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2014-01-13张玉芬

地理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研究

张玉芬

(酒泉市实验中学, 甘肃 酒泉 735000)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张玉芬

(酒泉市实验中学, 甘肃 酒泉 735000)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地理研究性学习往往与真正的科学研究相去甚远,如何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接近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是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指导学生科学选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应该选取一些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明显增强,使研究逐步深入和拓宽,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1. 选题原则

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范围太大,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往往主观臆断,还会使研究的方向偏离预想的设计,使选题无法进行下去。

选题宜新不宜旧应该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不宜选择脱离生活实际的内容,如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分析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没有相关的实验设施和知识储备,都是空洞无意义的。

选题宜近不宜远应该选择身边的主题进行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乡土性,对于不熟悉的环境是无法深入研究的,如家乡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的学生是无法深刻感受沿海地区的环境特征的。

选题宜简不宜繁题目的确定要言简意赅、直奔主题,不宜拖泥带水、妄加修饰,否则会产生研究结果与题目相背离的可能。如学生确定的研究课题是“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回收处理办法”,结果整个研究中并没有涉及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因此题目不如改为“生活垃圾知多少”,这样就不会产生偏离主题的现象。

2. 质量相对较好的课题往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

对于学生有吸引力的课题,他们才会花时间、精力投入其中,在研究的过程中才会有创造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比较而言,那些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相对熟悉、时事性强、应用价值突出的课题都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题,比如以下课题:

● 校园绿化设计

● 关于学校周围的噪声污染

● 酒泉的水污染及治理

● 地理与饮食

● 歌曲中的地理

● 酒泉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学校校门重建后对周边经济、环境、交通的影响

● 关于城镇绿化

这些课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本身息息相关,他们主观上愿意去深入研究,得出自己的意见和结论,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感到满意和自豪。

二、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比如:体现不出学科特色,论文写作方法不当,研究方式不合理、词不达意,论证缺乏科学依据等等,只有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进行科学指导。

1. 研究过程虎头蛇尾

如课题“学校校门重建后对周边经济、环境、交通的影响”,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且比较感兴趣才选定的,研究的过程都是比较认真详实的,但是,看到最后的研究报告部分,却是草草收场,没有表明研究者自己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立场,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2. 论文科学性不强

多数小组的研究并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运用到实际研究中,研究成果距离真正的科学研究太远。有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写科学论文,甚至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论文观点的表述仅仅是资料的罗列,或是网上资料的大段粘贴,缺乏必要的地理科学分析,难以科学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以下研究课题:

校园绿化设计(节选)

我们坚信有你的关爱,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建立完整的绿化体系,将学校可利用的一切条件都挖掘。现在校园绿化如火如荼,学校建设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正日益改善。严格按省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的学校正阔步向园林式学校目标迈进。但是,在此过程中,校园里出现了一些极不和谐的现象。如有的同学蓄意破坏公用设施、任意摧残树木、践踏草皮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与日益优化的校园氛围极不协调,也是对当代中学生文明修养的肆意损害!良好的道德修养、优雅的文明举止、和谐的环保意识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必备素质,破坏生活环境更无异于自残。X中学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理应以高度的责任感来爱护优美的环境、以无私的爱心来为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尽一份力,以实际行动来维系高尚的社会文明,谴责并制止一切破坏校园环境的不和谐行为,做一名文明的现代中学生。“除了关爱,什么也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让我们共同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环保意识,呵护一草一木,促进校园和谐发展,让文明与优美永驻我们的校园!

我们坚信:有你的关爱,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

这项课题的选择本身可以更好的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如果从地理学科平面图的设计出发去研究这个课题,肯定能够用到中学地理课学到的诸多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地图上的比例尺的确定,图例的设计,平面图的绘制,地理注记的表示,地理方位的表示等等。但是学生并没有从地理学科角度去考虑如何做这个课题,反而把它写成一篇并不太通顺的命题作文,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谬之千里了。

3. 缺乏研究性学习应具有的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有不少学生从一开始就抱着随大流、和小组其他同学混着玩的心态来对待研究性学习,因而从根本就上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同学的活动表现来分析。

表1 活动(项目)设计组成员自我总结表

表2 活动(项目)设计组成员自我总结表

从以上这个小组的两位同学的活动表现可以看出,表面上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负责,但是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小组每个同学的措辞都是一样的,没有个性化的差异,而我们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是照搬一位同学的成果,怎么会出现如此雷同的思考结论呢?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性学习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展现出自我的价值,而不是人云亦云。

4. 忽视科学研究过程

高中研究性学习有一套完整的过程记录表,在分组确定研究课题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各种记录表,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表格的要求进行填写,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到哪一步,如何开展研究,都可以按照表格的预设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本小组成员只要按部就班的,严格按计划执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最终一定可以拿出一份满意的研究报告出来。

5. 论文表达方式存在不足

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结果,往往以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生对于科学论文或报告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对于科学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比较陌生,往往表现出研究前期的准备阶段非常完善,但是研究报告或论文却表现出狗尾续貂的状况。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选取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出最好的研究成果。如课题“歌曲中的地理”,单就题目的选择就让人耳目一新,深究它的源起,就能发现这个题目的选择体现了班级特色和班级文化的影响。这个小组所在的班是音乐特长班,班主任刘老师更是一位音乐发烧友,这项课题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地理现象无处不在。这样的表达比起刻板的科学论文,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欢迎。

结题报告摘选

《天路》

“早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地”(青藏高原上的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引伸青海牧区、西藏牧区的牲畜有哪些)“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这说明青藏铁路的修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从这个时候起山再也不高路再也不特别长”(青藏铁路的通车改变了青藏高原的闭塞状况)。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长江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规模宏大的春汛)“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而绝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长江入海口大约位于30°N附近,故注入东海;又由于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落差很大,多急流,所以长江沿途惊涛骇浪,气势蔚为壮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长江水系大部分位于东部季风区,是沿途地区一条重要的灌溉水源;中上游水质清洁,也为沿途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其上游流经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健美的臂膀”(说明长江水量丰富,声势浩大,这样才能挽起大海高山,为我国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

《黄土高坡》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冬半年,亚欧大陆非常寒冷形成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而北太平洋则形成阿留申低压,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季风,这就是歌词中所指的西北风;而夏季则相反,亚欧大陆非常炎热,处于印度低压的控制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6. 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本学科教学设备和设施

通常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使用的研究方法仅限于查阅资料、访谈、讨论、调查、实地考察等,往往忽略了学校为地理学科所准备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在研究中利用好这些设备和设施,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的体现出课题研究的地理学科特色,从而凸显研究的科学性。一般来说,学校可以提供的设备和设施包括:

●图片类: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本省地图、专题地图;景观照片;遥感图像。

●仪器、模型类:地球仪、月地运行仪及其他演示性地理教学模型;课外活动所需要的观测器具。

●标本类:岩石、矿物、土壤等标本。

●音像教学器材及软件类: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计算机教学软件等。

●根据条件设置地理教学专用教室、地理活动场所和地理实习基地。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从题目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活动的设计,过程的实施,结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都需要给予详细的指导。否则学生可能偏离原来的设计,例如下面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设计总方案

(1)确定项目

为了方便我们的活动,与指导老师讨论过后,决定将《酒泉地区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2)制定方案

活动从大的方面分成了三个阶段:

①收集资料和调查阶段

由本小组的张文莉和李阳同学负责,通过互联网查阅书籍和访谈的形式来收集活动前期所需资料。

②实地考察阶段

由本小组的常月和陈浩同学负责,利用假期时间,从钟鼓楼出发,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开始实地考察,并将沿途的功能区一一记录,绘制图表一张,以便于日后的分析。

③ 资料汇总与分析阶段

由本小组的郭静和柴勇海同学负责,将所有调查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整理访谈记录,为活动的进程进行总结。

(3)优化方案

在活动的最后增添一项内容:所有成员将活动中的感悟心得写出来,由组长主持,开一场活动心得交流会,使组员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次活动的目的。

本活动方案的设计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在具体环节的实施中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应该结合酒泉各功能区进行,而不是粘贴复制一般的网页上的城市介绍。对于实地考察阶段,考察路线图就可以拓展为酒泉的功能区分布图等,这些应该深入进行研究,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部分,学生往往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使分析报告地理学科特点和科学性不足。

[1] 林培英,马贺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