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及规范表达

2013-12-03尚利娜

生物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斜体质粒符号

尚利娜,鲁 莹

(1.太原理工大学期刊中心,太原030024;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110866)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生物学各分支及交叉学科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与日俱增,科技论文日渐成为科研成果展现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学生在知识积累、创新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参赛论文上所表现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1]。笔者在审阅生物专业学生科技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论文结构框架的整体把握不强、对实验方法的描述不细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充分,以及对一些细节的编写不规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写作意识薄弱,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进行过科技论文写作,只有待到要发表论文时才着手写作;2)学生的选题能力、选材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2];3)学生对编写规范了解较少;4)教师对学生科技论文的指导较少,通常是学生在投稿与稿件退修的过程中积累的写作经验;5)学校或学院举办的科技论文写作知识讲座较少,缺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笔者对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为生物专业学生更好地展现科学研究的成果提供参考。

1 生物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归纳和总结,更是学生创造性劳动价值的体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科研选题和科研设计的能力[3]。写好科技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按照科技论文框架,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规范列于表1中。

2 生物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的规范表达

在科技论文写作中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需注意一些容易忽视的规范表达,主要表现在对符号、量和单位的规范上。

表1 生物专业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规范Table 1 The problem,reason and the norm for students'writing biological scientific paper

2.1 物种学名的规范表达

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是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若其学名表达得不规范,甚至会影响读者对于论文的理解。在物种学名的写法上针对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如下规范。1)正斜体和大小写应规范,这是生物专业学生在书写学名时必须规范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对此没有重视,也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还需加强。2)当某一物种在科技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书写全名,在后文中再次出现时可以用缩写。3)“sp.”或“spp.”不要混用。sp.表示一个物种,spp.表示多个物种。4)在书写某些菌种的学名时,有时应注意在菌种种加词后标出该菌株的编号,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S 1.398;使用病毒的缩写时,通常应注意其编码多为平标,如 T4、T7、Ch1等。

2.2 基因、蛋白质、酶和质粒的规范表达

目前还没有发布正式的关于基因和蛋白质书写的规范,通常在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公认的标准。1)对于产生同一突变型的不同基因,在基因符号后应用大写斜体表明,如lacY、lacZ。2)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通常在书写时应注意用对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表示,并用正体书写,首字母大写,以区别基因。3)表示基因位点、基因区段、抗性基因的符号中的字母和数字用斜体,如复制起点oriC、启动子 P、抗性基因 ampr、基因区段 EH[7]。

基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酶学的进步,以酶为研究主题的科技论文不断增多。在酶的写法上应注意在首次提到主要酶时要写出它的编号、系统名、习惯名和来源,再用系统名或习惯名叙述。在多数论文中学生只写出了酶的中文名称或者英文缩写,而没有按照酶学委员会(EC)建议的方法[8]书写。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学生在书写时常常正斜体不分,或误把罗马数字写成英文字母[9]。应注意正斜体的规范,其中来源微生物的属名和种名为斜体,菌株的类型及发现和分离的顺序用正体书写。

在书写质粒时注意用小写p表示质粒,p后用大写字母表示发现或构建该质粒的作者或者实验室名,随后用数字表示构建的质粒的编号,如pBR322表示BR实验室发现或构建的第322号质粒。

2.3 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各种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是体现科技论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以及共享性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于量和单位比较繁杂,加之学生对一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够熟悉和了解[10],因此在实际写作中出现很多问题,现列举生物专业论文写作中经常容易忽视的几点表达规范。

1)在量和单位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避免使用已经废弃的量和单位。例如,按标准,分子量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当分子量单位为u时才称分子质量。还需要注意的是,分子质量的单位“道尔顿(Da)”也已被废弃。根据单位换算,1 Da=1 u,如“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0.0 kDa”应书写为“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30.0 ku”或“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

2)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会测定某一物质的吸光度,吸光度的标准量名称为光密度。在很多论文中将OD和A作为光密度的量符号使用是不规范的,其标准量符号应为D(λ)。

3)离心速率应采用国家标准单位符号r/min。rpm为转每分的英文缩写,作为离心速率的单位符号是不规范的。此外,用“g”作为离心速率符号也不规范,这里的“g”是表示离心力的符号。

4)在中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酶催化活性单位为kat,即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转化1 mol底物转变成产物所需要的酶量,1 kat=1 mol/s。kat已被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为增加的第22个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书写时应注意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 结语

科技论文不仅是科技成果展现的形式,也是知识传播的途径,在生物专业科技论文中,规范表达生物学知识十分必要。一篇科技论文如果结构不清晰、表达不规范,会影响论文的科学性和学术严谨性。这就要求生物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忽略的规范,以提高自身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在重视实验出成果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1]侯兰功,符娟林.城市地理学与科技论文写作联合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2):31-32.

[2]王银平.作者写作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25-127.

[3]张 菊,朱孝峰,邝海沙.高院开设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08(6):208-210.

[4]关立哲,韩纪富,汪永河.研究生学术论文问题分析与编辑对策[J]. 学报编辑论丛,2011:110-113.

[5]何学武,王占坤,刘玉新.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编辑之窗,2008,(3):95-96.

[6]杨丽君.科技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保定师专学报,2001,14(4):60-63.

[7]田 军.在生物学教材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生物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J]. 编辑之友,2004(增刊):24-26.

[8]刘怡辰,沈 波.编辑加工生命科学类稿件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10):184-186.

[9]夏元铃,高 珏,周丽萍,等.分子生物学类论文中几类常见名词的正斜体编排[J]. 编辑学报,2009,21(2):127-128.

[10]凌 晓.科技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5):119.

猜你喜欢

斜体质粒符号
投稿须知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短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
变符号
《海南医学》斜体的使用说明(一)
重组质粒rAd-EGF构建并转染hDPSCs对其增殖的影响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Survivin-siRNA重组质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作用
BAG4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