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蛭逐瘀胶囊合用川葛舒筋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2013-12-11王长宏王志刚

中医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病证水蛭根型

王长宏,王志刚

(新乡市中医院,河南 新乡453003)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与老年、职业因素、长期伏案、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有关,发病年龄趋于年轻。2008年6月—2013年4月,笔者采用水蛭逐瘀胶囊合用川葛舒筋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0~65岁,平均(47.2 ±10.7)岁;病程0.5 ~10 a,平均(4.2 ±1.1)a。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28~64岁,平均(46.9 ±11.2)岁;病程 0.6 ~9.5 a,平均(4.1 ±1.2)a。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检查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⑤CT检查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⑥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除外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及精神病者。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瘀血型: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牵引通常采用颌枕带坐姿牵引,以头颈部前屈15°~20°为宜,牵引质量一般为4~10 kg(根据病情及体质,从小量开始,渐增加至出现最佳效果为止),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蛭逐瘀胶囊(由新乡市中医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号 080516,081206,090611,101102,110609,120108 等,每粒0.5 g),每次2 g,每日 3 次,口服;川葛舒筋丸(由新乡市中医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号080611,091012,101016,110308,120721 等,每丸 9 g),每次 9 g,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有所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12,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常见病,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顽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证属“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年老体虚,肝肾、气血亏虚,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内侵,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肌肉、筋骨失养所致。以肝肾、气血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标实为急。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水蛭逐瘀胶囊方中水蛭破血逐瘀,为君药;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能力强,可通利经络,透达关节;白花蛇舌草祛风活络,定惊止抽。二者共为臣药。莪术破血散瘀,行气止痛;枳实行气化痰。二者共为佐药。地龙性走窜,善通行经络,为佐使药[2]。川葛舒筋丸方中葛根解肌退热,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之项背强痛,为君药;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臣药;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兼祛风湿,为佐使药。现代药理研究[3]证实:水蛭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脂,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破坏;水蛭素对血小板凝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穿山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度;莪术可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微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坏恢复,对体内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葛根可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牵引主要通过牵引力使颈椎序列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使病变椎体椎间隙逐渐被拉开,可缓解对血管、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与刺激。诸法合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王志刚.水蛭逐瘀胶囊联合葛根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24.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病证水蛭根型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小“吸血鬼”水蛭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