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理科思维 有效复习自然地理

2014-01-13施裕芳

地理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纬度环流建模

施裕芳

(宁波市第二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立足理科思维 有效复习自然地理

施裕芳

(宁波市第二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一、图文结合,易学好用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阅读和运用”。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直观明了,信息容量大,常比单纯的文字更具说服力与沟通力,学生可以从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因此运用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1]。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得知:几乎每个题组都以地理图表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解读地理图表来获取、加工地理信息,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的能力,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地理变得易懂易学,好记好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做到“左书右图”,构建“心理地图”,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的运用,很多学生习惯于用公式法来解题,即H=90°-|φ±δ|(φ-当地纬度;δ-太阳直射点纬度)或H=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但笔者认为,把公式转换成图的形式要更为方便。如图1,①②即表示A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应用作图法,简单快捷。

图1

【案例1】图2为“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若图中m、n数值相差20。则该地的纬度为( )

图2

A. 0° B. 10°N C. 20°N D. 40°N

分析:读图及材料可知,该地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判断出该地在0°~23.5°N之间,m、n分别为夏至和冬至的纬度差。再结合图1,可列出两个公式:n-m=20°,n+m=47°。得出m=13.5°或n=33.5°。再看图可知,该地纬度=23.5°-m或=n-23.5°=10°N。

二、文理交融,突出原理

自然地理的重点难点在于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过程,如地方时区时计算、等值线分布规律、热力环流的形成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往往需要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去解释、推导,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文科生的特点就是“喜欢背”,这对于偏向理科的自然地理而言其难度对学生显得更高。《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要求学生“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2]。因此,学生在复习时的重点是理解基本原理、规律,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能联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不要死记硬背,要真正理解透彻,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

如“热力环流”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需用此原理来阐释。而这一原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物理中的气压知识,使物理与地理相交融,如图3。

图3

【案例2】图4中弧线为等压面。若该等压面位于高空,从热力环流的角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间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A点

B. 相对应的地面温度,C点低于D点

C. D点对应的地面多阴雨天气

D. 相对应的地面气温日较差C点小于D点

图4

分析:利用图3的原理,可知C点对应的近地面因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导致高空的C点附近空气聚集,形成高气压,相反D点附近形成低气压。画出热力环流后,此题便迎刃而解。

三、思维建模,灵活运用

思维建模就是构建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思维模式,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建模能使地理知识规律化、模式化,化繁为简,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建模”,能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也是学生迅速解答主观题的重要途径。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教材、习题等各种资源,和学生一起建立思维模型。如图5的气候特征比较模型。

图5

【案例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于2012年1月17日至29日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举行。“澳网”是四大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也堪称最“热”的大满贯。(“法网”通常于每年的5月至6月在巴黎西部的蒙特高地举行;“温网”通常于6月或7月在英国伦敦的温布尔登举行;“美网”于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美国纽约的国立网球中心举行。)

材料二:

墨尔本气候资料(1961~1990年)

伦敦气候资料(1961~1990年)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澳网与温网举办城市的气候特征差异。

分析:学生若能熟练掌握图5的思维模型,此题得分不难,但也会遗漏材料中的“日照时数”这一重要的气候特征。所以,建模也有其缺陷,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形成机械化、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而地理事物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因此,教师在讲解时,不能把模型“建死”,不妨多加一点“其它”,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以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科生只有结合自然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自身实际,打破思维定势,灵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3]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普通高校招生(一)——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纬度环流建模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一种风电变流器并联环流抑制方法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纬度
谜底大揭秘
两相坐标系下MMC环流抑制策略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
常用纬度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