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文学名著与元宵灯

2013-11-15戴璐

江河文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花灯

■戴璐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是著名画家唐伯虎的一首元宵灯诗。许多古典文学名著都有描写元宵夜的灯火盛会。如《红楼梦》中“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水浒》中“宋江夜看小鳌山”,《金瓶梅》中“佳人笑赏玩月楼”,《西游记》中“金平府元宵观灯”等章回写得极为精彩。

《水浒》第66回的元宵节灯市描写,梁山义军利用万民同庆的灯节,作为攻城略地的绝好战机;第72回宋江月夜观灯游东京,引起宋江打通“和今上打得火热的李师师”“枕头边关节”的念头,为81回“燕青月夜遇道君”做了铺垫,也为最后实现招安定下了基本策略。将元宵花灯作为影响深远的民族民间文化写进作品,并作为贯穿故事情节的重要一环,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从群众文艺这一角度,对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元宵灯火进行探讨、借鉴,当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让我们浏览一下几部古典文学名著中关于元宵灯会的盛况,仔细欣赏一下那元宵灯的千奇百态,万般风情。如《西游记》中“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好一副花灯悬闹市,民众迎新春的生动景象。还有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融进灯彩艺术的:如“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鱼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世俗风情皆在灯彩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还有:《金瓶梅》中“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与小妹并坐”。好一副清风亮节、栩栩如生的动人故事。情景交融,足见文学大师们笔下的元宵灯如诗如画。观灯逛市,犹如步入飘飘欲仙的境界。

其次,观元宵灯,还必须观赏一下作者们匠心独运、鬼斧神工的制作艺术。《红楼梦》中的元宵灯装点的“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原来却是用“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灯,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哪知千般宝贵、万般风流的元宵灯,其制作材料,竟可俯首即拾。再看清风镇上的小鳌山,但见“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清河县狮子街的灯市;“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倒背金蟾,戏吞至宝。”“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在那个时代,没有电器设施,更不用说声控、光控了,可是,那元宵灯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今天来看,你能不拍手叫绝吗?

还有那元宵灯会的规模、盛况更是令人神思遐想。那清风镇上的“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宋江等人缓步街头所见,尤其使人神往:“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彩飞白牡丹花灯,并芙蓉荷花异样灯火。”四五个人,手厮挽着,来到大王庙前,看那小鳌山时,但见:“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银蛾斗彩,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华幡翠幕。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阗;织妇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

据载,元宵赏灯之俗始于汉朝,永平年间汉明帝每到正月十五日夜即令点灯,亲自到寺院张灯祭佛。《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五代王仁裕等人撰)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南宋吴曾撰的《能改斋漫录》,南宋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中均有元宵灯会的记载。据载,宋代宫廷制作灯山,有普贤、文殊佛像并坐青狮、白象灯,佛像的手不仅能活动,还从佛像的手臂处喷出水来,状如瀑布。清代宫俗十分重视放灯,元宵前后两天,宫内和京师市肆,均悬灯相庆,不仅有华美的宫灯,而且还有冰灯的制作。可见曹雪芹写“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所描绘的“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戏乐声喧”景象,并非完全虚构。

猜你喜欢

花灯
花灯:正月里的一颗糖
逛灯会
找不同
算花灯
古蔺花灯
元宵(节选)
赏花灯
花灯艺人
看花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