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兵运工作

2014-01-11戴运娜

军事历史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共中央士兵国民党

□ 戴运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开展士兵运动(简称兵运)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一项与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并重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正式做出开展兵运工作的决定是在同年11月,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指出:“本次会议现时特别命令各级党部立刻开始在兵士及下级士官中的秘密工作。”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37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此后,兵运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起来。

一、兵运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了开展兵运工作,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全党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动员,并多次以指示和通告的形式,要求根据地、游击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充分认识开展这一工作的意义,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建立秘密党组织、发展党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发动国民党军士兵反对军阀压迫、反对进攻红军,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组织哗变和起义。

按照中共六大《军事工作决议案》精神,中央军事部先后设立了兵士科和兵士会,领导全党的兵运工作,同时在各省委和各红军部队的政治机关也相继设立了兵士运动委员会。1930年冬,中共中央颁布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例,即《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规定在团或相当于团级以上单位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破坏部(科),并对各级破坏部(科)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对各地开展兵运工作的指导,要求湘、鄂、赣、闽、粤、皖、浙、苏等省的省委派出巡视员,督促指导各地党部切实开展这一工作。在没有省委或地方党组织力量较弱的地区,中共中央则派人前去加强指导。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要求,“以后各团政治处须成立一个白军士兵工作委员会,各连须有一个士兵代表参加组织,这个委员会在政治工作会议上,须经常讨论白色士兵和俘虏兵工作”①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第2册,659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

为了培养开展兵运工作的专门人才,总政治部发布训令,要求“军团(或军)和军区及军分区政治部应立即开办短期的白军士兵运动训练班,经过训练后,派往中央苏区周围的白军中去工作”②孔繁政、陈志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统战与军事交往》,6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并规定“必须从部队中选择成分好、政治坚定、有活动能力的,最好是从白军中拖枪过来,多少有兵运经验的同志。在训练中要将白军的情形以及兵运的路线和秘密工作的方法详细说明。依照中央局二月训令,各军团、军政治部每月必须派十人出去。江西、福建军区政治部,要经常不断地开办训练班,每月各要派出三十至五十人”③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室:《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集》,第1集,209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地都有许多优秀的工农分子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军部队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和外围团体,用各种方式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介绍了红军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同时团结争取了一批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爱国进步人士。在当时,有许多地方的国民党军士兵哗变和起义就是由这些打入国民党军内部的人组织和领导的,如在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中,打入国民党军第46师的中共党员魏孟贤等人经过艰苦工作,于1930年11月成功地发动了六安兵变,同红12师里应外合,一举捣毁了国民党军的旅部、团部和国民党六安县党部,为夺取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除派人打入国民党军内部组织兵变外,还很重视开展对敌宣传工作。宣传方式多样:一是在国民党军部队行军时必经的交通要道和驻地书写标语口号;二是发动群众特别是国民党军士兵的亲友,开展直接宣传和劝告活动;三是派人到某些国民党军部队中进行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等等。这些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国民党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发生动摇,感到与红军作战没有前途,大量阵前脱逃,回到家乡;有些士兵则想尽办法不参加战斗,或者磨洋工,处处敷衍了事;更有大批士兵在战场上朝天放枪,当与红军正面交锋时则不作任何抵抗就缴枪投降;士兵携带枪械,三五成群或个别投奔红军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实行的优待俘虏政策也是兵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28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认为:“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敌军的士兵和营、连、排长被我们俘虏过来,即对他们进行宣传工作,分为愿留愿去两种,愿去的即发路费释放。这样就把敌军所谓‘共匪见人就杀’的欺骗,立即打破”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不但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各种谣言,而且在国民党军士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人投降或起义,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红军的骨干,不少人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二、开展兵运工作的原则和特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兵运工作原则,形成了群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兵运工作的原则

1.强调阶级斗争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开展兵运工作时首先在国民党军内部进行阶级划分,把属于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一部分的士兵作为统战对象,而把属于剥削阶级的各级长官作为敌人来区别对待。中共中央认为,国民党军中的士兵大多来自破产农民和失业工人,其利益与工农是一致的,而各级长官则是封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与工具,是迫害工农的罪魁祸首。在红军总政治部颁布的《对敌军的政治工作》中明确指出:“敌军中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启发敌军中工农出身的士兵的阶级觉悟(这些是白军中士兵的主要成分),号召并诱导他们来反对他们的阶级敌人,转到革命的红军方面来,这样来根本瓦解敌军。”①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室:《战时政治工作经验选集》,第1集,207页。

2.坚持士兵斗争与工农斗争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军阀军队中单独的阶级斗争是没有出路的,而且容易缓和下去,一定要工农斗争愈发展,才可促进士兵的阶级斗争,且使斗争能够愈加有意识地走到与工农会合总暴动的路上”②《刘伯承军事文选》,35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因此,“工农运动与兵运发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工农斗争很能影响兵士群众,用各种方法使工农群众和士兵接近”③《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卷,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是兵运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3.坚持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原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既不可分割,也不可偏废。一方面,成功的军事打击有利于国民党军士兵认识到追随阶级敌人进行内战的无前途,对未来产生悲观失望心理,提高兵运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向国民党军士兵宣传自己的主张和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毒化政策,可以削弱其战斗意志,有利于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

4.坚持组织工作中的保密原则。中共中央对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党的秘密组织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遵循高度保密的原则,1928年7月10日在关于兵运策略的通告中规定:“军队中的组织应严格按照党中央军事决议案分组的原则,各组之间应断绝一切关系,组长只与支部书记发生关系,支书只与上级党代表(组织员)发生关系,开会时务必注意安全的问题,如环境不便开会时,则宁肯由组长个别谈话,不必取开会形式,军队内的同志绝对禁止保存名单文件等可作证据的物件,开会不拘仪式,更不要记录,一切一切,只是‘记于心’‘传于口’,仅如此才能保证秘密之安全。”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322页。

(二)兵运工作的特点

1.在各根据地和对敌斗争的前沿普遍开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指示,各地省委和根据地各级党委以及对敌斗争的前沿地区纷纷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兵运工作。如1928年8月浙江省委在《关于兵运工作的计划》中就明确提到:“根据过去的错误与目前的现象,今后我们军事工作的方针应该是:a.城市是豪绅资产阶级政治的中心,是他们武装力量最雄厚的区域,我们必须加紧城市中的士兵工作,使之与职工运动一致的发展,破坏反革命的军事力量,加速他们的动摇和崩溃;b.乡村的士兵群众力量薄弱,与农民比较接近,应即开始士兵运动,使农村斗争得着农民兵士互相适应地发展,不会使农民斗争遭受意外的损失。”⑤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浙江地区》,213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2.在多次武装起义中得到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中国共产党兵运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国民党军队倒戈、哗变、起义的事件时有发生。1928年5月,共产党员许权中率领国民党军的1个旅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渭华起义。1930年10月,中共党员曹狄秋等在四川广汉策动国民党军第28军第2混成旅的2个团和1个随营军官学校2000多人举行起义,成立广汉苏维埃政府。1931年7月,中共党员谷雄一策动国民党西北军高桂滋部一部起义,成立红24军,等等。

三、对兵运工作的评价

长期以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兵运工作被认为是“左”倾思想下的产物,学术界研究得比较少。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对其地位和作用有必要做出客观评价。

(一)开展兵运工作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是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具体措施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把开展兵运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在1928年3月关于政治局势与斗争策略的决定和致湘鄂赣三省委的信中都强调应当发展士兵运动,鼓动兵变,5月又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中对开展这一运动的目的、方法和口号等进行了具体部署。6月至7月间,中共六大对军事工作进行了总结,在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的《军事工作决议案》中明确规定,“破坏军阀的军队和在政治上夺取军阀的军队,使几百万的兵士群众,都参加工人阶级与农民群众的阶级战线,这乃是中国共产党目前最严重的任务”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310页。。7月,中共中央在题为《兵运策略》的通告中详细总结了此前兵运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分析了国民党军队的状况以及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开展士兵运动的方式以及组织工作等,明确要求“各级党部团部接到此项通告之后,应即于一周以内成立士兵运动委员会”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322页。。1929年11月,中共中央在题为《目前中国士兵状况与我党兵运的策略及工作路线》的通告中强调指出:“破坏军阀制度,特别是夺取军阀军队中的士兵群众是目前中国革命运动中的主要任务之一。”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431页。

(二)兵运工作在削弱国民党军力量的同时壮大了革命力量,开创了瓦解敌军工作的先河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在开展兵运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宣传鼓动和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促成了国民党军内部的分化瓦解,使其一部分士兵觉悟并转到革命队伍中来,大大加强了革命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运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红军大约歼敌50万人,其中起义和投诚者达19万之众,既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沉重打击,也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兵运工作开创了人民军队瓦解敌军工作的先河,为以后制定瓦解敌军工作的方针政策积累了经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到各地去开展兵运工作。他们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作出判断,不仅在士兵中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在国民党军上层军官中也开展了工作,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的错误,取得了成效,如1929年邓小平在广西领导的左右江起义就是开展上层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三)兵运工作在当时受到中共内部“左”倾思想的影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兵运工作曾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理论上,把民族资产阶级等同于大资产阶级,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理论上的错误必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一是只在国民党军士兵中开展工作,放弃对军官的争取;二是只要求国民党军起义,不注意争取同盟军,把所谓“中间派”视为最危险的敌人。如王明等人严厉批评了北方地区党组织所采取的“上层的联合战线”的政策,并加以阻挠,推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综上所述,开展兵运工作是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尽管这一工作在当时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但它毕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奠定了人民解放军瓦解敌军工作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党和军队的许多领导人都曾经参与这项工作,为红军的壮大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共中央士兵国民党
中共中央文委发给郭沫器的特殊信件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快过关了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门牙士兵
士兵独白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