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3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筛查分析

2014-01-27张华娟沙卫红王华军

护理学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标准分胃肠病病患者

张华娟,沙卫红,王华军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消化内科,广东 广州510080)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患者具有胃肠道症候群,但缺乏器质性疾病或能解释其临床表现的依据,主要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等。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的重要因素[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常伴有心理异常,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而消化科医生对于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正确识别率较低(2.8%)[2]。我院于2010年成立了胃动力检查室,2012年5月开始,护士协助医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的筛查,了解这3种疾病和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消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便秘患者,诊断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和合并其他严重的慢性躯体疾病,有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年龄为18岁及以上,意识清楚,能独立清晰地回答问题。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446例,男性184例,女性262例,年龄18~82岁;胃食管反流病115例,男性39例,女性76例,年龄18~85岁;功能性便秘69例,男性21例,女性48例,年龄19~88岁。

1.2 调查方法 2010年5月开始,胃动力检查室的医护人员采用20项版本Zung’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3],让患者在无压力情况下根据真实情况自行填写。收回问卷时仔细核对有无漏项和对问卷有疑问的,调查者当场询问患者后补充完整和校正。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粗分统计,并换算成标准分。焦虑标准分≥50分表明有焦虑症状,抑郁标准分≥50分表明有抑郁症状[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筛查结果 本组630例患者1/3有焦虑症状,近1/2有抑郁症状,焦虑合并抑郁者占1/4。见表1。3种诊断患者的焦虑、抑郁均分都高于中国常模(P<0.05),见表 2。

表1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例,%)

表2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S,分)

表2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常模比较(±S,分)

Zung’s焦虑自评量表 Zung’s抑郁自评量表n标准分 n 标准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446 46.87±26.18 10.50 <0.01 446 48.40±12.42 9.80 <0.01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115 45.12±11.27 6.49 <0.01 115 48.26±11.82 5.57 <0.05功能性便秘患者 69 45.64±10.13 6.62 <0.01 69 51.78±10.91 7.49 <0.01中国常模 1 158 37.20±12.60 - - 1 340 41.88±10.57 - -组别t P t P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筛查阳性率比较 同属功能性胃肠病这一疾病谱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便秘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焦虑、抑郁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种疾病患者的学历分组内,焦虑、抑郁的筛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及以下学历者的焦虑、抑郁阳性率最高(P<0.05 或 P<0.01)。 见表 3。

表3 不同学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筛查阳性率比较(例,%)

3 讨论

3.1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筛查阳性率情况 本调查是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现况调查,收集的样本量较大,而且严格筛选符合罗马Ⅲ标准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收集病例历时18个月,而且对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不同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特殊性。因此,作为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因素相关的研究较具有代表意义。

从表1、表2可见,同属于功能性胃肠病这一疾病谱的3种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合并焦虑和抑郁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波动在21.7%~66.7%。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合并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国内、外的同类报道为14.3%~87.0%[4-8];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合并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国内的同类报道为40.0%~52.7%[9-11];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合并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在国内、外的同类报道为53.6%~65.0%[12]。分析国内同类报道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样本量、测量工具、地域、调查时间的不同有关。

既往研究表明,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女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5,8];也有研究报道,不同的年龄段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有差异[6]。但本组资料显示,焦虑抑郁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学历分组内存在差异,这与以往文献[2,13—14]一致。这些研究提示,不同年龄的患者、男性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而学历较低的患者尤其值得关注。

3.2 功能性胃肠病不同学历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的差异分析 从表3可见,不同学历患者焦虑、抑郁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历在小学及以下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原因可能与受教育程度代表了认知能力,代表了经济条件,也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认知能力较弱,难以调控负性情绪,健康知识也较缺乏,缺乏经济、社会的支持,导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

3.3 诊治和护理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应重视精神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常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医师针对患者的症状治疗,忽略了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治疗效果不佳,导致这些患者反复就诊于各个医院和不同医生之间。陈仕武[9]、韩虹[15]、宋玉磊等[16]的研究表明,对于存在精神情感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尤其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应重视心理检测,确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

本研究不足之处是,调查对象仅来自三级医院,本次的调查结果仅能代表三级综合医院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情况,对于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具有普遍意义。

[1]柯美云.功能性胃肠病并非单纯功能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21-722.

[2]姜荣环,于 欣,马 弘,等.消化科门诊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现状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399-401.

[3]王长虹,丛 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5-578.

[4]平 丽,李瑜元,聂玉强,等.体检人群中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4):424-426.

[5]付朝伟,徐 飚,陈维清,等.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3):151-154.

[6]李 苑,徐 飚,栾荣生,等.FD和IBS病人中抑郁、焦虑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30-32.

[7]Chen T S,Luo J C,Chang F Y.Psychosocial-Spiritu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Normal Individuals having the Same Endoscopic Feature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ul,2010,22(1):75-80.

[8]张玉凤,史 勇.心理社会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1.22(1):80-82

[9]陈仕武,黄海燕,崔桂林,等.抑郁、焦虑症状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074-1076.

[10]王大冰,亓云玲,张大科,等.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症状与精神因素关系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2):9-10.

[11]徐志洁,段丽萍,王 琨,等.焦虑和抑郁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发生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5):3210-3215.

[12]李 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195-196.

[13]彭 旭,屈 英,杨宇飞.综合医院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1-3.

[14]连传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调查[J].医学创新研究,2007,4(5):51-52.

[15]韩 虹.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4):31-33.

[16]宋玉磊,林 征,王美峰,等.心理社会评估干预体系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B):1-5.

猜你喜欢

标准分胃肠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