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田进士的“形象”说起

2013-11-15刘创农

江河文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进士老爷形象

■刘创农

近读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江盈科的小品文集《谈丛》,读到这么一个故事:

田进士田大年,湖北江陵人,作官清廉,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丁忧家居的时候,江盈科到他家作客,说:“年兄居官清苦。”田大年说:“往年在官只知清,今日在家方知苦。里中人见我如此,有两般说法。一曰这人蠢,不会做官,六年知县尚无房住,一曰这人巧,他藏得银子在,不要人知。这说我蠢的到耐得他,说我巧的耐不得他。”

家乡出了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乡亲们理应自豪,大树特树其正面形象才对,但这里的老百姓是怎样评价这位颇“有廉声”的田进士的呢?他们认为,天下没有不想偷腥的猫,除非是病猫、蠢猫。十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呐!所以,要么是这位田老爷脑子进水了,要么是他伪装得很巧妙!

田老爷那个郁闷啊!说我蠢倒也罢了,怎么能说我巧呢?我哪里贪了?我把财产藏哪啦?

江盈科对此发表评论说:这是“里中俗儿,他重富不重廉”,然我倒觉得,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官员在老百姓中的形象问题。如果说,“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指的是一个两个坏人足以把整个集体的形象搞坏搞臭;那么,在贪腐横生,赃官遍地的官场,突然冒出一个“六年知县尚无房住”的田老爷,百姓们一时半会还转不过弯来哩!毕竟,包大人、海青天,那得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啊!你田老爷耐得也好,耐不得也罢,你们这些当官的,就这么个形象。

作为一个集体来说,要败坏一个好形象,一两个人就够了,要塑造一个好形象,绝非一两个人的事,在当时的明朝万历年间,光一个清廉的田进士,又怎么可能扭转百姓们对官场的看法呢,由此看来,田进士在百姓心中落得这么个形象,实在是怪不得那些直率的乡亲们的。

按说,如今官员的形象,可不光是自身的形象,甚至也不光是一个单位的形象,而是事关整个公仆群体的形象,事关执政党的形象。当一个干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关心群众时,群众会说“共产党好”,反之,群众不光要骂这个官员,也可能骂共产党。在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中,有不少真正的共产党人,远的如焦裕禄、王进喜,近的如杨善洲、罗阳,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党的形象培本固基,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的报道了,当记者问他的采访对象这样做图什么的时候,他说“就图人们说共产党好”。他们时刻把党的形象放在心上,把维护党的形象看得高于自己的应得利益,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这些,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每每读到这些党员、公仆们的事迹,我都会被深深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然而也有一部分所谓的“共产党人”,他们从事的是毁坏党的形象的“事业”,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不辞辛劳地抹黑着党的形象,也蚕食着党的群众基础,他们信奉的是“当官不捞钱,不如回家去种田”,心里想的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当然,这样的行为,也会被群众雪亮的眼睛扫描,网络反腐逐年递增,“表叔”、“房姐”、“学酒哥”等都是先由网友曝光,再被有关部门查处就是好例子。应该说,这是广大群众对我们党有信心的表现;如果那天群众见怪不怪了,说:“你看,这就是共产党”,那可就不得了啦。

而对于我们的党来说,就要坚决与败坏党的形象的行为作斗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老虎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还要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严格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把入口关,杜绝动机不纯者加入,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列宁语)。”

猜你喜欢

进士老爷形象
不怕火的双手
四进士(上)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进士桥
巧改对联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