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4-01-24杨文兵孟连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胰周胰头胰管

杨文兵 孟连英

(山东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济南 250011)

CT在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杨文兵 孟连英

(山东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济南 250011)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的表现,为二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胰腺癌患者30例。进行CT平扫,获得病变的CT图像,比较分析两种疾病的相似及典型特征。结果直接征象:胰腺癌病变明显肿大率、密度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胰腺癌病灶钙化、合并假性囊肿率、胰腺萎缩率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P<0.05)。胰腺癌胰管扩张(呈平滑型或串珠状、“双管征”)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呈粗细不均、不规则形态),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征象:胰腺癌胆道梗阻性扩张率、胰周脂肪层改变率、胰周大血管受累率、局部淋巴结病变率、腹水发生率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慢性胰腺炎可见筋膜增厚与腹腔内广泛粘连。结论通过CT平扫描可较准确获得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的征象,二者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较典型的征象,充分了解其相似点和典型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二者的诊断准确率。

CT;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是胰腺组织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且具有许多相似的临床特点,这给二者的鉴别诊断带来了困难[1]。CT可清晰显示胰腺的各种病变特征,其反映的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也各具特点,本文通过观察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CT的表现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规律,为二者的准确诊断或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检查的慢性胰腺炎患者40例,胰腺癌患者3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9~68岁(48.3±6.5)岁。胰腺癌患者,均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69岁(50.4±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明显。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扫描范围:肝脾、胃及腹膜后腔结构。采用飞利浦公司 提供的MX 4000Dual双层螺旋CT。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6.0。

2 结 果

2.1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CT直接征象

①肿大。胰腺癌:病变区明显肿大率为100%(30/30),其中93.3%(28/30)发生于胰头勾突区,肿块呈局限性,形态不规则分叶状或类圆形隆起,与正常胰腺实质交界边缘模糊不清;有6.7%(2/30)胰体、胰尾发生癌变,癌变时肿块不明显,直径略小,但胰尾边缘多呈僵硬平直状的异常形态。慢性胰腺炎病变区呈弥漫性肿大率为80.0%(32/40),胰体尾萎缩率为27.5%(11/40);胰头病变时,肿块呈局限性且具有炎性表现,及密度均匀,液化坏死灶少见,肿块正常胰腺实质交界边缘清晰。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病变肿大发生率、胰体、胰尾萎缩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②密度改变。胰腺癌:癌变区密度改变发生率100%(30/30),其中等密度为40.0%(12/30),低密度为33.3%(10/30),混杂密度及更低密度为26.7%(8/30)。慢性胰腺炎:病变区密度改变发生率较大,仅为10%(4/40)。胰腺癌病变区密度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③钙化灶。胰腺癌:钙化发生率为3.3%(1/30)。慢性胰腺炎:钙化率为:87.5%(35/40),钙化灶呈散在、多发的小钙斑,沿胰管走向分布,这是慢性胰腺炎最典型的CT征象[2]。胰腺癌钙化率明显低于慢性胰腺炎(P<0.05)。④胰管扩张。胰腺癌胰管扩张发生率为83.3%(25/30),呈平滑型或串珠状,向胰管中远段扩张;其中有16.0%(4/25)同时出现胰头内胆总管扩张,与胰管扩张呈“双管征”[2]。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率为90.0%(36/40),呈粗细不均、不规则形态,这也是慢性胰腺炎较明显的特征表现,对鉴别胰腺癌有重要意义[3]。胰腺癌胰管扩张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假性囊肿及胰腺萎缩:胰腺癌:无假性囊肿及胰腺萎缩CT征象。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发生率为85.0%(34/40),可发生于胰腺内和胰腺外,呈大小不一,且往往超出胰腺轮廓以外,呈多发性;胰腺萎缩发生率35.0%(14/40),这也是慢性胰腺炎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其进展的最终结果[4]。

2.2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CT间接征象

①胆道梗阻性扩张。胰腺癌:发生率为63.3%(19/30),扩张的胆总管常延伸至胰头或勾突水平而中断。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性扩张率为10.0%(4/40),扩张的胆总管自上而下逐渐变细小,呈圆形、光滑,无中断或变形征象。胰腺癌胆道梗阻性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②胰周脂肪层改变。胰腺癌:胰周脂肪层改变率为43.3%(13/30), 胰周脂肪层受累中晚期胰腺癌,常累及胰周邻近器官间脂肪层甚至累及邻近脏器或相互粘连。慢性胰腺炎:发生率为17.5(7/40),多为胰周脂肪层受累,且程度较轻,胰后脂肪层通常不受累,胰腺与邻近脏器结构可清晰辨别。胰腺癌胰周脂肪层改变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③胰周大血管受累。胰腺癌:发生率为70.0%(21/30),大血管移位、增粗、模糊多发生于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腹腔动脉和腹主动脉等,严重者可见大血管被病变包埋消失。慢性胰腺炎:无胰周大血管受累,虽有模糊移位征象,但无管径增粗或被包埋消失等情况。胰腺癌胰周大血管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④局部淋巴结病变。胰腺癌: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6.7%(8/30),以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为主,呈结节状改变。慢性胰腺炎:无腹部淋巴结肿大。胰腺癌局部淋巴结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⑤合并囊肿改变:胰腺癌:较少发生,仅为6.7%(2/30)。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发生率为85.0%(34/40),这也是慢性胰腺炎的直接征象。胰腺癌合并囊肿改变发生率低于慢性胰腺炎(P<0.05)。⑥肝、脾转移及腹水。胰腺癌:发生于晚期胰腺癌,发生率为60.0%(18/30)。慢性胰腺炎:无腹水症。胰腺癌腹水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P<0.05)。⑦慢性胰腺炎可见筋膜增厚与腹腔内广泛粘连,发生率为97.5%(39/40),部分可见肾旁前间隙积液或脓肿。这是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可靠依据。

3 讨 论

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在CT表现和大体病理改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点。相似之处:①二者均可见胰腺肿大:癌肿多为局限性不规则肿块,内部密度不一致,且可见液化坏死灶,边缘模糊,部位多在胰头;慢性炎性肿大多呈弥漫性或萎缩,局限肿块内部密度均匀,较少液化坏死灶,分界清晰。②二者均可见胰管扩张:胰腺癌在胰头时可使胰管呈平滑型或串珠状扩张;慢性炎症所致胰管扩张呈粗细不一致、不规则。③二者均可见假性囊肿:胰腺癌合并假性囊肿少见,近端可见肿块,呈单发、直径小,多发生在胰体尾侧,不超出胰腺轮廓;慢性炎症合并假性囊肿多见,呈多发型,直径大小不一,可见于胰内、胰外,往往超出胰腺轮廓外。④二者可见胆道扩张:胰腺癌以低位胆道梗阻性扩张为多见,扩张程度重,常在胰头或勾突水平中断,且多见“双管征”;若为小胰头癌,胰头不一定有明确肿块,可通过观察“双管征”有利于明确诊断[5];慢性炎症较少低位胆道梗阻性扩张,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呈圆形、光滑,且程度轻,间无中断。

胰腺癌较典型的CT征象:①癌变均侵犯胰前后脂肪层,而胰后脂肪层受侵犯多表明是胰腺癌。晚期癌组织多累及邻近脏器,相互粘连。慢性炎症较少累及胰周脂肪层,常伴有周围筋膜增厚及腹腔内广泛粘连,可见积液或脓肿特异性征象。②胰腺癌可致胰周大血管模糊移位、增粗、被包埋消失,这是确诊胰腺癌的标志,也提示癌肿不可切除[6]。慢性胰腺炎则无胰周大血管受累,③胰腺癌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其他转移。慢性胰腺炎无此征象。

慢性胰腺炎较典型的CT征象:①钙化是慢性胰腺炎最典型的CT征象,呈多发、散在小钙斑,沿胰管走向分布。②胰腺萎缩,这也是慢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同时也是其进展的最终结果。

总上所述,通过CT平扫描可较准确获得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的征象,二者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较典型的征象,充分了解其相似点和典型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二者的诊断准确率。

[1] 江涛,王西墨.现代肿瘤临床诊治丛书:胰腺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25-128.

[2] 李刚.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5-86.

[3] 郭介民,中光武.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鉴别诊断[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146-2147.

[4] 张永强,郭利光.CT观察胰外病变在鉴别胰腺癌与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1,26(11):46-47.

[5] 全成.胰腺癌与胰腺炎的胰胆管扩张的CT表现[J].中国医药导刊, 2008,18(2):89-90.

[6] 周存升,孙丛,柳澄.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2):90-95.

R735.9

B

1671-8194(2014)21-0229-02

猜你喜欢

胰周胰头胰管
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胰腺MSCT灌注扫描参数对鉴别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周感染的价值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管病变的MRCP特征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Ang-2表达评价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