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2013-09-20刘俊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实验组

王 卉,刘俊香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及人们伦理意识的增强,都使学生直接在患者身体上的实践学习受到很大限制[1,2]。为了缓解目前护理实践教学面临的法律和伦理等方面的困境,更好地满足现代护理教学的需求[3],情景模拟教学法被引入护理教育。该法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训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其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4]。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岗前培训又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过渡阶段,为了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医院的无缝对接,2011年4月到6月我校护理系在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专科护生的岗前培训中运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9级专科护理1班(共40人)为对照组,6班(共40人)为实验组。其中男生6人,女生74人,平均年龄(21.0±2.1)岁,都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后录取的学生。两组性别、年龄、入学时高考成绩,培训前的课程平均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准备 岗前培训前1个月由10名指导教师和两名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商讨,选取5个临床典型情景案例,每个案例均融入注射、输液、搬运、吸氧、铺床、心肺复苏等操作。将实验组分为5组,每组8名学生,选小组长1名,每组由两名指导教师辅导。考核前半个月把情景案例发给实验组学生,小组长按照情景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并组织他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订护理措施,进行角色演练。

1.2.2 实施 实训室连续开放3个月,5组学生分别被安置在5个不同的实训室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每组学生抽签进行演练,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情景演示结束后,先由其他组员指出操作中的错误,然后由指导教师给予总结和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第一遍演练全部结束后,每组成员进行角色交换,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操作。

2 评价

2.1 成绩评价

实训结束后,采用相同评分标准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理论考试统一命题,实行考教分离,本教研室教师流水作业阅卷;技能考核采取随机抽签决定考核项目的方式。

2.2 学生评价

结合岗前培训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制的情景模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100.0%。调查内容及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评价[n(%)]

2.3 成绩比较

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x±s,分)

3 讨论

3.1 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了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单个项目的操作熟练掌握,但当他们真正接触临床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岗前培训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护理理论和技能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根据临床实际病例,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在真实的护理操作过程中观察实施各项措施后“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自我评价。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使学生在情境中灵活掌握了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促进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结合和迁移,缩小教学和临床护理的差距[5]。

3.2 情景模拟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灌输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理论联系实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不足,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3 情景模拟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得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因此增强了其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3.4 情景模拟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分析,并为解决问题主动查阅文献,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情景模拟练习让学生有亲临现场之感,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强其护理职业情感,实现从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情景模拟教学法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以能力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既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又要能灵活地运用医学和护理知识,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人文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真实地设计情景。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身教学管理能力和组织指导能力,以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护理人才。

3.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在岗前培训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除了具有丰富的临床基础和专科知识外,还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控制现场的能力。(2)选择的病例最好是能覆盖教学内容的病种。(3)耗时较长,需合理控制教学时间。

[1]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病例编制对提高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373-374.

[2]尹志勤,陈军,许虹波,等.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综合实验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39-540.

[3]马伟光,梁涛,陈京立,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病例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58-260.

[4]陈丽霞.情景教学法在社会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19(6):1125-1126.

[5]任海静,王彦.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岗前培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83-85.■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实验组
情景交际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楼梯间 要小心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把美留在心里