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三峡:流淌在记忆中的河流……

2013-11-15肖化斌

江河文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涛声

■肖化斌

我喜欢旅游,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纵情于山水之间。虽然免不了旅途的奔波劳累,但我还是乐意为之。神往已久的西藏之行变成现实后,我又前往长江寻找“永恒的三峡”。

火车从拉萨站出发,沿途穿越巍巍雪峰、茫茫大漠、辽阔草原……一路上,无限风光,无限情思,让人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境地。就这样,火车经过两天一夜的飞速行驶,终于到达了山城——重庆。

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天空以一种苍茫、浑厚、辽阔,长江以一种壮美、博大、雄浑的气势覆盖着我,也覆盖着大地,让我感受到天地之深邃、世人之渺小,有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千古英雄”的感觉。

导游带着我们并没有从朝天门码头登船,而是在此乘大巴历经3个多小时到达万州,从这里才正式开始了我盼望已久的长江之旅。

渐渐入夜,轮船缓缓启航,我走出舱门,凭栏凝望,船上的灯光照亮附近激情澎湃的江面。两岸一簇一簇的灯火,渐渐与我远离。船在河中掠过波浪,生生地把我的视线扯断,很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我以自己的渺小、卑微感受长江的幻美、盛大。江风徐徐,两岸的美景与传说在涛声和我的遐想中推移……

威风凛凛的长江、温情脉脉的长江、滚滚东去的长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涌出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屈原、李白、苏东坡,也涌出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如刘备、曹操、诸葛亮……长江在昼夜不息的流淌中,因博爱而包容,因包容而斑斓,因斑斓而博大,因博大而无穷。在这旷远无际的夜里,长江以其变幻的姿态,滚滚的涛声,拓展着我的视野和内心,让我一时茫然不知身在何处,似在船上,又疑在岸上,恍恍乎飘然于梦境。

一觉醒来,到船边一看,殷红的旭日已悬挂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之上,瞿塘峡已从昨晚的梦中悄然而过,自然也就不能目睹“雄哉夔门”的高峻挺拔了。上午,我们乘小船游玩了著名的小三峡(即大宁河),随后进入峡长40余公里的巫峡。这里岩壑幽深,风景秀丽,极目望去,那被薄雾浮云缭绕的峰峦有如轻纱笼罩,形成了“巫山云雨”的迷人景象,尽显朦胧之美。而“神女峰”的传说,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奇思妙想,使得千百年来人们浮想联翩,自然我们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一睹“芳容”的绝好机会。争相目睹了“神女”婀娜的身形之后,我们迎来了一份少有的宁静,渐渐地,一阵倦意向我袭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船驶过了巴东的官渡口,进入了最狭长(约75公里)的西陵峡地段。薄暮时分,船入秭归,导游告诉我们船将在此停泊过夜。走上岸,我们随导游去拜谒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到诗人的故里,我怀着一颗极为虔诚的心走向屈原,走向屈子祠……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的精神又振奋了许多。也许,九畹溪的漂流刺激了我的神经,撩起了我的兴趣。相对于其它溪流而言,九畹溪有一股独到的灵气,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韵,让人难以忘怀……中午时分,当我还没有完全从古装戏《离骚》剧情中走出来时,雄伟的三峡大坝就已突兀在我的眼前,无论远观还是近看,这项举世闻名的巨大工程,一直让我的心深深感到无与伦比的震撼。

在长江三峡三天两夜的航行中,我与它结下了难以释怀的情缘。张飞庙前的“江上风清”,悬崖峭壁上的“千年悬棺”,屈子祠里的“厚重历史”,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沿途所见的山川胜迹、人间伟业,荡起了我心中的阵阵巨澜,无不让我沉吟思索。自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后,2003年6月,三峡水库上扬至海拔135米,水位抬升67米。尽管三峡大坝蓄水发电之后,长江三峡的壮观景色已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但它奔流不息、变幻莫测的雄姿以及滚滚的涛声,却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萦绕在我的脑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挥之不去。

长江三峡,永远流淌在我的记忆之中……

猜你喜欢

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涛声
我将抱回涛声(组诗)
图说
登山
如此乐观
交运·长江三峡8号游轮开启首航
三峡大坝成长江航运最大拥堵点
《长江三峡》比喻手法的妙用
民国时期首次科学勘测长江三峡略论
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