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穴久留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

2013-09-24董永书行书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椎动脉供血基底

董永书,行书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是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昏沉感,可伴耳鸣、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甚至导致偏瘫。其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的形态、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如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及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对解除患者病痛和预防中风的发作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自2011年10月以来采用头穴久留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头晕11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按照《实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眩晕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摆动性,自觉双腿发软,站立不稳,地面摇晃、倾斜;伴恶心、呕吐或头痛,一过性黑矇,视野缺损或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麻木或延髓麻痹等。症状突起,一般持续2min~15min,并在24h内缓解,不遗留神经缺失。所有病例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并作头颅CT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

1.2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能配合检查治疗,无严重的心肺疾患者112例;TCD检查明确有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存在;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或MRI正常者;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3 排除病例标准 由脑血管事件例如脑出血、脑梗死导致的眩晕;颈性眩晕;患者伴有其他疾病可能干扰治疗效果者;对针刺不耐受者等。

1.4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脑病科住院患者112例,第一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久留针组和对照组,各56例。久留针组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51.71岁±9.02岁;病程8.73年±4.28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48.75岁±8.84岁;病程7.92年±4.7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针刺取穴为百会、四神聪、玉枕、天柱、风池穴。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选用28号1寸的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苏州针灸用品厂),左手分开头发显露头皮,定位后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将针尖与头皮呈30°角快速刺入,百会、四神聪沿皮刺5分,玉枕、天柱直刺1寸,风池向下颌方向针刺1寸~1.5寸,针刺以局部持续沉重感为度,留针30min,一周为1疗程,共针刺2周。

久留针组,针刺取穴及进针方法同对照组,进针后随即用右手拇指指腹和食指桡侧缘夹持针柄做捻转动作行针,频率200~300次/min,捻转角度小于90°,得气后每穴继续行针30s,留针4h,期间可以活动、进食及睡眠,一周为1疗程,共针刺2周。

1.6 疗效评定 按照2002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眩晕标准。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好转: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和头昏沉等症状无改善,恶化:症状、体征加重。

TCD变化,久留针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观察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以每条动脉的最高平均血流速度作为定量分析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 久留针组总有效率为83.92%,对照组为64.28%,两组疗效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久留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变化 久留针组治疗一周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两周后各血管平均流速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两周后各血管平均流速较治疗前有变化(P<0.05)。久留针组于治疗前后各动脉的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s) V/(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s) V/(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2)P<0.05

组别 时间 n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久留针组 治疗前56 29.15±5.48 30.39±7.97 50.45±10.31第1周 56 35.64±6.121)2) 37.40±7.311)2) 56.43±9.771)2)第2周 56 37.58±7.741)2) 38.12±8.961)2) 57.36±10.501)2)对照组 治疗前 56 28.77±5.24 29.10±6.75 49.50±11.14第1周 56 30.90±5.46 32.38±7.11 53.74±9.86第2周 56 33.19±5.371) 33.99±6.071) 54.81±10.871)

3 讨 论

VBI性眩晕属眩晕病范畴,其病因复杂多样,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腑”,头是“诸阳之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故取头部穴位治疗可调节脏腑之虚实,通调十二经气血[4]。进而达到疏通全身经络的目的。现代医学亦认为VBI性眩晕主要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干、小脑等部位缺血引起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出现的一种运动错觉,通过针刺头部穴位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调整交感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改善脑部循环,解除肌肉痉挛而使眩晕症状消失。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居一身之巅,属三阳五会之穴,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功,和四神聪同位于巅顶部,共同可起升举阳气,健脑安神之效。风池位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能使气血循行于脉道,升发阳经之气血,使之上注与脑,髓海得养则头晕渐消。玉枕可益气养血,天柱可生发清阳之气,补益脑髓,诸穴配合共奏激发经气,调理经脉气血,改善循环,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恢复。

本研究表明,头针治疗能明显提升VBI性眩晕患者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流速,改善因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症状,而在正常穴位刺激的基础上进行快速行针并长久留针则进一步提高了疗效。相较于单纯头针刺激,长久留针能更明显的提升相应血管的血液流速,更快地改善眩晕症状,缩短了自然病程。提示加大头部穴位针刺刺激量和留针时间能更好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这也为针刺治疗VBI性眩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1] 郑燕鸿.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7):537-539.

[2] 陈光亚,熊波,廖恒运,等.实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14-61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6.

[4] 唐强,朱肖菊,吴北峰,等.头穴丛刺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11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43-44.

猜你喜欢

椎动脉供血基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