缓,但总体仍然处在较快发展时期,其中大众化餐饮更是势头强劲,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空间仍然很大。要以深入贯彻实施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饭店协会《2014年餐饮行业工资福利工作指导意见》为抓手,提高《指导意见》的知晓率和覆盖率,推动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有序深入推进,惠及更多餐饮企业职工,促进餐饮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二)破解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难题实现工作新突破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基础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为企业和行业工会参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代表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理论和工作支持。努力破解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遇到的难题,比如,怎样推进协商主体健全、责任到位;如何拓展工作覆盖面、惠及小微餐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加强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审查监督、覆盖范围的政策效力;在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框架下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二次协商;同一区域内区域层级和行业层级工资集体协商政策的效力确定;如何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等协商细化劳动定额标准;如何开展协商工作成果评估问题、解决集体协商过程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问题等等。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探索,努力找到解决难题的路径方法,推动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健康发展。会同企业代表组织,积极协助政府劳动部门制定、完善和推行区域性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劳动薪酬标准和劳动待遇标准,形成区域性行业指导规范,提升协商谈判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区域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发展和科学发展。

(三)加强与各级地方总工会、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联系和通力合作

坚持开门办会、借势借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协调沟通,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争取地方各级党政加强对行业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推动形成较为完备的协商主体。推动进一步明确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在社会资源支持、组织运行保障上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工作规范,破解很多地方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无人干活、无钱办事的工作困局。推动地方总工会加大对产业和行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支持力度,畅通产业工会与企业工会的联系渠道,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组织的联系合作,着眼各自工作特点,发挥不同组织优势,共同开展和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构建协商工作的新格局。

(四)推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升级发展务求实效

丰富协商内容,把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标准、工资支付办法等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核心内容,并向劳动安全卫生、集体福利、职业技能培训、女职工特殊利益维护等方面拓展,使企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职工群众。主动应对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形势变化,不仅谈“工资增长”,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谈“岗位保有、素质提升、劳动时间”等,把开展劳动竞赛、建言献策等群众性生产技术活动纳入协商内容,把握工作结合点,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专家指导机构,开展要约行动,吸纳更多专业人员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通过专项培训推动解决职工协商代表“不会谈”“不善谈”等问题,扎实提升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注意总结培育经验,宣传推广典型,营造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扩展传播空间,注重运用新兴媒体宣传集体协商理念,解读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形成集体协商企业文化和社会共识。

猜你喜欢

餐饮行业协商工资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餐饮行业的营销策略
荣成市餐饮行业形成文明节约的新风尚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餐饮行业的 全面突围之战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餐饮行业的万木之春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