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臂丛神经撕脱伤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的动态变化

2013-10-09翟饶生宋智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根性髓鞘臂丛

翟饶生,宋智奇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常见多发,预后不良,后果严重,是一种能够严重致残的外伤[2]。该类外伤又可分为根性撕脱伤和非根性撕脱伤。正确判断这两类损伤对疾病诊断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意义重大。但是,该类神经损伤症状复杂多样,症状和体征上的诊断方法尚不确切[3]。而影像学检查受限于清晰度,分辨率,血肿干扰等各种局限性,仍不能应用于这两类损伤的鉴别诊断。本实验拟通过模拟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制造出根性撕脱伤和非根性撕脱伤两类不同的动物模型,于伤后不同时间定量测定其血清和脑脊液中MBP的含量变化,探寻其变化规律,为探索一种非影像学的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的鉴别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

健康Wistar大鼠,数量39只,体重170~230g,成年,雌性。随机分为13组,每组3只,其中包括臂丛神经撕脱伤6组,高位臂丛神经非根性撕脱伤6组以及对照组1组。实验12 组观察时间为 12h,36h,3d,7d,14d,21d。实验动物由佳木斯大学的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动物模型制备和标本采集

大鼠用1%戊巴比妥钠麻醉(30mg/kg,腹腔注射)。实验大鼠俯卧[4],取颈后正中切口,逐层分离,暴露臂丛神经干部,逆行探查至臂丛神经出椎间孔处。臂丛神经撕脱伤6组用显微止血钳钳夹撕脱造模;高位臂丛神经非根性撕脱伤6组先用一把显微止血钳钳夹神经出椎间孔处,牢固把持,再用另一显微止血钳撕脱该神经远侧造模。逐层缝合,分笼喂养。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标本。参照富宏[5]的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大鼠脑脊液的方法采集脑脊液;断颈取血,离心,采集血清。取出标本放-20℃冰箱保存待测。

1.3 MBP检测及数据处理

用简易的MBP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法[6]分别测定脑脊液与血清中的MBP的含量,试剂盒来自于华西医科大学重组DNA研究室。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MBP含量变化

与损伤前(对照组)相比较,血液及脑脊液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均有显著增高,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损伤后14d、12d比较各组血液及脑脊液的MBP含量变化未有明显改变,方差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血液及脑脊液MBP含量结果(±s,μg/L)

表1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血液及脑脊液MBP含量结果(±s,μg/L)

损伤时间 血液MBP含量 脑脊液MBP 含量损伤前12d 1.76±0.99 1.52±0.561.52±0.48 1.53±0.66损伤后12h 3.95±2.03 6.38±2.56损伤后36h 7.06±1.82 7.08±2.34损伤后3d 7.94±2.49 7.59±1.78损伤后7d 9.83±3.14 9.04±2.36损伤后14d 4.96±1.76 3.93±1.01损伤后

2.2 各组高位臂丛神经非根性撕脱伤MBP含量变化

与损伤前(对照组)相比较,血液中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均有显著增高,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脑脊液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未有显著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后14d、12d相比较各组血液的MBP含量变化亦未有明显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臂丛神经高位非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血液及脑脊液MBP含量结果(±s,μg/L)

表2 臂丛神经高位非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血液及脑脊液MBP含量结果(±s,μg/L)

损伤时间 血液MBP含量 脑脊液MBP 含量损伤前12d 1.80±0.96 1.57±0.621.55±0.47 1.55±0.63损伤后12h 4.04±1.98 1.47±0.55损伤后36h 7.12±1.78 1.49±0.58损伤后3d 10.07±3.07 1.53±0.59损伤后7d 8.08±2.43 1.54±0.46损伤后14d 5.08±1.72 1.51±0.69损伤后

3 讨论

MBP在正常髓鞘组织中大量表达,是髓鞘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质之一,正常情况下其特异性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在各种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MBP可进入脑脊液和血液,并且脑脊液和血清中MBP含量与髓鞘破坏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7]。因此,MBP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程度的特异指标。有文献报道脑脊液中MBP水平高低可反映脑实质损害的程度,血清中MBP水平则反映了血脑屏障损害的情况。臂丛神经是上肢外周神经的唯一总根系,是脊髓司上肢感觉运动的通路。臂丛神经的各种损伤均可造成严重后果,致残率很高。其中的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常见,治疗棘手,诸多学者探索了各种治疗方法[8]。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又可分为累及神经根型和未累及神经根型。这两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有所差别。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其前提是明确诊断,因此早期鉴别这两种损伤即具有确切的临床实用价值。臂丛神经具有交错混杂,盘根错节的解剖学特点[9]。累及高位臂丛神经的撕脱伤,因其解剖学特点而致其症状复杂多样。而现阶段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尚不足以提供一种确切有效的影像学诊断参考。如核磁共振检查,对脊髓组织的损伤,血肿,水肿有明确信号。但是,如果是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因其损伤处的血肿,水肿干扰,早期的核磁共振检查常出现假阴性结果。本实验即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性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动物血液和脑脊液中特异性因子MBP的检测,探寻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和非根性撕脱中MBP的表达特点,进而讨论一种鉴别两种臂丛神经损伤的检验方法。大鼠臂丛神经的诸多解剖和生理特征与人类相似,可用于制造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动物模型。CarlstedtT经颈椎后入路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造模,该方法可靠确切,应用广泛。本实验即将该方法略加改进,造模大鼠分为两组,即一组为常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组,而另一组于椎间孔处钳夹臂丛神经予以保护,再造臂丛神经非根性高位撕脱伤模型。如此即获得有效可靠的动物模型。在取样阶段参考了富宏的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大鼠脑脊液的方法采集脑脊液,该方法对大鼠小脑延髓池进行解剖定位,采集脑脊液的成功率较高。本实验结果中: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组与损伤前(对照组)相比较,血液及脑脊液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均有显著增高,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位臂丛神经非根性撕脱伤组与损伤前(对照组)相比较,血液中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均有显著增高,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脊液的MBP含量在伤后12h、36h、3d与7d各组未有显著增高,方差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作者分析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可累及神经根管,硬脊膜以内,MBP可释放进入脑脊液;而高位臂丛神经非根性撕脱伤则不会影响到硬脊膜。②该两组损伤中的MBP皆可通过椎管静脉系统吸收入血。因此,高位臂丛神经撕脱伤后,脑脊液中MBP的含量可以作为鉴别该损伤是否累及神经根的一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当然,其确切的临床实用价值尚待进一步讨论。

[1]Carlstedt T.Nerve fibre regeneration across the peripheral- central transtitional zone[J].J Anatomy,1997,190:51-56

[2]刘劲睿,李元朋,张明石,等.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预后与髓鞘碱性蛋白(MBP)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6):9-10

[3]鲁向锋,邱洪斌,汪志国,等.脂多糖致胎鼠脑白质损伤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3):14

[4]杨成林,张信英.大鼠脊神经根再植入脊髓治疗臂丛撕脱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2):137

[5]富宏,陶迎红,王学美,等.经皮穿刺延髓池抽取兔和大鼠脑脊液的方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11):684-687

[6]陈俊杰,王若菡,李昌隆,等.简易的髓鞘碱性蛋白及其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同步定量测定法[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26(2):125-130

[7]毛庆,陈俊杰,李能德,等.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程度的判断价值[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26(2):135-137

[8]顾玉东,吴敏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7,10(5):132

[9]Mukherjee A,Vagt RF,Linthicum DS.Measurement of myelin basic protein by radioimmunoassay in closed head trauma,multiple sclerosis and 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J].Clin Biochen,1985,18(5):304

猜你喜欢

根性髓鞘臂丛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