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血站成分科建设 提高成分血质量

2014-02-01段逢时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9期
关键词:血站红细胞血浆

张 湘 段逢时

1.辽源市中心血站

2.辽源市妇婴医院

近年来随着输血事业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已经由传统的输注全血发展为成分输血[1]。成分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特定方法将全血中一种或多种血液成分分离出而制成的血液制剂与单采成分血的统称。成分血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并且能够做到一血多用,节省血液资源。开展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站成分输血率达到100%。血站成分科是负责成分血制备的科室,成分科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影响到成分血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输血安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为医疗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血液及血液成分是我们的质量目标,血液质量就是血站的生命,因此加强血站成分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并严格遵照执行

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使成分制备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明确岗位制度、职责、各种成分血的标准操作规程。依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程序文件,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保证科室员工不断接受培训并遵照执行。使员工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工作理念。成分制备人员应遵守各种血液成分制备标准操作规程,使血液成分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我们的质量方针。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成分科工作才能保证血液质量,制备出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2 成分科环境的建设

按照《血站基本标准》实施细则,血站成分科环境建设应符合以下各项。

(1)成分科业务工作区域与办公区域应分开;

(2)业务工作区域内非污染区与污染区分开;

(3)成分血制备区域的布局符合工艺流程,不交叉、不逆行,做到人流、物流分开;

(4)成分血制备区域应达到:室内地面、墙面平整,无缝隙、霉斑及脱落凹陷;照明、采暖、降温、通风良好;能防止动物、昆虫进入;

(5)成分血制备区域具有100级净化间(台)设施。

成分血制备区域各个工作分区划分及各个分区的清洁与消毒:依据相关要求本站100级净化间属于Ⅰ类环境,成分分离间属于Ⅱ类环境。各类环境室内消毒与清洁应做到每日工作前后,按规定的消毒与清洁方法对台面、地面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和清洁,空气采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照射方法进行,每次消毒1-2h。各类环境使用的消毒清洁用具专区使用,不得混用。

加强血站成分科环境建设,对成分制备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环境温湿度控制。由质控科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成分血制备安全,避免血液及血液制品发生污染。

3 成分科仪器设备的使用

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依赖于仪器设备的使用,血液离心需要大容量冷冻离心机,离心机容量的大小决定血液离心效率,离心过程中血液要保持在4~10℃[2]。红细胞和冰冻血浆的制备:1)第1次离心后将尽可能多的血浆转移至转移袋;2)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充分混合即为悬浮红细胞;3)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成1袋悬浮红细胞和1袋血浆;4)血浆红细胞混入量少(目视观察)即可将血浆袋热合断离;5)如果血浆红细胞混入量较多,应当经过第2次重离心后,把上清血浆转移至已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6)将血浆速冻,低温保存。由此可见离心机离心效果好能减少血浆二次离心,缩短血液离心时间。电子配平仪的使用简便了血液配平操作,减小了血液配平误差。血液滤除白细胞的过程需要保持冷链完整,制备时需要使用恒温滤白柜。血液分离过程也要保持冷链完整,制备时需要使用低温操作台。无菌接驳机的使用避免了血袋开口操作,降低了血液污染和成分制备人员进行血袋连接穿刺时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血浆病毒灭活柜的使用实现了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推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血浆。血液成分分离机的使用让成分制备人员从繁重的血液分离岗位解脱出来,做到精细分离血液成分,并实现了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溯源。215红细胞处理仪在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使用上,较手工法制备减少了制备时间,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红细胞的损耗,提升了红细胞含量。低温速冻箱的使用在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冰冻红细胞、冰冻血小板等血液成分时完成快速冻实(中心温度≤30℃)。冷沉淀融化箱能保证冷沉淀制备过程中血浆融化温度的恒定,保持冷沉淀凝血因子活性。

成分科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不但能保证制备血液成分的质量,提高血液成分制备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成分制备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成分制备人员发生职业损害。

4 成分科新制备方法的引入

近几年来,血液成分制备新技术广泛应用。滤白血液、亚甲蓝光照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等都是为了调高输血安全性。未来成分科的发展也将紧紧围绕输血安全展开,新的制备方法将不断应用。血站成分科应积极引入新的血液成分制备方法,提高成分血质量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5 成分科人员的培训

近年来,我站血液成分制备率达到100%,在各种复杂的血液成分分离工作中,人的因素不容忽视。所以成分制备人员要不断接受并完成质量安全培训、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遵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血液。同时还应参加各种成分输血学习,保证成分科人员接受新的成分输血知识。日常工作中每名员工都要有一种认真的态度,保证成分制备过程有个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血液产品质量。

成分输血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成分血的质量影响着医疗临床用血的效果。各级血站应积极加强促进成分科建设,提高成分血质量为医疗临床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2]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猜你喜欢

血站红细胞血浆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