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法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2014-01-25胡霖霖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5期
关键词:补法邪气心肌炎

张 芯 胡霖霖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炙甘草汤,亦名复脉汤,出自《伤寒论》。当代医家常用此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取得良好疗效。而论及治疗依据,多仅着眼于VMC与炙甘草汤证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然治病必求于本,故笔者通过对VMC与炙甘草汤证在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诸多相关性的分析,明确炙甘草汤治疗VMC的可行性,并从炙甘草汤的组方特点阐述VMC的治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治疗法则。

1 临床表现相关性

VMC患者约半数于发病前4~7 d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恶寒、咳嗽、乏力等,然后出现心悸、气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此与伤寒病常规传变下,先出现“发热恶寒”的太阳表证或“无热恶寒”的少阴表证,而后出现“脉结代,心动悸”,在临床表现上是相一致的。

2 病位相关性

中医学对脏腑的认识主要利用观察法,通过直接领悟、取象比类所形成[2]。然而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亦源于解剖实践,其中尤其以对心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极为接近,如《难经·四十二难》所载“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类经图翼·经络(一)》亦有“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等,均与西医解剖之心脏相同,只是藏象理论除对心的形质之脏认识外,又将心的属性扩展到了心系的认识,即包括了心的经络、血脉及所主神明等,如《医学入门·卷一》言“心者……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不著色象”,可知“血肉之心”与西医的心脏具有对应性,故中医对“血肉之心”的治疗方剂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是以病位相关性为基础的。

3 病因及流行病学相关性

3.1 VMC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流感病毒所致的VMC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研究资料表明[3-4],在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感染人群中VMC的发病率可达5%~15%。

3.2 炙甘草汤证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对于炙甘草汤证的流行病学背景即《伤寒论》的成书背景,张仲景在自序中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历史上,东汉建安年间疫疠流行,《通鉴》六十五卷在赤壁之战的记载中即指出“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说明当时疫情波及军中。王叔和在《伤寒例》亦指出 “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时行之气伤人不分长幼,触之即发,故仲景的宗族“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因此从疾病的流行性及严重性可知VMC与炙甘草汤证具有病因及流行病学相关性。

4 病理及病机相关性

4.1 VMC的病理及病机认识 VMC心脏外观上表现为色泽苍白,心肌晦暗、无光泽、质地较软,在组织形态学上主要为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纤维化。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推测主要为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及心肌内小血管,并由后续的免疫机制造成心肌损伤等。

4.2 炙甘草汤证的病机认识 炙甘草汤证 “脉结代、心动悸”,结代者“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脈者,必難治。”(178条)成无己认为“此为邪气留结也。脉来动而中止,更来时,脉小数,中有一二至反动者,此即其既止而还来之脉,名曰结阴者是也,是为邪气留结更甚”(《伤寒论辨证广注·卷之五》)。而对于邪气留结的部位,《素问·金匮真言论》有言“脏者为阴,腑者为阳”,同时从“心动悸”可知病变部位属心。又从“代阴”、“结阴”、“邪气留结”、“必难治”等描述与“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的结阴表现和“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的严重程度来看,炙甘草汤证当为邪气留结于心之本脏,即邪与血肉之心相结,属脏结重症,故“不可攻也”而寻以补剂治疗。研究表明,VMC的婴幼儿病死率高达40%~50%,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该病的凶险,并与脏结的炙甘草汤证相互印证。《伤寒论述义·卷四》指出患此病者为“素常上焦液乏,而不能任邪者”,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平热病论》)当为患病的根本原因。

综上,炙甘草汤证为因虚而邪气与心之血肉相结,与VMC的心脏组织病变,在病理上具有相关性,并且中医学指出虚而邪凑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对本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另外,利用统计学方法对VMC证候特点的分析中也表明了虚证为VMC的主要证型[5-7]。

5 治疗方法的相关性

5.1 VMC的西医治疗 VMC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心力衰竭,而对VMC的治疗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临床上主要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8]。

5.2 炙甘草汤证的治疗 炙甘草汤证主要应针对其虚而邪凑的核心病机进行治疗。一方面,“脉结代,心动悸,是血虚而真气不相续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另一方面,此为脏结重症,病情急迫,剽劫不能成功,故当“急则缓之”,用炙甘草汤以补益为治疗大法达到缓急、益阴宁血、复脉通心的目的。炙甘草汤组成为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枣十二枚,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重用生地、阿胶、炙甘草、大枣,大剂补血为君,而臣以人参、麦冬益气增液,以润经隧而复脉,和其气机而去结代。又必佐以桂枝通阳祛风,助参、麦益无形之气,以扩充有形之血。使以姜枣调卫和营,以导血之流。其中所用生地为鲜生地,其味甘寒,大量应用恐致腹泻,故以清酒七升以缓寒性,更增入血、通血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保护机体提高应激条件下适应性;地黄具有一定免疫抑制及强心作用,大量应用可扩张肾血管及发挥利尿作用。

由上可见,现代医学对VMC发病机制仍未阐明,并且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这与炙甘草汤以补为主的治疗法则相一致,相关药物所具有的强心、利尿、激素样等作用,也进一步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述了炙甘草汤治疗VMC的部分作用机制。

6 补法治疗VMC

炙甘草汤证与VMC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均具有相关性,故用炙甘草汤治疗VMC具有相应理论依据。炙甘草汤为以补虚为大法的 “滋阴补血,益气复脉之第一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多名医者在应用炙甘草汤治疗VMC的临床观察中均取得满意疗效[9-10]。然善用经方者,深知其理,虽不用原方,但取之以法,在治疗VMC中同样可取得较好疗效[11-14]。莫晓飞等在对VMC中医用药规律文献研究中发现,补虚药使用频率:甘草62.99%、黄芪52.20%、麦冬40.61%、人参40.35%、当归 38.67%、桂枝36.19%、五味子 32.58%、党参 28.59%、白术 24.86%,说明补虚药在VMC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提示气阴两虚为VMC的常见中医证型,也说明VMC以虚为本的发病特点,补法治疗VMC正是切中病机从而达到较好疗效[15]。

综上所述,通过对炙甘草汤证与VMC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具有相关性,应用炙甘草汤治疗VMC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这与炙甘草汤治疗VMC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得以相互印证。善用经方者,求之以理,取之以法,炙甘草汤为补法治疗VMC的代表方剂,现代医家依据此法而应用不同的补益剂治疗VMC均取得较好疗效,同时VMC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也为补法在VMC治疗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佐证。因此,治疗VMC不可妄用清热解毒等攻伐之品,如此逆治则虚其虚,病益笃重,而当究病之缓急,补其虚损,使正气来复,阴阳和调,邪气自祛。

[1] Onitsuka H,Imamura T,Miyamoto N,etal.Clinicalmanifestations of influenza a myocarditis during the influenza epidemic ofwinter 1998-1999[J].JCardiol,2001,37(6):315-23.

[2] 李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7,18(9):33-35.

[3] Karjalainen J,Nieminen MS,Heikkila J.Influenza A1 myocarditis in conscripts[J].Acta Med Scand, 1980,207(1-2):27-30.

[4] Bratincsak A, EL-Said HG,Bradley JS,etal.Fulminantmyocarditis associated with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A virus in children[J].JAm CollCardiol,2010,55(9):928-9.

[5] 曹洪欣,刘寨华,张华敏.基于聚类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研究[J].中医杂志,2007,(7):629-632.

[6] 张俊清,张军平.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1,(13):1141-1144.

[7] 吴美芳,张军平,吕仕超.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2,(5):437-439.

[8] Rezkalla SH,Kloner RA.Influenza-related viralmyocarditis[J].WMJ,2010,109(4):209-13.

[9] 廖献芳.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3):2-4.

[10]张琦.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6,49(5):6-7.

[11]魏美华.炙甘草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0例[J].陕西中医,1999,30(7):302.

[12]赵建生,周光辉,王婷,等.健脾益气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医杂志,2009,55(S1):104-105.

[13]张洪磊,郝伟.人参芍药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700.

[14]曹春波,杨丹丹,宫卫星.黄芪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427-428.

[15]莫晓飞,韩丽华,王振涛,等.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3,59(5):424-426.

猜你喜欢

补法邪气心肌炎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薛一涛教授运用补法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