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 《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2013-09-26张静文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数理教研室重庆40216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内容

杨 勇,李 薇,张静文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数理教研室,重庆 402160)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治学态度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高职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①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普通高中生和三校生,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还有的同学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甚至讨厌数学;②由于大量削减高职 《高等数学》课时,《高等数学》的教学既要力保基础课教学体系完善和专业课程的够用,又要适应课时压缩的要求;③ 《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存在的问题是过分强调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重系统,轻整体优化;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基础,轻应用;重理论推导,轻数值计算;学科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等弊端比较突出[2]。

高职 《高等数学》教学的这种状况亟待改革。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适应人才市场竞争为需要,彻底更新 “学科型”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新的高职 《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观,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3]。在这种背景下,开辟一种全新的适合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的 “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对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阐述。

1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笔者的研究理念是:理论够用,突出应用,服务专业,提高能力。课程设计采用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基础部分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拓展部分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进行整合,供学生学习专业课时作为工具使用;提高部分则是根据学生深造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

教学模块的内容编选要 “加强基础、富有弹性”,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将高职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3大模块。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既体现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具有的工具特点,又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终生受益。为此,笔者通过对机电类、经济类、建筑类的专业课老师了解,将其专业课程的主干课程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统计整理,如表1和表2所示。

要成功实施模块化,做好高等数学与各专业紧密结合,达到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数学教师除精通教学内容,还应对所教专业与数学的联系有较多的了解,深入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对数学课的要求,掌握各专业所必备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做到相互渗透。高等数学只有进行模块化教学,才能将高等数学知识和专业课的相关知识有效的衔接。

表1 电子类各专业主干课程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

2 “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改革

2.1 “模块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渗透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起着积极作用[4]。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 “精讲精炼”,每讲解一个例题,都留给学生时间自己思考、领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想法、不同见解,使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得到提高获得进步。也可让学生练习与例题相似的习题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获得学习动力,克服畏惧高数的心理。课堂教学绝不能简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关注学生的不同理解,经常进行探讨互动的方式,保证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感到枯燥。对于课堂必须掌握的概念,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法。笔者主要采用了课堂式讨论教学方法,其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就有关内容进行探索思考,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师生发表各自见解,从而相互启发、共同学习。

2)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3方面:①在课堂上,采用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②优化教材内容,与专业和实例相符的案例教学手段;③采用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网上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手段。将传统优秀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形象地展现高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知识。

表2 经济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

2.2 “模块化”教学考核的改革

数学教育质量评价,不论是评价学生的 “学”,还是评价教师的 “教”,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意义和有成效的学习。“和谐共振”的教改模式要顺利实施,还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1)对老师评价的改革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有同行评价、督导组听课、学生评价等多种渠道,其中的学生评价更客观直接地反映学生的感受。为了及时、准确的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学院教务处应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对教师评教活动。

2)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都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理论题,笔者提出 “基础理论考试+实验实训考试=最终评价”考核方案 (见表3)。

表3 综合素质考核

该方案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体现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规划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教学的改革,在 “理论够用,突出应用,服务专业,提高能力”的教改理念指导下,只有通过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1]耿玉霞,曲玉香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09,38(8):100-102.

[2]宋立温 .高职经贸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探索 [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2):90-91.

[3]许艾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创新 [J].林区教学,2009,22(9):9-10.

[4]罗霞 .讨论式教学法及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中国电子教育,2004,10(2):63-65.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内容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