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阳虚水泛型肺心病30例

2013-12-07叶寒露

福建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真武汤五苓散浮肿

叶寒露,王 柯

(武汉市中医院,湖北 武汉430000)

肺心病阳虚水泛是肺心病发展至一定阶段,机体脾肾心阳气虚,行水无权,水湿停留而成痰饮,上凌于心则心悸,射于肺则咳逆,滥于肌肤则水肿,聚于胃肠则恶心不食,可见种种危象,属于疾病的严重阶段[1]。西医一般采用利尿剂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加上利尿剂本身的毒副作用,甚至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而中医采用温阳化饮利水为治疗大法,有独到的标本兼治之效。笔者以真武汤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水肿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0±5.2)岁。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83 岁,平均(69.8±7.8)岁;病程 8~32 a,平均病程(22±5.3)a;其中合并脑梗塞5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7例,心衰2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 10例;年龄 63~81岁,平均(70.4±6.8)岁;病程 7~31 a,平均病程(21±6.5) a;其中合并脑梗塞3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8例,心衰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和合并症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2]:① 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及体征:有慢性咳嗽、咯痰、气喘,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的症状,体征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瘀血肿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浮肿,重者可出现全身浮肿、腹水、胸水。②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心病征象。③ 肺功能检查明显异常。④ 血气分析:PaO2<8.0 kPa,PaCO2>6.56 kPa。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制定,证属阳虚水泛,症见:双下肢浮肿,甚则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体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差,尿短少。舌淡胖或舌质紫暗,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基础治疗包括常规控制性氧疗、积极抗感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失衡、降低肺动脉压、纠正心衰、营养支持等治疗。① 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氨茶碱0.1 g,每天3次。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真武汤合五苓散煎剂,处方:附子6 g,桂枝10 g,茯苓12 g,白术 10 g,泽泻 10 g,猪苓 10 g,生姜 6 g,白芍 10 g,葶苈子10 g等组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2组均用药14 d。

2.2 观察指标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心悸、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浮肿、干湿鸣音等。观测心脏前后负荷变化,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分别做一次心率(HR)、心排血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测定。

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2组数据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水肿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① 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它症状消失;②好转:水肿及其它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③未愈:水肿及其它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或有加重。

3.2 结果

3.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水肿消退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2组疗效比较(n,%)

3.2.2 2组心脏前后负荷指标变化 见表2。

4 讨 论

阳虚水泛型肺心病是由于外邪、伏饮久恋不去,肺脾肾功能渐趋虚衰所致。因阳气亏损,水津不化,疏布失常,或内聚脏腑,或溢于肌表,而成水肿、痰饮等证者。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胀濡泄,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均表现为肺心病阳虚水泛证。中医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真武汤加五苓散温阳化饮利水,在上宣肺而通调水道,在下则温阳利水。临床用于心衰、肾衰等危重病证。方中附子、桂枝温肾通阳;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

表2 2组心脏前后负荷指标变化()

表2 2组心脏前后负荷指标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R/(次 /min)92.60±17.85 75.30±15.62 92.50±18.36 82.0 0±17.561)CI/(mL·s-1·m-2)34.67±9.84 41.62±3.47 35.20±8.53 39.67±7.571)CO/(L/min)3.84±1.20 5.78±1.35 3.78±1.37 4.28±1.741)SI/(mL /m2)25.73±7.51 30.75±6.52 26.24±6.53 28.90±8.371)SV/mL 42.3±15.27 60.1±9.78 42.5±12.65 52.2±11.531)

本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阳虚水泛型肺心病患者在心脏前后负荷的改善、水肿消退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有降低远期病死率的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8.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5-12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侯部分:肺系证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0-2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

猜你喜欢

真武汤五苓散浮肿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验案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五苓散治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