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以福建省为例

2013-10-27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教育资源

吴 国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党委工作部,福建 福州 350003)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以福建省为例

吴 国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党委工作部,福建 福州 350003)

衡量终身教育体系是否构建,必须明确其主要内涵、构成要素和基本框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福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指出健全完善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教育的制度,建立开放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种社会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和投入保障,是推动福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与根本保障。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高等学校

终身教育体系是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形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的教育制度和框架[1]。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主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举措。笔者力求在阐释终身教育体系内涵、基本要素及体系框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个案,探究分析福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重点提出福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基本要素及体系框架分析

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目标的实现,必须首先明确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探究它有哪些基本要素,需要搭建什么样的体系框架。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所谓终身教育体系,就是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为达到一定的社会教育发展目标而确立的面向全民、贯穿于人生全程、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一种社会化教育体系[2]。它是由各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条件、框架结成的社会教育有机统一体,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安排,也是教育结构形态的表现。目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从一种思潮和理念,发展成为教育实践和社会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新的内涵和新的经验。

(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要素的构成

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两个方面,其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从终身教育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着重考察四个基本要素(图1)。

1.有完善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这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保障,也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动力。应充分调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学习者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管理督导并重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

2.有开放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这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与支撑。要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搭建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载体的公共学习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

3.有健全的终身学习社会网络。这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社会基础和重要推动力量。应增强各类学校的开放性,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衔接的全民学习社会网络。

4.有沟通衔接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枢纽和通道。应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学分银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图1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要素构成图

(三)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终身教育贯穿人生教育的全过程,它的实施需要搭建一个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立体开放的基本框架,重点应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1.以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基础。终身教育体系是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扬弃而非抛弃,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必须以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基础。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

2.以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为重点。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是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公民知识更新和就业的有效途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大学只能获得所需要知识的10%左右,大量的知识必须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渠道获取。应积极推进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建立由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生活休闲教育等组成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体系,形成教育社会的一体化,满足社会成员更多的学习需求[3]。

3.以开放的教育制度为保证。现有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各类教育形式之间自成系统、自我封闭。有效的终身教育必须是各种教育形式、教育类型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为此,应建立开放度较高的现代教育体系,突出教育理念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和教育资源的开放,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和便捷服务。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福建确定了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推进这个历史进程中,终身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一)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劳动力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福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非均衡性的矛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2008年为例,第一产业占31.1%的劳动力只创造了10.7%的GDP,第二产业占35.6%的劳动力却创造了50%的GDP,第三产业占33.3%的劳动力创造了39.3%的GDP[4]。很显然,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但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第三产业还有吸纳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发展终身教育,加强对现有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从而增强社会成员职业变动和岗位转换的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1]。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而教育的不公平则可能影响人的一生[5]。贫困人群最缺乏的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资源,福建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其主要因素是不同人群获得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均等,造成了个体知识的差距,影响了社会阶层的上升与流动。终身教育的实施及其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升劳动者的文化和知识技能,进而有效改善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质量,解决好不同群体之间差距过大问题,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

(三)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过努力,福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从2005年的7.66年提高到2010年的9.4年,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6]。福建要想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教育的均等化,推动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福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与根本保障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福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树立大教育的观念,选好路径、有序推进。当前,应着力围绕以下五方面开展工作。

(一)健全完善终身教育的体制机制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行使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的职责。福建省于2006年成立了跨部门的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各市、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得终身教育存在着统筹不够、资源分散、督导乏力等体制性障碍。应建立“党政统筹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类教育协调、社会协同参与”的发展格局,抓紧完善以下体制机制。

1.目标引领机制。服从发展的战略需要,现阶段福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宜结合地区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总体规划、区域推进、分步实施。要明确将终身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考核指标和教育评估的督导体系。全省既要有一个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总体方案或总体目标,也要根据区域差异制定分步实施的对策,明确在某一时间段内要达到或完成的具体目标。分步实施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建立后完善的原则,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做到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最后实现普及和提高。

2.宏观管理体制。终身教育的发展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需要加强统筹和领导。政府首先要处理好管权与放权的关系,扮演好主要责任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把重点放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评估督导上。要发挥好已有的各级终身教育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管理职能,真正建立分工协作、联合办公的工作机制,避免政出多门、资源分散和重复建设。可以考虑成立“终身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研究院”,发挥专家、学者的才智和理论研究的支撑作用,推动终身教育发展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

3.协同发展机制。终身教育的健康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推动社会的协同参与,建立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要大力宣传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广大社会成员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通过自主自发地学习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准确把握需求导向,加强终身教育资源的整合,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民办机构发挥其在职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成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二)创新继续教育的制度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以及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因素。继续教育主要面向成人开展教育活动,福建有从业劳动者1 300多万人,但继续教育的参与率偏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影响了劳动者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1.提高继续教育的参与率。推动实现福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在2015年达到40%以上,2020年达到60%以上的目标[7],一要提高对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重要地位的认识,研究制定继续教育条例和专题规划,统筹发展继续教育。二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分类管理体制。省政府要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领导协调机构,管理和指导全省性的继续教育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领导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指导本区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三要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开放与共享服务机制,既要发挥现有学校资源优势开展继续教育,也要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促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的发展。

2.改革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实行工学结合、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办学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重点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行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政府应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等。

3.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既要从省情出发,更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整体设计,积极试点,逐步推进。应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实行专业注册、课程注册和学分制度,把成人既往学习成果、工作经验、能力技能等作为相关专业入学的重要条件[8]。应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通过建立个人学习帐户和“学分银行”,允许个人将已获得的继续教育学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在不同教育机构和项目之间进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健全非正规教育、无固定形式学习的成果认证制度,经认证的学习成果,可折合为相应的学分,作为学习者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申请职业资格、学历资格或进入更高阶段学习的参考依据。

(三)建立开放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开放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可以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开放与共享,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条件,这是福建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条件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保证。

1.建设福建开放大学。世界各国的开放大学,既是当代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旨在向有意愿、有能力接受终身教育的社会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国家、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六所开放大学,这是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福建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新使命就是向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灵活、开放的学习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及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而开放大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破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重要支撑,应当加快筹建福建开放大学。

2.建设信息化综合网络学习平台。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也不可能汇聚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只能是空谈。应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以学习和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支撑平台,支持百万级用户并发访问、亿级人次学历非学历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形成覆盖全省城乡、四通八达、自成体系、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突出需求与应用,通过建设网络课程、网络支持服务、网络考试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等之间互为前提、交融支持、协调运行的教学或学习模式,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和深度融合。

3.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开放共享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应整合利用教育资源,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解决公共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行业系统分割、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更加开放、有效集成、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要建立优质继续教育学习资源中心,按照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通过引进、改造、自建、共享等方式,整合全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源,分布存储、统一管理、安全高效运行,支持用户资源检索、定制、使用与评价。以课程为单元,重点建设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终身学习需求的优质网络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政府投资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导向的资源,以政府投入为主,提供无偿服务;对职业导向的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5]。

(四)大力发展各种社会教育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变革以及学习需求的无限性都要求大力发展各种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是福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重要推动力量。

1.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切入点和基本载体,应予大力发展。要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资源共享、社会与教育双向互动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要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相对稳定、体现社区特色的工作者队伍。以文化广场为纽带,以社区学校为载体、以文化社团为中介,积极开展以法律规范、科技知识、文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活动,特别是要培育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扩大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范围,充分发挥其先行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树立一批、带动一批、推进一批的办法,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扩大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范畴,采取课题加项目的方式,围绕典型应用示范实践开展研究,最终形成“看得见、摸得着、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与成果。

2.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基础和推动力量。应根据部门职能分工,推动部门、行业分类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和要求,通过评优评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等办法,大力推动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事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家庭等的创建活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必须建立健全与学习行为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围绕发展搞创建,以人为本搞创建,紧贴实际搞创建,依靠制度搞创建[2]。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开展全民读书、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多样化的学习教育活动。

3.重视发展老年教育。福建现有老龄人口420万,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对教育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应把握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制定老年教育条例,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应充分发挥涉老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老年教育的作用,开展提高老年公民身心健康的教育学习和培训活动,通过发展函授、电视、网络以及其它形式的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就近、就地学习的需要。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大学(学校)网络,充分依托“福建老年学习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五)完善政策法规和投入保障

终身教育的良好发展需要有法律和经费的强力保障。营造良好的福建终身教育发展环境,可以借鉴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终身教育的经验,强力推进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支持。

1.完善立法保障。2005年,福建省颁布了中国大陆首部具有法律地位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简称《促进条例》),这是对我国终身教育进行的一次立法实践。但由于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进展缓慢,《促进条例》中对应的政策措施配套也不够完善,使得《促进条例》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为此,应积极关注国家层面的立法推进进程以及终身教育发展的实践,总结贯彻落实《促进条例》的经验得失,进一步修订现行的《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更加合理地界定政府、社会、学习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在终身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障全体公民依法享有终身学习的权利。同时,要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将终身教育及贯彻落实《促进条例》的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范畴,发挥执法机关、行政机构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

2.加大财政支持。没有足够的经费支出保障,终身教育就无法持续健康发展。比照国际和外省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福建目前在终身教育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教育资源提供还不够丰富。因此,应建立政府、单位、社会和个人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终身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首先,要强化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建设的力度,保证用于终身教育的本级财政预算支出逐年增长;其次,要提高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投入水平,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用于职工培训;第三,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受教育者分担准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类型教育培训的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省级终身教育发展基金,鼓励和拓宽民间资本进入终身教育领域的途径。

3.落实配套政策。个体的广泛学习及参与,是终身教育良性发展的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行业、部门要为从业人员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从严落实职工教育与培训经费,推行职工“带薪继续教育假”制度;另一方面,国家也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乐于为从业人员提供更新知识的机会。同时,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职业注册等的重要依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5-58.

[2]陈乃林.建设区域性学习型社会实证研究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87-88.

[3]吴 国.福建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行动方略[J].学术评论,2012(4-5):97-100.

[4]吴贵明,钟洪亮.促进海西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N].福建日报,2010-06-01(10).

[5]王振杰.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2011(11):175-179.

[6]沈光辉.积极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N].福建日报,2012-02-21(13).

[7]福建省教育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1-02-15)[2011-02-16].http://www.fjedu.gov.cn.

[8]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4.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再创佳绩

201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于5月12日在福建师范大学落下帷幕。在本次竞赛中,我校战果喜人,共有14名学生分获A类(研究生组)、B类(英语专业组)、C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组)及D类(高职高专组)全国一等奖。

2013-04-22

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10328S)

吴 国(1970-),男,副研究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终身教育。

G72

A

1009-4784(2013)02-0035-06

(编辑:常志卫)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