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PBL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3-12-31

文教资料 2013年2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环境教学模式

单 楠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用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让学习者在知识和信息积累的技术上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自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ows于1969年创立PBL教学模式以来,PBL教学模式在各个课程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相关国家或地区对PBL教学法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教学实践证明,PBL教学模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基础,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网络环境对PBL教学模式的改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和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无论从结构还是从过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许多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PBL教学模式暴露出学习社群狭窄、资源获取受限、反馈评价滞后、耗费时间较多等不足,急需改进。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交互时空异化、利于开放和共享、对现实模拟性等强大功能和独特优势,为创建新型的英语教学环境,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对此,很多学者和教师基于卡恩提出的网络学习环境的八个维度[3],从硬件资源、软件环境、人员支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方面,对营造PBL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简称为WPBL)[4],并形成了WPBL一些成熟的教学设计结果[5]。

与传统的PBL相比,WPBL在保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以下优势: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了快捷畅通的交互平台,便于生生、师生交流协作;节约了从资料收集到问题解决、成果展示的时间;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更方便、有效。因此,WPBL将对包括英语阅读教学在内的各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WPBL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设计

参照PBL教学内含的启动一个新小组、开始一项新问题、执行问题解决、呈现成果、问题解决后的反思五步骤,结合英语阅读理解从字面层次到分析比较层次、评断层次的认知规律[6],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从英语阅读课的课前、课中、课外三阶段运用WPBL模式。

1.课前引入网络知识让学生“热身”

在WPBL中,教师是问题情境的设计者、提供者,更是学生认识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要提前做好引导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前发布问题“情境”,并引导或提示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对词汇学习有厌烦情绪。对此,教师可以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热词、新词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体会、思考和模仿中,接触、观察大量真实的语汇,使教师和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中,验证教科书和词典中所给的定义和搭配,从而使学习的过程变成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比如课文中出现copycat这个新词,可以先让学生熟悉课文中的解释,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当前的网络热词来翻译,当学生联想到“山寨”这个词时,再进一步拓展、延伸,让学生思索pirated,cloned,fake,counterfeit,knock-off,shanzhai等其他相近的英语表达,对相关例句进行讨论比较,加深学生对一词多译的理解,并相应提高学生词语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就抓住网络热词这个学生的兴趣点,引入其他一些网络汉语热词,如“囧”(be sunk/sunken)、“很黄很暴力”(very pornographic and very violent)、“叉腰肌”(psoas muscle)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翻译和表达。通过“热身”,可以跳过词汇学习,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对词汇学习的枯燥感,在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加深了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有效性。

2.课堂利用网络资源帮学生“拓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和启发学生,可以有效减少母语迁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例如中国学生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一谈到“大”这个词时,头脑中立即就会想到big。为改变这个母语迁移的惯性,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表达“大雪”,并让学生利用教室中的网络,现场进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来检索。学生在输入检索条件后,COCA会按出现频率高低,得到以下可以与 snow 搭 配 的 词 汇 :deep,fresh,heavy,new,wet,light,soft,white,falling,hard等。学生很直接地就会看到big不能与snow搭配,凭语感立即就确认heavy才是表述“大雪”时最地道的形容词。还可以利用COCA启发学生,比如讲到flower的修饰词时,学生惯常的答案是beautiful,虽然没有错,但是千篇一律,缺乏变化。可以提问学生还有哪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花“美”,让学生当场进入COCA进行检索哪些beautiful的同义词可以修饰flower,检索结果显示lovely,attractive,wonderful,gorgeous,striking,magnificent,charming等都可以修饰flower。通过“正反结合”地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表达错误,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使其语言表达更准确、丰富、地道。

3.课外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互联”

课堂教学并不是英语阅读活动的终结,课外也可以纳入阅读教学活动范畴。这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及时、畅通的沟通渠道,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利用E-mail、QQ群、微信等成熟的网络平台时,除了定期或不定期给各个讨论小组发放教学视频和PPT课件、课外延伸资料及作业,供学生学习和探讨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后继语言活动 (follow-up activities),利用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辩论(debate)、解决问题流程图展示等,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例如可以利用数据库、概念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分析、组织将要学习和正在学习的内容,直观地理解主题、主要内容、主要细节和次要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构型思考创造条件,强化学习的认知能力。例如,以《英语泛读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A

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为例:

通过图示,学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本课是关于Laura Ingalls Wilder的故事,而其所处的大环境是美国 “西进运动”,该运动造成的人口迁移和探险热潮,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精神”的形成和民主的发展,也是Laura Ingalls Wilder的故事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WPBL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WPBL,笔者体会到,WPBL可以很好地契合英语阅读教学,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以下教学目的。

1.有助于挖掘阅读文本背后的隐形知识

英语阅读是对语篇材料信息理解、获取、处理的过程。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精读一般采用从下到上(bottom-up)的方式,按序从单词到短语、句子和篇章;泛读一般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top-down),从篇章开始逐一递减到单词或字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语言结构本身,只注意到可视文字这一表层信息,忽略了文本背后的隐性知识。而在精心设计的WPBL模式下,教师通过全时空引导和引入网络知识,可以多渠道、多侧面地构建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用其自身的想象力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背景思路和情绪变化,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在这一过程中,可视文字与隐形知识被紧密联系起来,语言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体现。

2.有利于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负荷

有学习活动,就会有认知负荷。根据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7],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的总量,应限制在工作记忆容量范围之内,否则就会阻碍学习。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学生常常被淹没在词汇、句型、篇章结构等信息和大量的习题训练中,较重的认知负荷,使学生无暇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在WPBL模式中,信息技术已经分担了部分信息加工工作,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信息加工,且所要学习的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便捷、稳定地展现,有利于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使学生专注于对文本的高级思维活动,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有益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当前,“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关于教学活动的主流认知。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8]。WPBL有效整合了网络和英语学习任务,能为学生提供一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和动态的、多元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改变文本信息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形成包含文本、图形、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形态的结合体,自主思考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被充分激发,自身的语言处理和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当然,运用WPBL模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也要注意避免走入极端,不能盲目追求营造网络环境,而破坏课堂教学应有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在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时,还要注意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保证正面引导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尽管学生在开始时可能会不适应,但随着教学进程的持续深入,WPBL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运用WPBL模式来教学,学生不仅知识面广,而且自主研究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的学生。

[1]Lohfeld L.,Neville A.,Norman G.PBL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views of Canadian resident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5(3).

[2]黄亚玲,刘亚玲,彭义香,等.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

[3]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环境的建构与测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

[4]王超杰,王曼华,阎一渡.WPBL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5]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

[6]荣芳.试论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与交际教学理论的结合: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John Sweller,Jeroen J.Gvan Merrienboer.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J].Educational Psyohology Review.Vol.IO.No.3.1998.

[8]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环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