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2013-10-21谭莹菲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党校图书馆

谭莹菲

摘 要:随着社会步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图书馆服务将从信息资源服务时代走向知识服务时代。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与党校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内涵,借鉴企业和图书馆理论研究成果,根据党校图书馆的专业性、研究性、地方特色等特点,提出了党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优化组织机构、选用信息技术、高效人才资源、特色资源四个措施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知识管理;党校;图书馆

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知识影响社会的生产与发展,财富积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许多发达国家对信息的开发利用正由信息管理型向知识管理的方向转变,一种以“集与用群体智慧,提升创新能力”的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已经引起了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们的广泛关注。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存储中心,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校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与教育的熔炉与阵地,党校图书馆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收藏地方文献资料和高质量专题情报资料,面对众多的资料管理与实时查询服务的压力,必须引入新的知识管理理念,使党校图书馆能更好地服务于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服务于领导层的决策,提升党校图书馆在知识社会中的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1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起源于企业管理,最早是1986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发表在1998年4月的《福布斯》杂志上的“迎接知识经济”论文,明确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并指出知识管理不等同于信息管理,而是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智慧来提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随后,各国学者纷纷对知识管理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通过重用组织的智慧和经验来推动革新的过程”,有人提出“知识管理是一个以整套及协作方式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创造、捕获、组织、获取和使用过程的一种学科”,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把有关及有用的知识经过确定、组织、合并、综合和创造性使用的过程” [3, 4]。上述见解表达形式不一,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视为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对知识进行一系列的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和共享的过程,对组织的知识资产进行系统、综合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加强知识管理,提升党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与党校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包括以知识的创造、保存、传播与分享为主的知识管理过程和通过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组织、传播并创造性使用的知识管理目的,这与党校图书馆对信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供使用的基本职能和党校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职能是一致的。因此,实现知识管理是党校图书馆在管理与事业发展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行之路与必由之路。

2.1 党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为人类文化的知识库,图书馆是产生知识、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数字资源的冲击下,党校图书馆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面对其他信息提供源的竞争和读者的全面信息要求,党校图书馆存在到馆读者数量越来越少的现象;从内部环境来看,图书馆工作流程的知识含量正在逐步提高,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这都对党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员工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党校图书馆在服务范围、服务方式与服务深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服务范围仅限于校内教职工和学员,服务方式只是机械性满足用户要求,无法对用户进行主动服务,服务水平往往难以满足用户的“查得全面”与“查得准确”的双重要求,具体表现为党校图书馆图书资源针对性不强,党校教学科研方面图书资料建设思路不明确等。

为改变目前现状,党校图书馆应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优化资源配置,让所有馆藏的图书期刊在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充分体现党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价值。现代信息环境的基础特征决定了图書馆提供给读者的信息资源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信息获取主体的心理期望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图书馆需改变传统知识服务模式,具备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能力,从而使得信息服务工作从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向满足其知识需求发展,从提供信息向提供知识发展,从提供信息的物理入口向构建到知识的智能入口发展,从关注物的因素向关注人的因素发展。

2.2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1)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采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所提出各种形态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与政府决策方面的服务功能。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有形的、可视的,给人以经验直觉的存在形态,多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音等形式存在于书籍、磁盘、光盘或电子数据库中的知识。显性知识管理,就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化。党校图书馆显性知识资源主要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及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显性知识的管理是对显性知识进行鉴别、选择、整理、组织、加工,使之有序化,以便建立知识库,供读者使用。传统图书馆业务流程包括文献信息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参考咨询等,虽然分工细致,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服务高效、快捷、综合、互动和即时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党校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从而有效实现显性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是对“前知识状态”的某种认知,是存在于人的大脑、工作程序或某种情景中的经验直觉的知识形态。因其处于“前知识”状态,故具有拥有者难表达、利用者难获取的特点。隐性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拥有者的某种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的判断、捕捉,使隐性知识得以表现,使其价值得到确认,并进一步成为可以共享的文化资源。因此,党校图书馆要培养一支以知识为动力的人才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共享,推动党校图书馆和个人目标的双实现。通过倡导个人终生学习的风气,打造党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风气,树立互惠观和整体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一种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学习、进取、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与他人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和经验。还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充分挖掘各种载体形态信息资源中蕴含的隐性知识,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条件。

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对上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便于在现有知识组织的基础上,及时了解知识动态,通过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再造,以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未来动向,逐步积累、归纳和提升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激发党校图书馆的集体创新能力,保持其持续竞争优势。

(2)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坚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针对读者结构、阅读倾向、各种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等参数,连续地收集读者数据,深入研究读者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读者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加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党校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服务内容强化知识性。知识经济对党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性要求,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基于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利用。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应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施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使原有信息和知识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在服务内容的广度上,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党校图书馆现在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党校图书馆提供知识面很广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服务方式实行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党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再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而是以灵活的服务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知识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团队化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等。需要指出,知识服务并不排斥以藏书建设、文献编目、文献检索、文献流通阅览为基础的传统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将不再体现党校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

3 党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措施

要實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党校图书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必须充分激活与“人”和“技术”相关的各个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知识管理成功运作的目的。

3.1 优化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

我国图书馆不同职能部门的分工细致,形成一种“金字塔”的组织结构,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不畅,严重阻碍工作人员的相互交流,知识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与共享,严重阻碍实施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党校图书馆服务主要集中在情报服务方面,并具有极强的服务针对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党校图书馆的内部组织结构做出调整,可适当减少流通阅览部门的人员,加强参考咨询和情报资料服务部门的力量;专业阅览室在提供阅览服务的同时,要肩负专业研究职能,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备文献组合与文献关联的能力;要加强科研部门力量,使情报服务更能满足教学与研究人员的需求,甚至能直接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特定的知识需求。

3.2 引进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知识管理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挖掘技术所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有利于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创新。党校图书馆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包括配备计算机与网络设备,建立适应知识管理信息化的业务管理模型,配备现代化的图书管理软件,建立知识战略联盟加强信息交流与使用,另外,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检索技术和共享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党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寻找新的支持知识服务的先进信息技术,才能为知识创新服务提供物质基础。

3.3 建立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

党校实施知识管理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对人才管理的好坏将决定知识管理的成败。党校图书馆要想为读者提供广泛、高效和知识服务,要把组织知识链中的智慧聚集为图书馆的竞争力,就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馆内加强知识交流与共享,促进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再生,提高知识的创新能力。

(1)提倡团队管理。党校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创新过程中,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只有依靠团队协同合作,才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团队结构的协调、紧密与完整特性,通常可产生大大优于个体或个体之和的效率与力量。党校图书馆提倡团队管理,一方面加强内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另一方面突破部门分工的严格界限,为实现服务读者的目标和任务,建立跨职能的机动队组织,能快速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

(2)培养知识学习与共享的氛围。党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工作人员对于知识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党校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能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新和应用知识的氛围,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学习,激发其自身学习能力,引发其创新思维,并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工作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图书馆组织学习与共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从内部或外部获得知识,在组织内部通过不断的认识互动来整合、运用和创造新知识,带来改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过程。学习和共享知识的图书馆文化正是复杂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3)建立激励机制。党校图书馆必须建立知识创新和共享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知识创新与共享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个人价值,以激发全体员工参与知识创新的积极性;还可引入竞争机制,人尽其才,择优作用,达到整个组织良好的精神面貌。

3.4 提供地方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

特色资源和特色服务是快速提升党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党校图书馆是服务要联系地方实际,重点收藏与研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源,在某一领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使之成为党校图书馆的拳头产品。同时,知识管理要随着教研人员和培训学员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教研人员和培训学员的知识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党校图书馆应对其需求进行相应的集成化信息过滤和信息分流,主动开展服务。当了解教研人员和培训学员有某种需求后,工作人员要站在帮助采集与之相关的大量知识、信息,捕捉分析各类信息变化并进行科学处理,随时将最新、最准确信息成果提供给用户。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党校图书馆要转变职能,由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与传播为主的传统信息服务转向对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创新和开发利用为主的知识服务,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进行有效的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将党校图书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轨道,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使之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地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参考咨询部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黄品奇,侯邀丽,李光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理论. 理论前沿,2003,22,33-35

[3] 王彩,吕娟.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再认识. 甘肃科技,2002,11,15-16

[4] 白波,张晓玫.关于知识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图书情报工作,2001,8,20-23

[5] 许红梅. 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现代图书馆建设.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2,3-5

[6] 唐章林. 党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想与构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2,119-123

[7] 屠航.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27-29

[8] 范翠玲;庞力.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探讨.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14-16

[9] 谭永饮,曹如国.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及实现模式.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9-10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党校图书馆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图书馆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去图书馆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