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缓解期58例疗效观察

2013-12-07张霖云吴广文吴明霞

福建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膝眼膝骨性软骨

张霖云,吴广文,李 俐,吴明霞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2.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1]: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亿,据估算,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的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且随着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及体重普遍增加的趋势,患病人数将继续上升。由于骨性关节炎的高发病率和致残性,治疗耗费大量的个人和社会财力,故而研究其治疗措施已刻不容缓。当KOA病程发展步入缓解期时,各项症状及指标趋于稳定,是传统综合治疗KOA的黄金时期,本研究在以往大量研究的基础上[2-3],通过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KOA缓解期58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KOA缓解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脱落2例,对照组患者脱落4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男 女 病程/月58 56平均年龄/岁52.97±9.18 54.01±8.34 25 21 33 35 0~12 24 20 13~24 19 23>24 15 13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2001年修订的KOA诊断标准[4]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国家卫生部 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的KOA证候诊断标准。X线诊断标准:采用Kellgren和Lawrenc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7]。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且处于缓解期患者;长期服用药物者,需停用药物1周后方可纳入观察;年龄45~75岁;站立、髌骨轴心位X线表现符合上述X线标准中Ⅰ~Ⅳ级。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者;并发症影响到关节者,如牛皮癣、梅毒性神经病、褐黄病、代谢性骨病、急性创伤等;急性期关节肿胀或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能力者;治疗前1周内使用过消炎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血管、肝、肾、胃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治疗不合作者。

1.5 观测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采集患者关节腔内关节滑液。常规方法抽取关节滑液20 μL,将其注入5 mL灭菌EP管中,定容至2 mL,密闭和编号后-20℃保存。采集完后统一用人白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试剂盒进行序列加样,过程按说明书严格操作。加样完毕,离心后取沉渣,用γ放射免疫计数仪进行放射线计数,再用放射性免疫γ射线计数分析工作站进行数据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

2.1.1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诊疗方案中膝痹的辨证分型,拟定以下中药方进行口服治疗①风寒湿阻型:独活寄生汤加减。②瘀血阻络型:身痛逐瘀汤加减。③阳虚寒凝型:阳和汤加减。④肾虚髓亏型:补肾壮筋汤加减。水煎服,每天2次,15 d为1个疗程。

2.1.2 温针灸 主穴:内膝眼(透向外上膝眼)、外膝眼(透向内上膝眼)。配穴:①风寒湿阻型:风池、足三里(温针灸)、三阴交、阿是穴。② 瘀血阻络型:阳陵泉(温针灸)、血海(温针灸)、膈俞、梁丘(温针灸)、阿是穴。针后,予放血疗法:取委中穴,严格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放血2~4 mL,可加拔罐;或在踝关节附近寻找浮络放血1~3 mL。③ 阳虚寒凝型:阳陵泉、大椎(温针灸)、肾俞(温针灸)、命门(温针灸)、悬钟、阿是穴。④ 肾虚髓亏型:太溪、照海、肾俞、三阴交、太冲、阿是穴。进针均以得气为度,用平补平泻法。针后,选取内膝眼、外膝眼,在针柄上插上2 cm的药用艾段艾灸。时间20 min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宜,以患者可忍受为度。每天1次,每次约30 min,15 d为1个疗程。

2.1.4 中药离子导入法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仪,正极板置中药棉垫放于疼痛明显处,负极置于同侧腘窝下。中药药剂由当归、红花、川乌、草乌、威灵仙、伸筋草等20余味中药煎汁过滤而成。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15 d为1个疗程。

2.1.5 膝关节治疗带治疗 膝关节治疗带是由杜民、刘献祥等发明(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51002007 76),利用治疗带的皮肤电极对膝关节各个穴位(如血海穴、膝眼穴等)进行电刺激。

2.1.6 功能锻炼 在患者可忍受范围内时,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的肌力测试(徒手肌力测试或等速肌力测试)后,选择相对应的训练增强膝关节周围肌力,如:多点等长训练、直腿抬高、终末端伸膝等等张抗阻训练,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平衡、步态及心肺功能训练。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灸、推拿结合口服氨基葡萄糖(奥泰灵,香港澳美制药厂)。针灸推拿同治疗组;奥泰灵,1次1粒,每日2次。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出症状积分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参照简化McGill疼痛标尺评分法[8]对治疗前后膝痛程度进行评分。

3.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58 56治疗前7.33±1.76 7.42±1.10治疗后4.92±1.321)2)6.01±1.211)

3.3 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58 56治疗前7.21±1.46 6.98±1.72治疗后4.36±1.421)2)5.24±1.511)

3.4 2组治疗前后IL-1、MMP-3含量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IL-1、MMP-3含量比较()ng/mL

表4 2组治疗前后IL-1、MMP-3含量比较()n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治疗组n 58对照组5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1 170.320±4.782 130.871±5.1241)2)171.924±4.933 151.574±7.6681)MMP-3 181.774±63.472 150.744±42.6671)2)180.587±61.587 166.435±49.3281)

4 讨 论

KOA属于中医学“膝痹”、“骨痹”范畴,正如《证治准绳》所云:“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中医学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痿标痹。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则筋骨失养,腠理空虚,易感风寒湿之邪而为痹[9]。西医学认为:KOA的病理变化的核心在于关节软骨退变,故目前治疗KOA,多数学者均提倡早期的介入治疗,以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损伤[10]。处于KOA缓解期的患者,由于其关节内肿胀及炎症反应已经趋于稳定,故此时为传统中医药治疗的介入最佳时期。

KOA缓解期的主要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研究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旨在标本兼治。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以补益肝肾为主,加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之功效。并能改善退变过程中的软骨组成及代谢,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抑制滑膜炎症,从而减轻或消除症状和体征[11]。温针灸通过针体将艾绒燃烧时产生热量传到关节深处,能够温阳祛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周围微环境的新陈代谢,改善骨内微循环状态,提高组织对增生刺激的耐受性,更加有利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的功能[12]。推拿手法可以改善局部组织供血,促进膝周静脉及腘静脉回流,减轻静脉瘀滞,消除炎症反应,减轻髓内压及关节内压力,提高痛阈,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明显延缓关节的退变[13]。中药离子导入利用直流电将药物分子直接导入局部病灶,可明显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既能温化寒湿,又能活血通络,舒筋止痛[14]。膝关节治疗带是以传统针灸理论为基础,将高压低变频脉冲与经络理论相结合,采用皮肤电极对膝关节各个穴位进行电刺激,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同时能改善组织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并可改善关节内的微环境,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状况,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改善机体免疫、内分泌系统,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加软骨细胞的代偿能力,对软骨的降解有一定的延缓作用[15]。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静脉回流及静脉瘀滞,增加肌力和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滑液向软骨表面和细胞间质弥散,并可刺激病灶周围软骨细胞增生,增强软骨的压力泵作用,同时为软骨细胞提供最佳修复环境[16],从而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恢复或增大关节运动范围,增强肌力,改善关节运动素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技能,减轻身心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在进行2个疗程的温针灸、推拿、中药、康复训练及膝关节治疗带、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药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关节滑液内IL-1及MMP-3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这说明多种疗法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关节滑液中的炎症物质,减轻关节内的炎症刺激,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综上所述,中医药综合治疗KOA缓解期,能补益肝肾,温阳祛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缓解临床症状,减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损伤,控制疾病的发展,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之功效,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借鉴。

[1]刘献祥,林燕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2]WU MINGXIA,LI XIHAI,LI LI,et al.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JAK-STAT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chondrocyte of osteoarthritis rats[J].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21(6):21-23.

[3]WU MING-XIA,LI XI-HAI,LIN MU-NAN,et al.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of shen-sui insufficiency syndrome type by electroacupuncture[J].Chin J integr Med,2010,16(4):291-297.

[4]曾庆馀.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3.

[6]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7]CLANCY R M,AMIN A R,ABRAMSON S B.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inflammation and immunity[J].Arthritis Rheum,1998,41(4):1141.

[8]罗跃嘉.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康复 ,1992,7(4):160-164.

[9]刘献祥.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中医正骨,2012,24(1):3.

[10]付元香.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09,23(7):1946-1947.

[11]雷宁波,韩大为.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其机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9(9):109-110.

[12]李俐,吴明霞,洪昆达,等.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与关节滑液MMP-3、HA的含量变化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6(8):1-2.

[13]曹光裕,刘献祥.四步推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6,18(4):24.

[14]刘娟云,崔建欣.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106 例[J].四川中医,2006,24(2):77.

[15]林木南,刘献祥,刘建华.OA护膝干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12-15.

[16]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07-1209.

猜你喜欢

膝眼膝骨性软骨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艾灸补阳气
膝关节疼痛按这三个穴位
按三个穴位缓解膝关节痛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膝关节痛疼按这三个穴位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