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2013-11-29李镇西

教师博览 2013年7期
关键词:打造名师校长

李镇西

最近几年,各地各学校都掀起了“打造名师队伍”的热潮,据说以此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名师”呢?通俗地说,就是有影响的优秀教师。那么,“名师”是可以通过“打造”得来的吗?

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不舒服。“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是和模具化操作相联系的。独具个性的人,怎么可以像生产什么机械部件一样被“打造”呢?想象一下——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教师,被输送到流水线上,规范于某种模具,然后“哐当”一声,所谓“名师”就被“打造”而且是成批量地“打造”出来了。这不荒唐吗?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比喻嘛,犯得着那么“钻字眼”(甚至是“钻牛角尖”)吗?曾经就有校长对我说:“‘打造嘛,不过就是强调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力度而已。”

但我还是要继续质疑: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好,我们就说这所谓“打造”的“力度”吧!这“力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学校已经明确了“打造”对象——当然是校领导认为“有潜质”的“好苗子”,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比如帮着打磨公开课或参赛的班会课,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都给他,各种评优选先的机会都给他。还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时间表,还有集中的包装炒作,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封面人物,专题采访……既宣传培养对象,又提升学校形象,等等。所谓“311培养计划”,“当代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等等,都是这样来的。

我充分肯定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培养优秀教师的良好初衷和高昂热情——无论怎样,将经费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打造”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而且违背人才成长规律。

那么,“人才成长规律”是什么?这当然又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博士论文。我这里只想简单地说,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这或许应该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吧?“自然”和“自由”是其关键词。“自然”说的是给人才成长以宽松的生态环境,“自由”说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让他们的灵魂得以舒展飘逸。一切刻意的(非自然)、规范的(不自由)甚至“工程式”的“培养”都只会阻碍人才的成长。

我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期,那时的风气和现在相比有很大不同。比如,对年轻人好像缺少“激励机制”——除了学校期末评选优秀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评优选先,也没有职称一说(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是1986年才开始的)。另外,那时候的工资不高,而且是“大锅饭”——无论多少工作量,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会增加或减少。比如,无论当不当班主任,无论教几个班,每个月工资都是52.5元(四川省当时一位大学毕业生工作转正后的工资标准)。这种体制这种氛围,不好的当然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让懒人有空子可钻;但好的一面就是让想干事的人心态平静而从容,不浮躁。只要你想干事,就专心致志地去干,不太会有什么杂念。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潜心于教育教学本身,而不是老想着“获奖”“晋升”。这就叫“淡定”,叫“沉静”,叫“朴素”。

那时候校长对我很好——不,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人也正派——善良,仁慈,厚道,博学,儒雅……这好像是那一代校长的共性,而这样纯粹的校长现在似乎不多了。我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意思是他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爱来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教研,还爱找我们聊天,包括一对一地促膝谈心,有时也严肃甚至严厉地批评我们的错误。但他没有刻意地要“打造”谁,更不会集中力量“包装”谁“推出”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一个原生态的自然而然的教师成长环境。

举一个例子。当时我搞“未来班”,应该说有声有色,校长多次鼓励我,有时还来参加我班的活动。记得学生毕业前我编班级史册,校长还资助了50元钱——那时候这可是一笔巨款。但是,他没有请媒体来宣传我,也没有在学校大力宣传我,包括谷建芬老师给我班谱班歌,校长也没有刻意张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非常理解校长,不是他不重视我的成长,而是他力图让我有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也让我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试想,如果谷建芬给我谱班歌的事放在今天任何一所学校,会是怎样的“轰动”?如果不请媒体宣传,校长这一关就通不过——这不正好宣传学校吗?这不正好提升学校形象吗?这不正好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吗?校长岂能白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著名作曲家给一个年轻教师谱班歌的事会被无限放大,反复炒作,最后让事情失去了它本身朴素的价值。当今社会就是这么浮躁,现在的教育就是这么功利!

现在,年轻教师机会很多。比如在成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三十岁以前,可以争取评“教坛新秀”;三十五岁以前,可以争取评“市优秀青年教师”;然后还有区、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头衔在前面等着;四十岁前,如果想“进入管理层”,还可以去报考“校长助理”……从好的方面说,这是“激励机制”,但事情的另一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年轻教师的功利心。现在一些年轻人连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竞赛都有明确的功利目标,每参加一次教学公开课大赛都非常计较获奖等级,因为他们太渴望“建功立业”了,太渴望“一炮打响”“一举成名”了。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有诸如“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的“人生规划”,于是每一堂课、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有教育以外的目的,要“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教师急切地想“率先创立”某某“模式”,或“国内第一个提出”某某“理念”,学校也愿意通过媒体宣传、帮助出书等方式“打造”这个“名师”以“提升学校品牌”。怀着这种心态,想从容不迫地做教育,想耐得寂寞做真教育,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之所以反对“打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意味着迫不及待的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浮躁。

也许在有些老师眼里,我俨然是“名师”了。这让我有些尴尬——承认吧,可和钱梦龙、于漪等真正的名师相比,我哪敢说自己是“名师”?不承认吧,人家会说我“矫情”,因为我客观上略有名气,在一定范围内有点影响。好吧,姑且就算是“名师”吧!但坦率地说,我却不是任何人“打造”的。我发自内心地庆幸,当年我经历的几位校长都没有“打造”我——幸好没有“打造”我呀,我因此得以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成长。设想一下,假如当年校长要刻意“打造”我,那么多的机会都给我,那么多的荣誉都给我,然后给我“打磨”课堂,给我“规划”人生……于是我不得不削足适履地去配合领导的打造,每一次展示每一次汇报,都得按领导的统一口径,都得服从“学校大局”,于是个性磨灭,自由丧失,同时又孤峰卓立遭人嫉恨。如此一来,我即使“名利双收”了,也感受不到半点教育的幸福。何况,这样的“名师”也不是真正的名师。

去年,被钱理群教授誉为“具有教育家眼光”的马小平老师因病辞世了(我估计,马小平这个名字对一些老师来说是熟悉的,但对更多的老师来说却是陌生的,建议这些老师去网上查查这个名字)。钱理群教授和许多普通而优秀的老师为马老师召开了一个追思会。会上,大家在缅怀马小平老师风范的同时,呼吁“寻找活着的马小平”。什么叫“活着的马小平”?就是富有爱心、思想深邃、视野开阔、教学精湛、成绩显著的普通而卓越的一线教师。所谓“普通”,是因为他们不属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打造对象”,没有进入这样或那样的“名师工程”,也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头衔或荣誉;所谓“卓越”,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理想情怀、人格魅力、渊博学识、课堂艺术、教育业绩、风云文字……不但赢得了学生的衷心爱戴,而且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展开了一道道不可忽略的风景——蔡朝阳、郭初阳、苏祖祥、梁卫星、魏勇、魏智渊、干国祥、史金霞……我随手写下的这些名字,都是我眼中“活着的马小平”。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什么“名师”,但因为思想因为个性因为自由,他们成了我心目中真正的名师!而他们崛起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被“打造”。

一次,我和吴非聊到“人才培养”的话题。他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我就不是谁培养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别说什么“打造”了。所谓“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陶行知是谁“培养”的?晏阳初是谁“打造”的?还有斯霞、钱梦龙、于漪、孙维刚……不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吗?作为校长、局长,如果一定要说“培养”,那么这“培养”的含义应该是尽可能给“苗子”以自由宽容的人文环境——形象地说,就是尽可能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然后就让年轻人自由自在地“生长”吧!既不要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要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要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田园,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让理想自由高扬,让心灵自由绽放,让个性自由舒展,让思想自由飞翔,让每一个教师成为他自己价值和尊严最本色也最灿烂的标志而不是学校的“形象”和领导的“政绩”……如是,“名师”必然生机勃勃且源源不断。

(荐自2013年4月19日《中国教师报》)

责编:唐 河

猜你喜欢

打造名师校长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浅议"名师"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