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残断环应用宫腔镜取出56例分析

2014-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宫腔镜

曾 美

(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第一医院,河南 濮阳457000)

宫内残断环应用宫腔镜取出56例分析

曾 美

(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第一医院,河南 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残断环应用宫腔镜取出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宫内节育器残留、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宫腔镜下进行诊断处理。结果56例患者宫内残断环均完整取出,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能够准确诊断宫内残断环,同时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宫腔镜;宫内残断环;术后并发症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女性常用的避孕措施,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因此在临床广泛使用,然而宫内节育器嵌顿、粘连、残留、穿透子宫等导致取出时难度较大,而盲视下操作常导致节育器取环失败或者残留[1]。近年来,宫腔镜在宫内异物残留取出中普遍使用,有效减少了患者的身心痛苦,临床效果显著,现将56例宫内节育器残留、断裂患者的研究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宫内节育器残留、断裂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9岁。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B超检查发现节育器残留、断裂,其中42例患者有过取环失败史。宫内节育器放置0.5~38年,其中绝经妇女21例,绝经时间3个月~16年,平均(5.92 ±5.26)年。置入方法:人流后直接置入24例,产后哺乳期置入12例,取环术后2例,其余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5~10 d置入宫内节育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治疗前对患者节育环置入时间、年限、类型等详细询问,并采用常规妇科B超检查,确定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及与子宫的关系,必要时可在腹腔摄片辅助下观察是否存在节育环及节育环形状等。术前对患者进行妇科常规、白带常规、血、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及心肺功能等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服用戊酸雌二醇2 mg,每天1次。术前2 h患者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酷1 mg或者放置卡前列甲酷1 mg在阴道,亦可在术前12 h放置宫颈扩张棒。

1.2.2 手术方法

检查方法:取膀胱截石位,对外阴、阴道及宫颈进行常规消毒,采用探针对子宫的方向、深度进行观察,同时仔细感觉节育器与探针的金属摩擦感,采用扩宫器将宫颈扩张至6号以上,放置宫腔镜,依次对宫颈、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的开口情况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宫薄膜下肌及宫腔粘连等病变,同时对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嵌入部位及范围进行观察。对宫内节育器具体情况明确后选择最佳取环办法[2]。

手术方法:保留形状完整节育器可经准确定位后进行钩取,也可在宫腔镜下,通过操作孔将异物钳插入,夹住节育环的游离端推出子宫腔;对粘连在子宫壁或者嵌顿子宫肌层的环,可先将环剪断再抽取,同时要避免环丝缩回引起的宫壁穿孔;宫腔内出现妊娠组织残留或者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可先对宫腔病变进行处理,再取出环;残留宫腔内的微小金属节育器丝环,可在宫腔镜下用微型取环钳取出。残断环取出后要在宫腔镜下对宫内情况进行探查,观察是否出现宫内节育器的残留。

2 结 果

56例患者均成功取环,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果显示,节育器残留16例,节育器形态正常12例,节育器断裂23例,节育器嵌顿5例。节育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3例。

3 讨 论

宫内节育器是临床常见的终止怀孕、实行计划生育的小规模手术,然而却会造成较为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绞窄性肠梗阻、膀胱穿孔的危险病症。因此对宫内节育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具体如下:①在进行临床操作时,医护人员要选择合适规模的节育器,并在合适时机放在恰当的位置。人流术后应该至少1次月经恢复干净3~7 d后进行手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②相关机构做好放环妇女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安抚患者,减少应激反应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将按时取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可为患者建立档案信息,定期随访。并定期对宫内节育器的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更换,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引起的粘连、嵌顿等现象的产生。部分学者认为可在生殖器萎缩前取环,降低取环的困难度。③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前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如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种类、不适症状等进行详细询问,同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停经情况等,术前通过盆腔B超、内诊、X线片等对患者子宫具体情况、节育器位置、类型及与子宫的关系等进行详细检查[3]。取环前检测出的可能出现宫内节育器断裂、残留患者,应该在宫腔镜下取器,若手术中出现异常状况,要立即停止手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手术中严禁反复盲目操作。

临床取环长时间单纯依靠主治医师的经验进行,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宫内节育器取出时存在着断裂、残留等风险。而在宫腔镜下取环则保证手术在视野下进行,很大程度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前通过宫腔镜对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形态及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准确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内膜是否粘连或者是否嵌顿进宫内肌层,同时能够对粘连部位、面积进行准确观察,在宫腔的其他病变也有着准确的诊断,从而尽早发现患者的病症并进行相应的有效治疗。宫腔镜下取环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对患者的机体的损害。然而宫腔镜技术自身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时可与腹腔镜联合使用,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成功率。

本次研究中,患者腹腔镜下取环成功率为100%,同时患者出现的病变能够被技术诊断,由此可知,宫腔镜在宫内断残环中应用诊断结果准确、精确度高,医护人员可在直视下定位操作,保证了残断环的顺利取出,手术成功率高,对患者损伤较小,减少了取环失败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安桔.宫腹腔镜在困难取环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3,12(1):206-208.

[2] 高鹤华.宫腔镜下困难取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 31(7):125-126.

[3] 宫腔镜在困难取环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2,32(7):76-78.

中图分类号:R16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095-02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非小细胞肺癌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
宫腔镜检查及治疗132例不孕不育症的临床分析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检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