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合用治疗皲裂性湿疹验案1例※

2014-01-24王亚晗王兴臣

中医药通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鸡屎方证少阴

● 王亚晗 王兴臣



经方合用治疗皲裂性湿疹验案1例※

● 王亚晗1王兴臣2

六经辨证乃仲景《伤寒论》之精华,本验案从疡病病机及少阴经病欲解时出发,着眼于少阴热化及少阴气郁之病症,以黄连阿胶汤合用四逆汤治疗皲裂性湿疹,紧扣方证相应之精要而获桴鼓之效。

皲裂性湿疹 少阴病 黄连阿胶汤 四逆汤 方证辨证

1 病案

2014年2月4日一诊:患者男性,14岁。患者以“双手、小腿、足踝呈对称性皮损12天,加重1周”前来就诊。症状起自同年1月23日(大寒后2日),无明显诱因发病,皮损以水疱发起,直径约1厘米,疱壁紧张,破损后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可见底部潮红,2~3天后破损处可见脱皮,轻度肥厚,干燥皲裂,触之皮温发凉。发病期间患者每至23点~24点自觉手足心自发性发热、作痒以致难以入睡,但触之皮温仍不高,每次持续10余分钟自行缓解。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未见明显化验结果异常,局部病灶外用派瑞松、尿素软膏等药物未见好转。患者体胖,发育正常,平素畏热喜凉,虽冬季仍需吹风扇降温才可入睡,且口大渴,喜冷饮。发病以来饮食尚可,常感周身燥热难以入睡。查体见舌红少苔,脉沉、弦、细。考虑为皲裂性湿疹。辨证:气郁化火,阴虚内热。治法:养阴清热,透阳解郁。以黄连阿胶汤合四逆散处之:黄连12g,阿胶12g,黄芩6g,芍药9g,鸡子黄1枚,柴胡6g,甘草(炙)6g,枳实6g。水煎服,7剂。并严格嘱予病人鸡子黄的取用方法:将带壳生鸡蛋1枚经沸水冲泡,蛋清自然凝固,剥开蛋壳及蛋清,将液体状蛋黄倒入煎煮好的汤药(冷却至触之微热即可)中,使其缓慢凝固,切不可将其与诸药物同煎煮成蛋花。

2014年2月12日二诊:患者诉1周来未见新发湿疹,服药5剂后即见原有皮损处干燥皲裂及脱皮现象完全消失,皮肤平坦,仅见愈合后红色斑痕。夜间手足心热症状消失,仍有轻度作痒,基本不影响睡眠。患者仍觉口渴喜冷饮,但周身燥热症状缓解。查体见舌红,苔剥脱症状减轻,脉沉细。上方获效,考虑患者已无弦相之脉,原方基础上予柴胡量减半,加用白薇12g,玄参9g。

2014年2月24日患者母亲来门诊就医,谓其前药尽剂而愈。

2 讨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为“病机十九条”之一。“痒,疡也。”(《说文解字》)包括痈疽、疔、疖、丹毒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滞气血凝。”金元医家刘完素于《素问玄机原病式》首将其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病源候论》曰:“风瘙痒候,此皆游风在于皮肤,......遇热则瘙痒”,故火动则生风,痒症仍不离火热。《四圣心源·六气解》曰:“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可见历代医家多从少阴心肾之火热亢盛概括疡之病机。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病分三阳、三阴经,其欲解时各有差别。通观六经病欲解时,可知时异治异,时同治同。[1]此案患者“每至23点~24点自觉手足心自发性发热、作痒以至难以入睡”,而《伤寒论》291条有云:“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子、丑、寅三个时辰,即现代23时至次日5时这段时间。[2]六经病皆有欲解时,多在该经主气之时,得旺气而解。本条不解于阴盛之时,而解于子、丑、寅阳气生长之时,缘于阳长则阴消,阳进则阴退。少阴病多为心肾阳衰之证,阴寒得阳生之气,有利于发热、瘙痒症状消除,故本病可断属少阴经病。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条文论述少阴热化证。肾主水,内寓元阴元阳,若肾阴亏虚,阴虚生内热,而邪从热化,可出现一派里虚热证。[3]详思其病机,可推临症既可表现为如条文所述心烦失眠,又可因阴血耗伤,无以濡润而发干燥、瘙痒、红斑等皮肤疾病。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注解伤寒论》释其为“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本证因少阴气郁,阳遏于里,不得布达所致。以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畏热喜凉,燥热难眠,实为阳郁不伸,虽能生热,四肢皮温触之却凉。又见肝气郁结之弦脉,故知阳邪未尽而传入少阴,内有结热,枢机不畅。所以当平调兼顾为治。方中柴胡疏肝利胆,透达阳郁;枳实降胃导滞,行气散结。二者一升一降,运转枢机,透达阳气。

中医能否取效,方证对应很重要。昔经方大师胡希恕云:“方证辨证是辨证的尖端。”先辨伤寒六经,继辨方证,可使方证辨证更具客观性,从而效如桴鼓。[4]恰如本案少阴经病之表现,既可以是心烦失眠,也可以是体表皮肤因阴血耗伤无以濡润的枯燥、瘙痒、红斑,甚或是邪热内郁之四肢厥逆。表象症候虽多样,而内在病机一致,即能收效矣。

[1]董润之.从伤寒六经欲解时看中医与时间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2007,34(6):744.

[2]于 峥,陈春娥,张宇鹏,等.《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考释[J].陕西中医,2008,8(11):1553.

[3]徐重明,汪自源.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方治评析[J].江西中医药,2007,38(292):19.

[4]赵厚睿.方证辨证临床应用举隅[J].吉林中医药,2009,29(3):231.

中医典故

李时珍解释鸡屎丸子救子

明朝时,江西湖口县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姓刘的郎中,他见自己儿子身体瘦弱,就开了人参、燕窝等补药,叫家人煎给儿子喝。不料,儿子吃了补药后,反倒落得全身浮肿。

老刘慌了神,赶快请了个走方郎中来为儿子治病。那走方的游医原是个“冒牌货”,压根就不懂医道,怎能治好这种疑难杂症呢?他心中一急,便假装上茅厕,想办法怎么来蒙混过关。蹲在茅坑里,他忽然来了灵感,把一撮泥土拌上一摊稀鸡屎,搓成几粒丸子,要病孩服下。第二天,病孩的疾病竟然被他好了。老刘非常高兴,立即大摆酒席,宴请游医。席间,老刘再三恳请游医公开那个“秘方”。游医没法子,只好对他实话实说。老刘听后大惊。鸡屎丸子何以能治好儿子的病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几天后,名医李时珍行医来到这个小镇。老刘连忙把名医请进家门,虚心向他请教鸡屎丸子治病的道理。李时珍经过详细询问之后,沉思片刻,推断说:“令公子浑身浮肿,八成是中毒了。中毒的原因则可能是药中混入了有毒的虫子,那毒虫很有可能是一条大蜈蚣;而鸡屎却能解五毒,茅厕里的泥土沾有人尿,亦有解毒作用。所以,鸡屎丸子能治好令公子的中毒症,也就不足为怪了。”

老刘听了,半信半疑。于是,他去查看倒在屋旁的药渣。果然,他在药渣中找到一条被煮死的大蜈蚣。老刘对李时珍的料事如神,十分佩服。后来,他逢人就夸李时珍医道高超。

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No.2013Z003-4)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50001)

猜你喜欢

鸡屎方证少阴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广西鸡屎藤传统小吃初探
论少阴“三急下”
快捂住鼻子鸡屎藤来啦!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以方证相对论指导二陈汤类方运用的思路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一根藤如何牵出一片产业——琼海市大路镇打造鸡屎藤风情小镇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