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MRA与DSA对照分析

2013-11-16叶峰彭文宏邓彦熊伟坚杜德坤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5期
关键词:管径椎动脉基底

叶峰 彭文宏 邓彦 熊伟坚 杜德坤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1]。准确评估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极为重要,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卒中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17倍[2],尽早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DSA是目前大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但DSA检查有一定比例并发症及无症状微栓塞发生[3-4],检查费用高,尚无法成为常规检查手段。MRA因无创、无需使用造影剂等优势,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本组研究目的探讨MRA与DSA在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45~83岁,平均(65.81±12.33)岁,病程3~14 d。后循环缺血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检查时间:MRA均于发病后3 d内进行,发现MRA明显异常者DSA于发病后7~14 d进行。

1.2 方法

1.2.1 颅颈部MRA检查 采用PHILIPS 1.5T ACHIEVA磁共振机,扫描参数设定为:TR/TE=25 ms/6.9 ms,脉冲序列3.23 ms,反转角200,激励次数1次,层块4层,重叠次数1次,层数200层,扫描视野19 cm×19 cm,矩阵280×131,成像时间4 min。MR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参照Samuels的标准:(1)轻度狭窄:信号丢失或血管直径介于0~50%。(2)中度狭窄:血管管径缩窄介于50%~69%或信号丢失位于50%~69%范围。(3)重度狭窄:血管管径减少介于70%~99%或信号丢失位于70%~99%范围。(4)闭塞: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管壁未见显示。其中,信号丢失按血管直径狭窄率算:即,狭窄率%=(Ds/Dn)×100%,Ds为狭窄处管径,为最狭窄处的血管直径,Dn为正常血管管径,取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处近心端正常动脉血管的直径(首选),远心端正常动脉血管的直径(次选)。管径测量时,将图像放大4倍,再用电子尺测量,精确度0.1 mm。

1.2.2 DSA检查 采用西门子AXIOM Artis F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经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主动脉弓团注速度为18 ml/s,总量30 ml;椎动脉团注速度3 ml/s,总量为7 ml。DSA狭窄率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NASCET)提出的测量的标准。计算公式:狭窄率(%)=(D-d)/D×100%,式中D和d分别为原管腔直径和狭窄处剩余管腔直径,若同一血管内存在多处斑块或狭窄,测量狭窄最严重部位的d。狭窄程度分级采用NASCET标准分为4级:(1)轻度狭窄:0~50%。(2)中度狭窄:50%~69%。(3)重度狭窄:70%~99%。(4)闭塞:管壁完全堵塞,未见显影,或狭窄率为100%。

1.2.3 图像分析 MRA MIP重建图像及原始数据图像及DSA图像由1位神经介入医师及1位放射科医生进行读片,选择病变程度最严重部位进行比较,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每位患者入选1处病变(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病变可重复入选)。MRA椎动脉血管异常类型:Ⅰ型:椎动脉弯曲。Ⅱ型:椎动脉狭窄。Ⅲ型:椎动脉缩细(椎动脉长段或全程均匀变细,直径小于对侧椎动脉 1/3)。Ⅳ型:椎动脉闭塞。Ⅴ型:椎动脉缺如/消失(椎动脉全程未显影)。Ⅵ型:椎动脉管壁不光整、走行僵直。MRA基底动脉血管异常类型:Ⅰ型:基底动脉弯曲。Ⅱ型:基底动脉狭窄。Ⅲ型:基底动脉增粗。Ⅳ型:基底动脉闭塞。Ⅴ型: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整、走行僵直[5-7]。

2 结果

颅颈部MRA检查发现椎动脉Ⅱ型异常31例,Ⅲ型异常14例,Ⅳ型异常4例,Ⅴ型异常4例,Ⅵ型异常3例。基底动脉Ⅱ型异常12例。颅颈部DSA检查发现椎动脉Ⅱ型异常25例,Ⅲ型异常3例,Ⅳ型异常3例,Ⅴ型异常0例,Ⅵ型异常0例。基底动脉Ⅱ型异常10例。DSA检查发现椎动脉狭窄的两者符合率分别为25/31(80.6%)、3/14(21.4%)、3/4(75%)、0/4(0)、0/3(0)。基底动脉狭窄的两者符合率为10/12(83.3%)。

3 讨论

本组PC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病变,笔者对PCI患者常规进行颅颈部MRA检查,由于DSA检查的风险,仅对相对症状较明显、MRA提示严重血管病变(中度以上狭窄)患者进行DSA检查,并对部分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图1、图2)。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病变以发生于动脉分叉部或扭曲部常见,椎动脉起始部为狭窄的高发区,但MRA可能由于血管迂曲导致信号丢失,椎动脉起始部伪影多等,导致准确性低。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相对细小,当管腔发生狭窄时,局部血流量较少,MRA分辨率较DSA低,致局部显影差,夸大了局部管腔狭窄。笔者研究的结果中MRA提示Ⅲ型异常DSA检查狭窄符合率仅21.4%,Ⅰ型及Ⅵ型异常几乎见于所有病例,与DSA检查狭窄无明显相关,而椎动脉Ⅱ型、Ⅳ型严重病变与DSA重度狭窄符合率高,特别是非分叉处Ⅱ型狭窄与DSA的符合率达100%,基底动脉Ⅱ型严重病变与DSA重度狭窄符合率也十分高。因此,MRA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可快速而较为准确完整地提示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在PCI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病变检查仍有其重要价值,有助于诊疗方案的制定。笔者认为对MRA提示椎动脉Ⅱ型、Ⅳ型严重病变及基底动脉Ⅱ型严重病变,特别是椎动脉非分叉处Ⅱ型狭窄的PCI患者行DSA检查及可能的支架植入术是适合的。其他类型的MRA异常患者应结合其MRI、症状等酌情考虑是否行DSA检查,从而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本研究由于病例数有限,对不同部位椎基底动脉异常或多处异常未能进一步分型研究。

图1 左椎动脉V4段局部重度狭窄MRA表现

图2 左椎动脉V4段局部狭窄DSA表现

[1]Khan S, Cloud G, Kerry S, et al. Imaging of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A systematic review[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11):1218-1225.

[2]Moufarrij N A, Little I R.Basilar and dist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long term follow up [J].Stroke,1986,17(5): 938-942.

[3]Hankey G J, Warlow C P.Cerebral angiographic risk in mil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Stroke,1990,21(2):209-222.

[4]Bendszus M,Koltzenburg M.Silent embolism in diagnostic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neuro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a prospective study[J].Lancet,1999,354(9190):1594-1597.

[5]吴良浩, 葛焕祥, 管卫, 等. 三维 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10): 613-7.

[6]侯昊明,刘振华,刘亚杰,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状况分析[J].广东医学,2006,27(10):1476-1477.

[7]范炳华,吴良浩,张杰,等.椎动脉性眩晕的血管形态学变化及分型研究[J].中国骨伤,2005,18(9):527-529.

猜你喜欢

管径椎动脉基底
某660MW电厂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管径选择分析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