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生活化地理试题设计思路

2014-01-13郭芳英

地理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原理生活化案例

郭芳英

(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 广东 深圳 518172)

例谈生活化地理试题设计思路

郭芳英

(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 广东 深圳 518172)

课改已接近十年,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活化课堂已进行过较多的探讨,逐渐被教师理解与接受。本文主要讨论在试题设计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命题情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如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及方法与技能)去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以案例的形式为切入点,剖析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试题生活化,揭示设计生活化试题思路、方法及功能。

一、让学生学会生存、让学生提升生活品味

1.以生命教育为前提,学会生存是根本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学生在现有生活中及日后进入社会必然要面对各种灾害,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可利用考卷或习题,给合各类灾害(如地震、泥石流、龙卷风、台风、沙尘暴、海洋灾难等)熟悉自救方法,提升学生生存与生活能力。

【案例1】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A.地震发生时躲在桥梁底下

B.接到龙卷风警报时,关紧家中门窗

C.遇到沙尘暴准备风镜、口罩

D.遇到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

2.感受丰富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生活处处存在有用的地理,例如,服饰文化与地理、饮食与地理、建筑与地理等,体会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因此,在试题上可通过各种景观图,冲击视觉感官,体验生活,提升审美情趣,无形中提升学习动力与兴趣,进而做到爱学和乐学。

【案例2】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各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该国的特色。图1四个展馆中代表沙特馆的是

图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以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为本

1.放眼中国与世界,加强责任与使命意识

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各种生存危机,地理试题中不适时机地进行各种文明养成教育,如文明习惯与文明行为、道德意识、责任和使命意识,做到积极向善,从而反思人类行为,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案例3】2010年6月8日,深圳市被评为广东省首个节水型城市,你认为下列行为与节水型城市相违背的是

A.进社区宣传节水 B.公共场所自觉节水

C.生活污水回收利用 D.不随手关水龙头

【案例4】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案例5】2013年5月,一波接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灾害,凸显城市规划不足,城市建设可能导致城市的

A.蒸发量大大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地下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增加

2.形成科学态度,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有思辨性的地理试题,引导学生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具备创新性人格及形成健全人格。

【案例6】“世界末日说”的一种观点是:在2012年12月21日太阳爆发“超级耀斑”,击中地球,使地球在这一天毁灭。科学家们指出,太阳耀斑的超高温状态,根本无法抵达地球。

关于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线长途电话突然中断 B.某地突降暴雨

C.会干扰地球磁场 D.强烈地震

【案例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但少数地区也受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蒸发旺盛,使我国各地降水普遍增多

B.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适于温带作物生长

C.全球变暖会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使各地农作物产量提高

D.气候变暖,使人类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三、认识地理与生产之间的联系

地理与农业、工业、城市发展、旅游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密切相关,这些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理在生产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也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1.享受文化盛宴,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随着我国日益开放,外来的文化尤其国外大量精良的电影、电视蜂拥而入,同时国产电视、电影也百花齐放,提供了大量的命题情景,据此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理解与落实,还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知现有的和平来知不易。当然,教师还得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改编与删减,做到为我所用,恰到好处。

【案例8】 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1~2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戴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案例9】2010年9月为纪念解放海南岛牺牲的英烈们,CCTV1播放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剧中反复提到一句台词“部队(驻扎在广东湛江)必须在谷雨(4月20号)前登岛”。从地理学角度看,它的主要依据是

图2

A.吹夏季风有利渡船登岛

B.吹冬季风有利渡船登岛

C.吹西风有利渡船登岛

D.吹东风有利渡船登岛

2.感受科技发展与进步,提高应用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世界及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例如,我国空间探测已进入“站”时代,再如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试题中呈现这些资料,一方面可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技带来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最后投入科学的情感与信念。

【案例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家乡山西)、刘洋(家乡河南)、刘旺(家乡山西)顺利升空,展开对接天宫一号的工作,而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辽宁省的杨利伟。图3为此日地球的光照图,MN为晨昏线,PQ所在平面为“神州九号”运行轨道。

(1)请在图3上用斜线表示出黑夜。

图3

(2)图3中,P、Q点分别为“神州九号”运行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则“神九”绕地公转速度较快的点是____ 。

(3)“神州九号”发射的当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该日杨利伟的家乡(辽宁)和刘洋的家乡(河南)相比,_____ (填宇航员姓名)家乡的昼更长。

(4)图中,A、B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_____ 。

(5)比较B、C线速度和角速度,_____ 线速度大,角速度______ 。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

1.运用地理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生活处处有地理知识,学生日常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对地理事项的感知,分析其蕴藏的地理概念、规律原理,从而体会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探究奥秘,提升生活品位。如案例12,通过读图4可考查水循环主要环节、某环节的影响因素、水循环类型、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案例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图4),完成1~3题

图4

(1)若图中表示北半球河流时,河流拐弯C处描述正确的是

A.凹岸陡峭 B.凸岸平缓

C.凹岸搬运作用为主 D.凸岸侵蚀作用为主

(2)图中D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作用

(3)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2.论证与实践,发展地理探究思维

地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还得有过程和方法,如何在试题中体现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原理分析过程,体会原理的应用,实现与生活接轨,做到有趣、有用与生活化。

【案例13】图5是在一个六面封闭的透明的玻璃柜内,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图6为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据图,完成1~3题。

图5

图6

(1)图5中纸片A、B偏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纸片A向左偏 B.纸片A向右偏

C.纸片B不会动 D.纸片B向右偏

(2)运用图6所示原理,最能解释下列现象的是

A.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蔚蓝色

B.海边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D.月球比地球昼夜温差大

(3)图6中不包含的原理是

A.温室效应原理 B.水循环原理

C.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D.节水农业的生产原理

3.关注身边地理,做到学以致用

生产与生活中,地理学科在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较为常见。例如,暑假去西藏、青海旅游,一个切实问题摆在面前:带什么衣服、要不要带防晒的,其实,学生学好了相关知识,形成了习惯,类似的问题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案例14】我国某中学的作息时间表,表1、表2反映的是不同季节的时间表。该中学采用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表,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表1 某中学作息时间

表2 某中学作息时间

A.气候的季节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道路交通流量的季节变化

总之,生活化地理试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鲜活与灵动,是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种延伸与补充。让学生在试题中认识地理与周围环境,领悟生活中处处存在有用的地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趣味,感受地理之美。并能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始终拥有一双“地理慧眼”,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原理生活化案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