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实证分析——基于31个城市1203户家庭问卷调研

2013-09-25陈晓坤张俊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居民家庭心理压力波动

陈晓坤 何 可 张俊飚

(1.华中农业大学 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3.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0)

一、引言

农产品价格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基础性价格,其波动直接或间接地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2011年以来,以猪肉、蔬菜、部分杂粮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同年8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5.5%[1]。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给居民造成了较大的生活压力,而且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恐慌,给居民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2012年12月央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5%的受访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2]。事实上,消费者对物价变动的接受程度,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分析,还应包括心理层面的分析。乔治·卡托纳等认为,人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主体,制约经济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心理压力感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与消费者的关系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宏观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Myers分析了低收入国家食品价格波动的福利成本及其对经济增长和食品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4]。Mason和Myers分析了赞比亚玉米市场粮食储备机构的涨价政策,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价格上涨使玉米生产者有一定盈余,但对城市消费者和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5]。Hoffmann和Bernhard分析了布基纳法索牛肉价格波动情况,发现由于货币贬值和国内市场肉类短缺,牛肉价格上涨会对穷人等弱势消费群体产生不利影响[6]。Zhu和Liu研究了美国三大都市波士顿、达拉斯和西雅图的液态奶市场,发现如果价格波动过大,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会降低[7]。第二,具体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最大[8],但是对城市和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影响程度不同[9]。并且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生活影响程度不一样,对中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10]。价格上涨使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增加,生活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11][12]。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使得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支出比重增加的越快、受到的影响越大,而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越小[13]。温桂芳等以甘肃等地为例研究了食品价格上涨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程度[14]。齐红卫等测算了河南省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户人均多支出占全部多支出部分的比例[15]。第三,分析食品价格波动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考察发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体趋势与家庭粮食消费比重变化的趋势一致,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阶层家庭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对整个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差别较大[16]。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是恩格尔系数的格兰杰成因,食品价格的下降引起恩格尔系数的下降[17]。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影响方面既有宏观定性研究,也有微观定量研究,但主要是从经济层面进行研究,对微观主体心理压力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很少。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是其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三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18]。鉴于此,本文借助有序回归(ordinal regression)模型,尝试分析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并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居民心理压力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最后就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平衡兼顾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依托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7~12月期间对全国31个城市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步,将全国范围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选取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6个省;中部地区选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等6个省,西部地区选取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四川、云南等6个省、区。第二步,在每个省、区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深入到市区、县、乡镇进行调研。其中东部调查了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及10个城市(朝阳、青岛、菏泽、唐山、邯郸、南京、南通、常州、温州、深圳)共计13个城市,收到有效问卷412份;中部调查了9个城市(武汉、天门、长沙、郑州、信阳、宜春、安庆、阜阳、晋城),收到有效问卷423份;西部调查了1个直辖市(重庆)及8个城市(兰州、张掖、西安、包头、赤峰、银川、成都、文山)共计9个城市,收到有效问卷368份。调研主要在当地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地方,或深入居民小区以填写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随机进行。

(二)样本特征

由表1可知,样本居民呈现出以下特征:(1)以中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37.8岁;(2)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居民高达77.0%;(3)女性稍多,占50.5%,男性占49.5%;(4)调研家庭居住地多在城镇,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及乡镇占96.5%;(5)调研家庭规模平均为3.6人,3~5人家庭占82.9%;(6)家庭最主要就餐形式是在家自己做饭,占86.3%。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三、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统计分析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分解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认知、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情绪态度、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消费行为反应三个维度。以下借助1 203个样本家庭的调研数据,分析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

(一)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认知

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注程度是了解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认知的首要指标。统计显示,分别有201户和451户的样本居民家庭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所占比例依次为16.7%和37.5%;选择“一般关注”的样本居民家庭有407户,所占比例为33.8%,“非常关注”、“比较关注”及“一般关注”共计88.0%。可见,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关注程度较高。

进一步了解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认知。调查发现,选择“影响很大”、“影响比较大”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137户和319户,所占比例依次为11.4%、26.5%,共计37.9%;“影响一般”的样本居民家庭有533户,所占比例为44.3%,“影响很大”、“影响比较大”及“影响一般”共计82.2%。而“影响较小”和“没什么影响”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177户和37户,所占比例依次为14.7%和3.1%,共计17.8%。可见,多数居民认为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二)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情绪态度

要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情绪的影响,必须了解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态度。因此,本文设计了“2011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您能接受吗?”这一问项进行考察。统计显示,选择“不太接受”及“完全不能接受”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453户和73户,所占比例依次为37.7%和6.0%,共计43.7%。而“基本接受”的样本居民家庭有450户,所占比例为37.4%,表明一部分居民略有不满,但尚处于能够容忍的范围。选择“完全接受”和“可以接受”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31户和196户,所占比例分别为2.6%和16.3%,共计18.9%。表明,多数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有一定程度的不满。

进一步研究居民对将来生活质量的预期,因此本文设计了“面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您对将来家庭生活质量的预期是什么?”这一问项。统计结果如下:选择“下降”的有509户,占比42.3%;选择“不变”的有585户,占比48.6%。可见,农产品价格波动使多数居民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预期不够乐观。选择“提高”的有109户,仅占9.1%,表明仅不到一成的居民对未来生活质量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远低于持“下降”预期的比例,因此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预期更多起到负面影响。

(三)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消费行为反应

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内在心理上的压力会通过外在消费行为表现出来,本文首先研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设计了“若您经常购买的某种农产品价格波动,您愿意为其支付较高的价格吗?”这一问项。通过调研发现,有915户样本居民家庭选择“不愿意”,占比76.1%;仅有288户样本居民家庭选择“愿意”,占比23.9%。表明大多数居民不愿意支付更高的农产品价格。

进一步研究表明为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居民主要从消费、支出和收入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选择“减少部分农产品的购买和消费”措施的样本居民家庭有444户,占比36.9%;“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替代品”的有331户,占比27.5%;选择“照常购买农产品、削减在其他方面的开支”的居民有287户,占比23.6%;选择“增加消费支出、减少储蓄”的样本居民家庭有116户,占比9.6%;选择“通过各种方法增加收入”的样本居民家庭有65户,占比5.4%。可见,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多数居民的应对措施较为被动、消极。

四、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

为了考察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的主观感受,本文设计了“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您心里感到的压力如何?”这一问项。表2显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表示“压力很大”、“压力比较大”、“压力一般”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150户、321户及533户,所占比例依次为12.5%、26.7%及44.3%,共计83.5%。可见,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多数居民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与居民在认知、情绪及行为上的反应相吻合。“压力比较小”和“没什么压力”的样本居民家庭分别有136户和63户,所占比例依次为11.3%和5.2%,共计16.5%。

表2 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

(二)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因素分析

1.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除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外,本文还将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的影响因素。本文感兴趣的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被解释变量“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是一个五级的定序变量:“没什么压力”、“压力比较小”、“压力一般”、“压力比较大”和“压力很大”,分别用“1”、“2”、“3”、“4”、“5”表示。所运用的模型为有序回归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公式是:

上式中,link为连接函数。根据样本特点和回归结果,本文选择Cauchit作为连接函数。Cauchit连接函数的表达式是:

解释变量Xi具体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规模、主要就餐形式、家庭月收入、居民对农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居民对农产品品牌的关注程度、居民对农产品营养成分的关注程度、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地区差异性判断。各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基本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的含义及基本统计情况

2.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 19.0中的多重共线性诊断模块,对样本数据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为,Tolerance的最小值为0.685、最大值为0.977,VIF最小值为1.024、最大值为1.460,即认为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之后,对样本数据进行有序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检验结果来看,Pearson法的概率值为0.605>0.05,Deviance法的概率值为1.000>0.05,即认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此外,伪决定系数测量中,Cox and Snell R2值为0.098,Nagelkerke R2值为0.105,McFadden R2值为0.038,表明本文所选取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表4有序回归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1)性别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性别是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男女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使得,与男性相比,女性居民更加关心家庭生活,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更大。(2)居住地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负,表明居住地是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不同居住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一般而言,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价也较高,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物价也相应地较低。不同的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必然会对居民心理压力感知造成差异。(3)家庭规模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家庭规模是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规模扩大必然导致消费总量增加,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也随之增加。(4)家庭月收入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负,表明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感知压力随着家庭月收入的提高而降低。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往往越高,恩格尔系数较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其冲击也就不大。(5)居民对农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居民对农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是影响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居民对农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越高,其对农产品价格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因此,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其心理压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6)居民对农产品品牌的关注程度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居民对农产品品牌的关注程度是影响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居民对农产品品牌的关注反映了其对品牌的偏好,一旦该品牌的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这部分居民可能因不愿意寻找替代产品而感到压力较大。(7)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地区差异性判断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方向为正,表明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地区差异性的判断是影响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的重要因素。可能的解释是,认为农产品在不同地点销售价格差异较大的居民,面对某地农产品价格上涨时,要从其他地方购买到“相对便宜”的农产品,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较大。(8)年龄和文化程度变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有关,一是居民以中年人为主、平均年龄37.8岁,由于这一年龄段人群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对其压力仅存在方向性影响;二是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高达77.0%,面对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能够较为客观理性的对待。(9)主要就餐形式变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大部分居民的主要就餐形式为“在家自己做饭”,由于差异不大,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心理压力感知影响不够显著。(10)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农产品营养成分关注程度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原因可能是,尽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成分较为关注,但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成分普遍不信任。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有序回归模型对居民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心理压力感知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居民心理压力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在认知上多数居民认为价格大幅波动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在情绪上对价格大幅波动不满及在消费行为上应对方式比较消极,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多数居民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根据变量通过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得出家庭月收入和居民对农产品价格地区差异性判断这两个变量对居民心理压力的影响极显著(显著性水平为1%);家庭规模和对农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这两个变量对居民心理压力的影响较显著(显著性水平为5%);性别、居住地和对农产品品牌的关注程度这三个变量对居民心理压力的影响一般显著(显著性水平为10%)。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完善和细化食品价格上涨与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难补贴动态联动机制。低收入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其基本生活影响最大,因此将现有联动机制的运行条件可以细化为食品价格指数与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难补贴动态联动机制[19][20]。第二,加强农产品市场统一建设、减少农产品价格地区差异。政府通过对农产品市场整体统一管理,调节部分市场的供给不平衡,治理流通销售环节,消除对市场平稳运行的不利影响因素。第三,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定期公布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公布各类农产品价格信息,尤其是蔬菜、肉类等居民高度关注的品种,有利于缓解居民恐慌心理。第四,引导居民对农产品的合理消费。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不奢侈不浪费,减少家庭不必要的支出。第五,重点监控部分品牌农产品价格。消费者的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强,部分市场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造成的影响凸显,除了分种类进行农产品价格监控外,相关部门应细化农产品价格的监管措施,加强对重点品牌农产品的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DB/OL].(2011-09-09)[2011-09-09].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19761&record=272.

[2]魏晞.央行调查:近六成内地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DB/OL].(2012-12-18)[2012-12-18].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2/12-18/4418084.shtml.

[3]刘颂.经济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8,(10):52—55.

[4]Myers,R.J.On the Costs of Food Price Fluctuations in Low-income Countries[J].Food Policy,2006,31(4):288—301.

[5]Mason,N.M.,Myers R.J.The Effects of the Food Reserve Agency on Maize Market Prices in Zambia[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44(2):203—216.

[6]Hoffmann,I.,Bernhard,J.Meat Marketing in Burkina Faso after the Devaluation of the FCFA:Insights into the Functioning of Informal Market Systems[J].Food Policy,2007,32(2):229—245.

[7]Zhu X.K.,Liu X.O.Dynamics of Retail Pricing:A Case Study of Fluid Milk[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1,3(2):171—190.

[8]王艳,朱翔.价格变动对中国居民生活和产业影响的传导路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23):120—125.

[9]段雯斐.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104—105.

[10]王双正.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影响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7-06-04(5).

[11]冷崇总.价格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影响与价格补偿问题研究[J].陕西综合经济,2008,(1):21—23.

[12]吴蓓蓓,陈永福,于法稳.基于收入分层QUAIDS模型的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4):59—69.

[13]钟显龙.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研究(1985~2010)[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1.

[14]温桂芳,刘喜梅.居民消费物价上涨对城市低收入人口生活的影响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60—62.

[15]河南省调查总队课题组,齐红卫,欧阳建新,等.物价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J].中国统计,2007,(12):18—19.

[16]黄涛.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08.

[17]王芳.物价对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6,(14):112—115.

[18]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102—106.

[19]苏州市物价局,财政局,民政局,等.关于对低收入居民实行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动态补贴的办法[Z].苏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7):24—25.

[20]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市物价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意见[Z].贵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1):38—39.

猜你喜欢

居民家庭心理压力波动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通过图片看内心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